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兩三事

橘瓣兒 2024-04-08 17:58:41

上官婉兒是唐朝時期絢爛曆史下的一筆濃墨重彩,其與太平公主的轶事也爲考古學家們津津樂道,她們兩個的關系一直被認爲是兩個陣營,直到上官婉兒墓被被發現時才浮出水面。

初識

麟德元年,上官儀草擬廢武則天後位诏書,後被誣陷謀反罪,滿門抄斬,只余當初仍是嬰孩的上官婉兒與其母鄭氏,兩人被罰入掖庭自此入奴籍。

而那約兩年後,太平公主呱呱墜地,兩人的童年曆史中並未有詳細記載,只在上官婉兒13歲那年被武則天相中才華,消其奴籍,另其開始接觸政務,草擬文書。彼時太平公主隨在母親身邊也開始慢慢接觸政務,兩人逐漸相近。

決裂

天授元年,武則天登基 ,認命婉兒爲內舍人;天通元年,32歲的婉兒與太平公主、張氏兄弟一起參與決策,達到了武則天時期權利的巅峰,說是女宰相也不爲過。

再後來,由于驸馬身亡,太平公主漸漸開始放縱起來,寵幸男寵變成了日常,武則天退位後,李顯複位,韋後當政,婉兒與太平公主兩人突然決裂,據傳是由于太平觊觎婉兒喜愛的一貌美男寵,自此婉兒加入韋後陣營直至李隆基政變被殺。

志文記載實情

在上官婉兒墓被發現以前,大家普遍認爲婉兒是由于加入韋後陣營導致的死亡。直到後來,墓碑被挖掘出來,其上的志文也得以解讀,我們才發現其中不爲人知的事情。

韋後愛女安樂公主恃寵而驕,曾借著母親韋後的寵愛,向中宗索要皇太女的位子,當時的婉兒曾4次向中宗進谏,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甚至削發爲尼都沒有得到中宗的准許,最終婉兒“請飲鸩而死,幾至顛墜”,可謂死谏。所以婉兒與韋後關系可能並非那麽好。

且發現上官婉兒墓經太平公主准備良多,太平公主甚至以唐睿宗的名義爲她篆刻墓志銘,賜谥號“惠文”,在當時有谥號的女性只有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上官婉兒在太平公主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且考古學家發現,在上官婉兒墓穴的附近便是太平公主的家族墓,她甚至將自己的女兒葬在婉兒的旁邊。

有一種說法是,當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之後,當時的婉兒自願到韋後處做內應,李隆基進宮後,趕在太平公主到達之前殺掉了婉兒,以拔除太平公主的羽翼。李隆基登機一年後,便賜死了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墓也隨後遭到毀壞。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