葉光富在軌超200天了!神舟十八號3位航天員,將挑戰高難度任務

貓貓愛知識 2024-05-14 20:57:35

創造新記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已經在軌飛行超200天,並且超過了航天員劉洋195天,王亞平197天,費俊龍191天等等,同時,也打破了航天員景海鵬所在記錄(201天)。

執行任務結束,葉光富將成爲我國飛得最久的航天員,超過湯洪波279天的最高記錄。

所以,這一位航天員又將是我國神舟載人飛船之中——任務階段的一個亮點。

不過,對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任務來說,3位航天員也將執行中國空間站“史上最難”的任務,這又是什麽呢?下面就詳細來看看,先簡單介紹一下葉光富。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在軌超200天!

航天員葉光富是我國第二批次的航天員,並且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任務前,已經執行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任務,是與翟志剛、王亞平一起執行的,但當時是由翟志剛擔任指令長,而神舟十八號是自己當了指令長。

對于執行任務過程之中,航天員葉光富也執行過出艙任務,並且還完成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試驗等任務,所以,經驗不錯的,當神舟十八號乘組指令長,這完全沒有多大的問題。

而且在葉光富的身上,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亮點,這也是爲什麽不少人說,未來他還有可能進行載人登月任務的原因,那就是在2016年的時候,進行過洞穴訓練。

這是與歐洲空間局(ESA)執行的任務,這也是第一位在國際合作中完成洞穴訓練的中國航天員,在訓練的任務之中,葉光富主要負責對洞穴未知區域進行探索和勘測、將測量數據生成3D圖像、實時對環境參數進行監測3項任務。

洞穴中,“乘組”每人每天平均要進行5個小時以上的負重行進,完成當天所有科研實驗任務。

如果大家對我國月球項目比較關注的話,那就應該想到,我國未來可能在月球“熔岩洞”之中,修建月球基地。而地面的這些洞穴實驗訓練,就有可能是基礎性的學習。

這相當于在地面模擬太空環境,一旦達到了理想的狀態,未來執行月球任務的時候,就可以掌握得更好。這就如在進入空間站前,我國要在地面進行各種訓練一樣。

所以,從這個點上來看,航天員葉光富未來的確有可能實施載人登月計劃,當然,也有不少人說航天員陳冬可能執行我國首次載人登月任務。

但這裏只能說,只是合理的想法,並不是我國航天中心給出的結論,在2030年前,我國要完成首次載人登月任務,肯定很快也會公布。

但正常情況來說,一般是我國執行任務前數小時才會公布,這裏大家繼續等待就行,反正時間還長。

而且我國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等航天員,都可能成爲選拔對象,准確來說,那就是在有過飛行經驗的人中選拔,這就是關鍵性的一點,這就是葉光富的一個情況。

神舟十八號3位航天員,將挑戰高難度任務

沒錯,對于神舟十八號任務來說,任務也是非常多,自從進入中國空間站之後,三位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然而,最難的任務也將執行了,也可以說是挑戰空間站史上最難任務。

在神舟十八號任務之中,有一項非常關鍵的任務,那就是在軌期間,將實施6次載荷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和2至3次出艙活動。

在空間站已有的空間碎片防護措施基礎上,航天員乘組將通過出艙活動,對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設備安裝碎片防護加固裝置,視情開展艙外巡檢,進一步保障空間站安全,而這個任務就是“高難度”任務。

不少人應該還記得,我國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時候,就已經給大家提到了,由于中國空間站在太空運行之中,遭遇了太空垃圾的撞擊,並且太陽翼受到了損傷,我國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先後兩次進行出艙,完成了對它的修複。

但是,太空碎片隨著人類航天任務的不斷推進,也會繼續增長。

據美國航天局統計,人類跟蹤的太空碎片大約有3.46萬個,但軌道上可能還有1.3億個碎片由于體積太小而無法准確探測,70%距地球表面約2000公裏。所以,這些太空碎片對所有太空航天器來說,都是威脅,一旦撞擊上了,那後果一般都非常嚴重。

而我國空間站被撞擊,還是一些太空微粒,這些都是極小的太空垃圾,可以想象一下,太空是比想象危險多了。

而這一次我國神舟十八號,將去挑戰“高難度”任務,必然也會是推動空間站的進一步安全。

那爲什麽說是高難度任務?

大家都知道,這是需要太空出艙的任務,這對航天員來說,本身就是挑戰,因爲太空出艙是極其危險的事情,這加大了整個任務的難度。

那到底有多危險呢?在艙內,大家都知道航天員都是受到保護的,但是在艙外,那完全是沒有什麽保護的,最大的保護就是依靠宇航服。

但是宇航服又不是萬能的,可以抵擋一切,比如,在神舟十二號飛船航天員劉伯明出艙的時候,地面監測到了航天員附近區域的異常輻射值。

雖然當時也穿了艙外航天服,但是對航天員來說,還是具有威脅。

所以,我國當時就下達了命令,叫航天員返回到艙內,因爲中國空間站艙體有多層防護結構,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危險輻射,所以在返回之後,待異常輻射消散後,劉伯明才再次出艙。

很顯然,躲避可怕的射線、高能粒子、高輻射、太陽風等風險影響,這是需要地面,天空航天員完美的配合才行,這一次出艙任務並不是大家想得那麽簡單。

而且出艙活動對航天員體力消耗很大,頻繁出艙更是對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

因爲失重環境下控制身體活動不便,航天員雙腳發力困難,主要靠雙手抓物,謹慎移動。

如果在艙外還要執行一些安裝任務,那要求就更高了,這一次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執行任務,那必然是高難度任務的挑戰,所以,期待航天員們在後面完美的執行該任務。



0 阅读:4

貓貓愛知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