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硬件到代碼:探索SDV時代汽車差異化競爭的新藍海"

藍聰科技 2024-04-12 11:55:54

近年來,“軟件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 Vehicles, SDV)的理念在業界日益深入人心,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汽車行業對“如何塑造産品差異化”這一核心命題認識的深刻變革。隨著電動汽車時代的來臨,汽車電子架構經曆了顛覆性的創新,基礎硬件平台呈現出高度標准化的趨勢,使得傳統上通過硬件選型與配置來塑造車型差異化的空間日益收窄。

圖源:共研網

在此背景下,軟件的角色空前凸顯,它不僅賦能車輛實現豐富的智能化功能,更成爲界定汽車特性和價值的關鍵載體。換言之,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壁壘已從過去對數以萬計零部件精巧集成的工藝掌控,演變爲如今對數以億計代碼高效組織、協同運行以及持續叠代升級的軟件工程能力。可以說,汽車行業正經曆一場從“硬件組裝的藝術”向“軟件編程的科學”的華麗轉身,軟件創新已然成爲驅動汽車工業邁向全新紀元的核心動力。

SDV(Software-Defined Vehicle,軟件定義汽車)的研發工具鏈雖然仍沿襲汽車行業廣泛采用的V流程作爲主框架,但其內在的應用與傳統汽車開發有所不同,以適應SDV模式特有的軟件優先、硬件通用化及功能高度可配置的特點。汽車研發系統過程可細分爲軟件、硬件、執行器及傳感器四個關鍵領域,而V模型作爲車企標准的開發流程,貫穿于産品設計、子系統設計、控制器驗證直至系統驗證等各個階段,確保每個層級都有相應的工具鏈提供支持,全面覆蓋從系統整體到軟件細節,再到集成後的全方位測試活動。

在SDV模式下,工具鏈的應用呈現出以下變革:1. 硬件通用化:硬件組件趨于標准化和模塊化,研發重心從定制化硬件轉向以功能爲中心的ECU(電子控制單元)開發,這些ECU作爲集成多個功能的集群,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2. 軟件主導功能實現:車輛的多樣性和差異化特性更多地通過軟件編程實現,大量原本依賴特定硬件的功能被軟件化,使得汽車的性能升級、個性化設置以及新功能添加主要通過軟件更新來達成。

SDV研發是測試軟件與硬件、執行器、傳感器等各部分的交互效果,驗證功能在不同工況下的正常運行,確保滿足各項功能安全標准與用戶體驗預期。綜上所述,SDV研發在遵循V模型的同時,強化了軟件層面的設計與驗證,弱化了對專用硬件的依賴,通過靈活的軟件配置與更新,實現了汽車功能的快速創新與持續優化,契合了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趨勢。

總結而言,百年汽車工業正經曆由機械驅動向軟件驅動的深刻變革,這一變局不僅重塑了汽車的駕駛體驗、差異化競爭策略,也帶動了産業鏈重組、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對安全監管體系的全面挑戰。面對這一趨勢,整車廠必須積極擁抱軟件定義汽車的理念,不斷提升軟件研發與服務能力,以適應汽車工業的新時代。

0 阅读:1

藍聰科技

簡介:讓汽車軟件開發像搭積木一樣簡單、穩定、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