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張耀祠提名中央委員候選人,毛主席果斷刪掉:再鍛煉鍛煉

曆史小書生短視頻 2024-05-08 09:45:12

1933年7月,剛剛入伍兩個月的張耀祠被調到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警衛連,負責保衛毛主席和中央政府機關的安全。能夠被選拔來到警衛連,可見張耀祠的身體素質和能力都很過硬,經得起考驗。

來到警衛連後,張耀祠並不知道自己要在哪裏站崗,等他根據命令來到毛主席的住處時,他才驚覺,原來自己是來給毛主席站崗的。

自此,張耀祠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負責起了毛主席的安全工作,並時刻陪伴在毛主席的身邊。在他眼中,毛主席除了是一位開天辟地的締造者外,更是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者。

1937年1月,中央機關和軍委總部轉移到延安,張耀祠也隨之來到延安,此後,他在這裏度過了十年時光。

1947年初,蔣介石指揮三十萬大軍直逼延安,毛主席作出了戰略轉移的偉大決定,張耀祠率領兩個連和一個騎兵中隊保衛黨中央和毛主席安全撤離延安。

1949年9月21日,毛主席搬入中南海菊香書屋,張耀祠也成爲了中南海守衛毛主席安全的衛士。

1953年5月的一天,時任中央警衛師副政委的張耀祠接到了擔任中央警衛團團長的命令。中央警衛團的責任十分重大,要保證黨中央領導核心的安全,這讓張耀祠倍感壓力。但爲了不辜負黨中央領導的信任和重用,張耀祠一頭紮進了組建中央警衛團的工作中。

此後,隨著中央警衛團任務的增加,其規模也逐漸擴大到了數千人。與此同時,警衛戰士除了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工作能力外,在政治影響方面也有所要求。中南海的崗哨要熟悉首長的車牌號、姓名等,以便他們能夠更快地出入營門。

作爲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幾乎時刻都待在毛主席身邊,負責安排毛主席的衣食住行,就住在距離毛主席臥室最近的更衣室裏。

張耀祠長期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毛主席對他十分信任,尤其是他的工作能力更受毛主席信賴。不過,毛主席從不曾因爲跟身邊的工作人員往來密切而偏心他們。

1969年,九大召開前,毛主席收到了九大籌備委員會提名張耀祠爲中央委員候選人的名單,但毛主席在審閱時,卻果斷劃掉了張耀祠的名字。並說道:“他距離成爲中央委員還有一段距離,鍛煉鍛煉再說吧。”

張耀祠對此毫無怨言。其實,除了張耀祠外,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雖然後來也被調到地方工作,但幾乎都是平調,他們從來沒有因爲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而享受到特殊優待。

2010年10月30日,張耀祠因病逝世,享年95歲。從第一班崗站在毛主席門口開始,他的一生便跟毛主席緊密聯系在了一起。不少人曾說,“張耀祠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即保衛毛主席”,事實也的確如此。

長期與毛主席形影不離,張耀祠也深受毛主席的影響。他一生節儉,要求兒女們也要節約不浪費。

2010年10月底,張耀祠回到江西南昌看望老戰友們,這讓他高興得像個孩子。這時,老人還在期待著幾天後回老家于都,但不幸的是,他卻因突發心髒病搶救無效去世。

張耀祠老人的一生,見證了我黨曆史上偉大的轉折,守護在毛主席身邊,並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逝世,是我黨的重大損失。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