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百億白酒企業,都有什麽共同之處?這些名酒都有什麽背景

阿海奇 2024-05-16 21:50:51
十一家百億白酒企業:

2023年,在酒行業中共有16家企業的營收超過百億,其中白酒行業占了11家,啤酒行業占了4家(雪花、青島、燕京、重慶),保健酒行業有1家(勁牌)。

2023年,全國白酒行業産量629萬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銷售收入7563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利潤總額2328億元,同比增長7.5%。白酒行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越發明顯,11家百億白酒企業的營收總額占了行業的60%左右,利潤總額占了行業的80%左右。

根據2023年的營收來看,11家百億以上的白酒企業分別是貴州茅台(1476.94億元)、五糧液(832.72億元)、洋河股份(331.26億元)、山西汾酒(319.3億元)、泸州老窖(302.3億元)、習酒(超220億)、郎酒(不詳)、劍南春(不詳)、古井貢酒(202.5億元)、西鳳酒(103.4億元)和今世緣(100.98億元)。

2022年,郎酒宣布營收突破200億。但是在2023年,郎酒並未披露具體的銷售額,僅僅只是對外公布公司回款、市場出貨兩項關鍵數據雙創曆史新高,據推測營收必定也是在200億以上,業績比去年略有增長。

2023年12月27日,貴州習酒2024年全國經銷商大會在廈門隆重舉行。時任習酒董事長張德芹在會上宣布:2023年習酒圓滿完成了既定的年度目標和任務,根據相關人員的了解,2023年習酒實現銷售收入超220億元。

四川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數據顯示,劍南春2022年營收157.5億。2023年,劍南春並未披露具體銷售額,不過由于頭部白酒企業營收均保持增長,行業預估2023年劍南春的銷售額應該在200億以上。

在白酒行業,百億是企業梯隊的分水嶺,也是進入一線名酒的資格,突破百億不僅僅是銷售額的增長,更是對品牌的一種肯定。中國白酒品牌上千種,爲什麽只有這11家名酒營收超過了百億?這11家名酒的背後隱藏著什麽規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名酒背景:

在上世紀,國家共舉辦了五屆評酒會,在曆屆評酒會中共評出了17款國家級名酒(金獎),以及60款左右的國優酒(銀獎)。國家級名優酒不僅是對品質的肯定,這更是一塊金字招牌。要知道這11家百億名酒,沒有一個是小白,全部都有這方面的背景。

除了習酒和今世緣(前身爲高溝酒)爲國優酒,其余9款名酒均爲國家級名酒。其中茅台、汾酒、泸州老窖在五屆評酒會中均被評爲金獎;西鳳酒、古井貢酒、五糧液四次被評爲金獎;劍南春、洋河三次被評爲金獎;郎酒兩次被評爲金獎。而習酒和高溝酒,也都是第五屆評酒會的國優酒。

另外在目前白酒行業的前五名中,除了洋河,其余四款名酒都當過行業的老大。泸州老窖是濃香酒鼻祖,茅台是醬香酒的開創者,汾酒是清香酒的鼻祖,五糧液是多糧濃香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從這一方面看,洋河當年能逆襲成爲行業前三,是有多麽地不容易。

建國後至1984年,泸州老窖憑借著破萬噸的産能位居行業龍頭;1984年—1993年,山西汾酒成爲第一個産量破萬噸的名酒,位居行業龍頭;1994—2012年,五糧液猛攻高端市場,大舉開發貼牌産品,成爲行業老大;2013年至今,茅台酒後來居上,穩居行業第一。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白酒行業在某方面跟現實社會相似,沒有顯赫的背景,想要爬到社會的上層談何容易。

國有控股:

在1988年之前,由于對白酒行業實行比較嚴格的計劃經濟,國內所有的地方酒廠均爲國營。1988年7月,政府放開了13款名酒的定價權,到了九十年代陸續放開了白酒市場的定價權。這就意味著白酒行業進入了市場經濟,所有的白酒企業需要自負盈虧,進行市場競爭。

自九十年代以來,國內大批的酒廠走向破産和停産,從而改制爲私有企業。當然由于純國有企業缺乏動力,所以政策也支持國企混改,引入私人資本。但是也有的酒廠主動進行股份制改革,由國企改制爲私企。

到目前爲止,市面上絕大多數酒廠都是私有控股企業,真正的國有控股的酒企,可能也就不到30家。我舉個例子,第五屆評酒會評出了17大名酒和53優,當年均爲地方的國有酒廠。到了2012年,17大名酒中的國有控股企業還剩下8款,國有控股的53優也只剩下寥寥幾款。

五糧液集團和茅台集團是白酒行業僅有的兩大營收破千億的白酒集團。在這11款百億酒企中,除了劍南春和郎酒,其余9款均爲獨立的國有控股企業,他們的第一大股東的實控人幾乎都是地方的國資委。2022年之前,習酒歸屬茅台集團;2022年7月份,茅台集團將習酒82%的股權劃歸貴州省國資委,習酒脫離茅台集團獨立。

郎酒是實打實的私有企業,實際控股人爲董事長汪俊林,在郎酒當年陷入低谷時期汪俊林出手收購了郎酒。而劍南春原董事長喬天明在2003年的改制中,涉嫌私分國有資産和向公職人員行賄,目前已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4億。

2023年,喬天明及其公司被強制執行18.64億元,涉及喬天明私分的國有資産及相應收益予以追繳。被私分的國有資産應返還四川綿竹市政府,目前劍南春的實際掌控人仍然是喬天明、喬愚父子,不過據說劍南春可能有回歸國有的希望。

上市企業:

都說企業發展的盡頭是上市,白酒行業也是一樣。企業爲什麽要上市,一方面可以提高聲望、獲取地方優惠政策、方便融資和拓展業務、募集資金、股權激勵等等。1994年,汾酒在A股挂牌上市,成爲白酒行業的第一股。2016年,迎駕貢酒和口子窖的上市讓A股白酒上市公司擴充到了19家。

2021年,上海貴酒(岩石股份)通過重大資産重組的形式實現上市,成爲第20家白酒上市公司。要知道該企業之前並非爲白酒類的企業,上海貴酒的上市方式有點類似于借殼上市。

由于資本炒作嚴重、價格猛增等方面原因,2023年證監會對白酒行業亮紅燈,幾乎是叫停了白酒行業的上市。不過這僅僅是針對A股的上市,在H股(港股)和海外仍然是可以上市的。

2023年4月份,珍酒李渡在港股上市成功,成爲白酒行業第21家上市企業(白酒行業共21家)。在目前的11家百億白酒企業中,只有郎酒、習酒、劍南春和西鳳酒未上市,其余7家均爲上市公司。當然,沒上市不代表不想上市。

2019年之前,習酒曾多次積極准備上市。由于當時隸屬茅台集團,後被告知因涉嫌同業競爭問題,一家集團不能上市兩家同類公司,所以未能上市。2022年習酒從茅台集團獨立後,據說又要開始重啓上市計劃。

自2007年開始,郎酒便三次申請在A股上市,結果均爲成功。2022年4月郎酒主動終止審查,不過後來有傳言郎酒將借殼上市,不過被郎酒公司予以否認。

2009年—2018年,西鳳酒四次准備上市計劃,但是因爲各種醜聞,四次上市均戛然而止。最近兩年西鳳酒沒有傳出要上市的消息,同時也否認了借殼上市的傳言。

2003年,劍南春曾借殼西藏珠峰上市失敗。2015年原本是個上市的好機會,卻因公司內部的股份糾紛問題被起訴,最後錯失上市的最佳時期。再加上原董事長兼實控人喬天明出事,也間接阻礙了劍南春的上市之路。

0 阅读:8

阿海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