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這個萬億之城,爲何突然發展失速?

數據讀城 2024-05-11 21:43:02

萬億之城裏排名第17的佛山今年一季度經濟發展失速,其年初制定的2024年全年增長目標是正增長5.5%,而今不但沒有“開門紅”,連平穩開局都未能實現。而就在2023年年末,佛山還是工業十強城市裏規工營收僅低于深滬蘇“三巨頭”的存在,並且資金總量在地級市裏成功反超無錫,僅低于蘇州。佛山陷入事實上的經濟負增長,一是因爲其主要産業和房地産深度綁定、下滑嚴重,二是缺乏轉型土壤,産業結構優化未達預期。

表現不及東莞,地級市高速發展時代的落幕

實際上,佛山的失速早有預兆,2023年,佛山固投同比下跌9.9%,是萬億GDP城市裏少有的固投同比下跌的城市,即便是同省的東莞,2023年固投也有2.7%的增速。東莞在某種程度上與佛山存在類似的發展問題,但深圳的強悍表現與慷慨的産業溢出讓東莞的産業掙紮時間被縮短。如果梳理東莞和佛山的工業領域各項數據,東莞的工業用電量和産值更爲匹配,而佛山的規工規模遠超南通、常州甚至嘉興等城市,工業用電量卻遠低于上述城市,其産業結構顯然存在問題。

佛山的失速,也被視爲地級市快速增長時代的落幕,佛山被“四小省會”西安、濟南、合肥、福州超過或將是大概率事件,蘇州和無錫成爲地級市最後的門面。

目前,廣東的高端産業和增速幾乎都是靠深圳一市支撐,廣佛莞需要切實發揮自身同爲廣東經濟底盤的作用,增加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産業經濟抗風險能力。但佛山、東莞現在如同廣州、深圳旁邊的郊區聯合體,中心性遠不如有類似情況的蘇錫常。

産業升級未達預期,缺乏科教土壤支撐轉型

這些年來,佛山在産業升級方面並非沒有動作,比如投入大量精力更新村級工業園硬件與投入百億資金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這對優化招商引資環境、提升企業能效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城市産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市場創新力、創造力、引領力、話語力、主導力、議價力,上述要素都需要在高教科研沃土裏培育而來,只是微改造、微創新、微升級起不到脫胎換骨的效應,優質産業資源、科研資源會直奔上海、北京、深圳,甚至杭州、蘇州等城市而去,美的集團的研發總部搬遷上海就是典型。換言之,目前佛山的本地優質資源,不足以支撐其産業升級轉型、換賽道所需。這方面,同爲廣東城市的東莞、珠海已經開始發力,並逐漸取得成效。

佛山的失速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城市中心不強,缺乏足夠的向心力。早在2019年,就有智庫提出東莞和佛山需要強中心,增加向心力和統籌力,否則“散裝”嚴重影響發展——不是誰都能複制散裝江蘇的成功。散裝發展對高投入的新産業無益,佛山本身也未有足夠富裕的産業資源要素以供揮霍。佛山的戰略新興産業布局同樣存在問題,將人才密集型的戰略新興産業放在遠郊顯然並非良策。

域外市場或有轉機,破而後立未嘗不可

多年來,佛山主要産業與房地産強相關,房地産配套産業痕迹太深,家居、建材、陶瓷、五金、家用電器等都嵌在房地産鏈條之上。雖然吃到了房地産黃金時代的海量紅利,但當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佛山的落寞就是必然。當然,粵系房企畢竟是一些領域廣東品牌最好的推銷員,趁此品牌力紅利還在,可以考慮轉換思路,將佛山産業裏“家”的部分向域外市場進行拓展。

佛山在2019年站上萬億GDP門檻,巅峰時期沖擊過全國城市GDP前十,風光蓋過很多重要省會城市。佛山的氣候、環境、人口、生活工作節奏、民富、房價、曆史文化底蘊等都有自身的特色,如今失去了數年來傳統産業不尋常的高增速增長,出口值被大量核減,從而踏實進行産業升級,破而後立未嘗不是好事。

0 阅读:2

數據讀城

簡介:城市、産業發展數據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