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産業研究院|李佐軍,田惠敏:政策再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自貿搶先說 2024-05-13 17:25:02

(天道産業研究院特邀田惠敏博士發表)由李佐軍和田惠敏合著《與改革同行:中國改革開放和偉大複興》(8卷)(高尚全、吳敬琏、厲以甯作序)已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此文是《與改革同行》系列第761篇,2024年第19篇(2024年5月6日至5月12日)。

【作者簡介】李佐軍: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導,碩士、博士期間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吳敬琏教授。田惠敏:男,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現供職于國家開發銀行規劃研究院,博士、博士後期間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厲以甯教授。

李佐軍,田惠敏:政策再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與改革同行》系列761(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2日)

關鍵詞: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公平競爭;招投標市場;物流成本;城市更新;社會信息體系

2024年5月1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思路、總體目標、主要任務、重點行動,引導政府和産業界深刻理解轉型內涵,系統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關工作,部署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城市更新示範工作;電動自行車用锂電池強制標准發布。

一、法規政策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房地産政策的通知》,從分區優化住房限購政策、調整企事業單位購買商品住房政策、提升二手房交易便利化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房地産政策。(2024-05-06)    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完善促進我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准,實行“認房不認首次貸”。階段性調整異地貸款使用條件,取消住房公積金貸款戶籍地和繳存地限制。(2024-05-06)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的意見》。(2024-05-06)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准委)發布《電動自行車用锂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範》。(2024-05-08)

國務院發布《關于調整完善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管理目錄的決定》(2024-05-09)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2024-05-09)

民政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對預收費用收取要求、使用用途等進行規定。意見規定,養老服務費預收的周期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2024-05-10)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草案)》和《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草案)》。(2024-05-11)

北京市住建委發布《2024年北京市住房發展年度計劃》,包括住房供地、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規劃發展房屋租賃市場、持續防範化解房地産風險、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等八項內容。(2024-05-11)

二、重大事件

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共同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信用立法,盡快推動出台社會信用建設法,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水平。(2024-05-06)

自2024年起,中央財政創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開展城市更新示範工作,重點支持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建立好社區、好城區,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2024-05-06)

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完成爲期8天的首次航行試驗任務。(2024-05-08)

杭州市、西安市發布通知,優化調整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2024-05-09)

雄安高新區揭牌並正式啓動運行。(2024-05-9)

國務院國資委開展第二批中央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布局建設,在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生物制造等36個領域,支持40家中央企業布局52個原創技術策源地。(2024-05-10)

國家數據局: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數據工作體系基本形成。(2024-05-10)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關工作,部署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2024-05-11)

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將進一步強化綠色金融産品和服務力度,切實提高綠色金融投向精准度,防範“漂綠”“假轉型”。(2024-05-11)

三、精彩觀點

國家主席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堅持把學校思政課建設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全面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更加鮮明,思政課教師樂教善教、潛心育人的信心底氣更足,廣大青少年學生“四個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奮發昂揚,思政課發展環境和整體生態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2024-05-11)

趙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依靠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緊密結合國家戰略部署,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把握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規律,平衡好增量與存量、供給與需求、政府與市場、短期與長期之間的關系,以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爲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和制造強國提供有力支撐。(2024-05-07)

許召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完善現代化産業體系還應努力做到提高效率與增強就業吸納能力並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就業質量、增強就業吸納能力,是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當前,生産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在各産業中應用加快,不少技術顯示出就業替代效應。現代化産業體系既要能夠充分利用最新技術成果,不斷提高生産效率和産業競爭力,同時還要能夠保障充足、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制造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充分利用智能制造技術提高生産效率,工業化基本完成後就業規模適度縮減符合國際經驗。服務業特別是生活性服務業會越來越成爲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2024-05-08)

黃漢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是以初級産品保供穩價和優化營商環境爲抓手,不斷夯實綜合成本優勢。二是以擴大消費爲抓手,加快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三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爲抓手,提升我國産業鏈韌性、競爭力和安全水平。四是以完善制度建設和提高治理能力爲抓手,不斷強化制度優勢。五是以人力資本與産業結構協調匹配爲抓手,不斷夯實人力資源禀賦優勢。(2024-05-08)

蓋凱程(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我國各地區資源禀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方面不同,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聚焦聚力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加快釋放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一是找到符合自身比較優勢的新質生産力發展路徑。二是構建富有不同地區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三是推動各區域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2024-05-10)

四、最新進展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24年4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爲115.4點,環比上升3%,漲幅較上月加快2.4個百分點。(2024-05-05)

據商務部,中俄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一季度雙邊貿易額566.8億美元,同比增長5.2%,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24-05-06)

據財政部,2024年1-3月,全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198111.8億元,同比增長3.2%;利潤總額10757.6億元,同比增長2.8%。(2024-05-06)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共60.19萬億元,同比增長13.5%,較年初增長6.6%。(2024-05-06)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24年4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爲52.4%,環比回升0.9個百分點,物流業景氣水平繼續提升,物流活躍度增強,向好發展基礎進一步鞏固。(2024-05-07)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2024年5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爲50.9%,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持續保持穩健上升態勢。(2024-05-08)

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2024年4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爲89.4,比上月上升0.1點,連續兩個月回升,4月指數達到2023年9月以來的新高。(2024-05-09)

據海關總署,2024年1至4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7%,規模創曆史同期新高。(2024-05-09)

據國鐵集團,2024年1至4月,鐵路建設優質高效推進,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849億元,同比增長10.5%,現代化鐵路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構建。(2024-05-09)

據海關統計,2024年一季度,甯波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與塞爾維亞實現進出口額4.2億元,同比增長40.5%。(2024-05-10)

據國家外彙管理局,2024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92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211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610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中,儲備資産增加434億美元。(2024-05-10)    據國家統計局,2024年4月份,隨著居民消費需求持續恢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由上月下降轉爲增長。(2024-05-11)

據中國人民銀行,2024年前4個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63萬億元。(2024-05-11)

五、熱點述評

【政策再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客觀要求,是改造升級傳統産業、提升産業體系現代化水平的必然選擇,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舉措。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已連續三年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範行動,培育了421家國家級示範工廠、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在90%以上的示範工廠得到應用。5G應用在制造業質量檢測、礦業生産等領域規模推廣;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已拓展至49個國民經濟大類、覆蓋了全部工業大類,形成了200余個工業互聯網示範應用標杆。

當前,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正步入走深向實的關鍵階段,相關部署將構建一套政策體系,加快産業實踐、技術創新,爲更多企業開展轉型實踐提供指引,持續爲新型工業化注入強勁動力。但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還存在關鍵核心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數字化解決方案規模化供給與個性化需求存在偏差等難點。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2024年4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數據局印發的《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提出,2024年要深入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營造數字化轉型生態。隨後,2024年5月1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思路、總體目標、主要任務、重點行動,引導政府和産業界深刻理解轉型內涵,系統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制定N個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南,面向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全面梳理各行業轉型需求、痛點難點、典型場景,爲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差異化、專業化的路徑指導。同時,提升關鍵數字技術創新和産業化水平,加快核心器件、智能硬件、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軟件等關鍵軟硬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值得關注的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也是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此次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與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有機結合,完善公共服務平台,探索形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長效機制。可以料想,未來相關部署將會把中小企業納入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推動培育一批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建立“共性轉型技術+個性轉型技術”的模式,推動中小企業低成本、快捷化部署。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優化數字化發展環境,完善産業政策和配套措施。企業要強化創新主體責任,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練就過硬的數字化“內功”。産學研各界要攜手攻堅,打通科技成果産業化“最後一公裏”。金融機構要創新服務模式,加大信貸支持,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源頭活水”。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圖文數據庫,2024-5-6/2024-5-12.

[2]《光明日報》圖文數據庫,2024-5-6/2024-5-12.

[3] 學習強國APP,2024-5-6/2024-5-12.

[4]萬得數據庫,2024-5-6/2024-5-12.

[5]經濟日報,http://share.jingjiribao.cn, 2024-5-6/2024-5-12.

[6]新華每日電訊,2024-5-6/2024-5-12.

[7]中國新聞網,https://www.chinanews.com/

[8]中央人民政府最新政策,http://www.gov.cn/zhengce/index.htm.

[9]中國經濟時報,www.cet.com.cn,2024-5-6/2024-5-10.

[10]科技日報,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 2024-5-6/2024-5-10.

[11]經濟參考報,http://dz.jjckb.cn, 2024-5-6/2024-5-10.

[12]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統計局等各大部委網站.

[13]郭錦輝.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加快釋放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N].中國經濟時報,2024-5-10.

[14]趙峥.系統推進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N].經濟日報,2024-5-7.

[15]孫芳城,邱麗,陳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能夠降低權益資本成本嗎?[J].財會通訊,2024,(07):26-31.

[16]陶元,窦克勤,王程安.推進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定位、態勢和路徑[J].新型工業化,2023,13(06):5-11.

[17]魏際剛,王超.加快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N].中國經濟時報,2024-5-13.

[1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N].《人民日報》,2024-5-9.

專欄: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

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聚焦發揮招標投標競爭擇優作用,改革創新招標投標制度設計,縱深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實現全流程全鏈條監管,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打破條塊分割、行業壁壘,推動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招標投標市場,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爲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

《意見》明確4方面原則。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逐步形成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二是堅持系統觀念、協同聯動,有效凝聚招標投標市場建設合力。三是堅持分類施策、精准發力,提升招標投標市場治理精准性有效性。四是堅持創新引領、賦能增效,強化招標投標制度規則創新、運行模式創新、交易機制創新、監管體制創新,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轉型升級。

《意見》提出7方面政策舉措。一是完善招標投標制度體系。優化制度規則設計,強化法規政策協同銜接。二是落實招標人主體責任。強化招標人主體地位,健全招標代理機構服務機制,推進招標采購機制創新。三是完善評標定標機制。改進評標方法和評標機制,優化中標人確定程序,加強評標專家全周期管理。四是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推廣數智技術應用,優化電子招標投標平台體系。五是加強協同高效監督管理。壓實行政監督部門責任,強化多層次立體化監管,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六是營造規範有序市場環境。嚴厲打擊招標投標違法活動,持續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七是提升招標投標政策效能。健全支持創新的激勵機制,優化綠色招標采購推廣應用機制,完善支持中小企業參與的政策體系。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紮實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鼓勵地方和基層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加強宣傳解讀和輿論監督,營造有利于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9日 03 版)

0 阅读:0

自貿搶先說

簡介:引領創新,成就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