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吳三桂會選擇殺死永曆帝?

琅琊左史 2024-05-03 14:55:09

吳三桂殺永曆帝,于理不通。

吳三桂降清是在崇祯帝死後。李自成占據北京後,崇祯駕崩,明朝國祚終止,吳三桂失去了效忠對象。

吳三桂統兵數萬,後有清軍大軍壓境,前有李自成叛逆阻隔,進無可進,退無可退。

思量再三,唯有降清一條路可走。

他不能投靠李自成,李自成篡逆弑君,吳三桂與其不共戴天。

而後金此時卻打出爲崇祯帝報仇的旗號,在禮法上契合吳三桂的忠君口號。

一拍即合,吳三桂就甘願做了後金的鷹犬。

清軍在吳三桂的支持下入關,趕走了李自成,並且對李自成窮追不舍,終于追死了李自成。

李自成一死,按理說,崇祯帝大仇得報,吳三桂該解甲歸田。

解甲歸田是不可能的,亂世出英雄,有軍權在手,怎麽能解甲歸田。

所謂的爲崇祯報仇,忠君口號,是面子工程,都是招攬人心、緊握軍權的借口而已。

實際上,都是追權奪利之輩。

消滅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吳三桂繼續爲清軍效勞,開始對付南明抵抗軍。

南明不堪一擊,清軍在吳三桂、洪承疇等一幫降將的幫助下,摧枯拉朽的擊潰了南明各個政權。

只有永曆帝,偏居西南,在孫可望、李定國的支持下,堅持了十六年。

但最終還是寡不敵衆,兵敗後遠走緬甸。

最後緬甸王迫于清軍壓力,將永曆帝交給了吳三桂。

作爲曾經的明朝大臣,吳三桂忠于崇祯,在面對永曆帝的時候,他沒有忠誠的必要,因爲永曆帝並非崇祯正朔。

但他也沒有必要殺死永曆帝,因爲于理不合、于情不符。

作爲明朝大臣,于理,他沒資格殺害明朝宗室,殺了就是棄國棄家。于情,也不能殺害,殺了就是自絕于史書。

再者,作爲清朝的將領,他到底有沒有權力決定永曆帝生死,也是存疑的。

目前多個史書記載永曆帝是被吳三桂下令絞死,應該是史官對叛徒吳三桂的汙蔑。

因爲吳三桂在康熙時期再度反清,成了一個兩面三刀、首鼠兩端的真小人,滿人史官和漢人史官都不會對他手下留情。

但以常情忖度,吳三桂應該沒有下令殺害永曆帝,永曆帝應該是死于清軍之手。

1 阅读:325
评论列表
  • 2024-05-03 19:40

    說是枭雄吧他又夠不上,他其實想自立,但沒那個命與實力。

  • 2024-05-04 20:30

    奴清就是無智無德的寄生體,它提倡重用那些道德和學識都劣等的奸戾小人,如孫之獬洪承疇 吳三桂晉商等。舉個簡單的例子說說奴清的文明退步,從先秦開始到明朝,書籍是有標點符號的。奴清搞四庫全書把古書的標點符號全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