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全員皆兵,誰也不想停下價格戰?

電動湃 2024-05-01 16:26:28

闊別4年,北京車展正式回歸。

2020年,那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量爲110萬輛。

到了2023年,該數字已急速提升到了773.6萬輛,全年滲透率達35.7%。

而就在今年4月的上半月,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進一步達到50.39%,首次超過了燃油車。

在這些數字映襯下回歸的北京車展,明顯已是另一時代的産物。

在北京車展變身爲「新能源汽車鬥獸場」之下,同期的價格戰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著。

如此一來,展台上的新車越多,市場訊號只會更加強調——價格戰將一直打下去。

北京車展人氣最旺的展台,離不開首次參展的小米汽車。

包下了展會中心門口超大廣告橫幅的小米,用霸氣上位的方式展示了其登堂入室的無畏態度。

而裏三層外三層的展台人氣圍牆,也在呼應著“雷神”的降臨。

雷軍,鐵了心要成爲北京車展上“最靓的仔”。

「小米SU7上市28天裏,經曆了各種慘無人道、慘絕人寰的考驗,我在這28天裏也戰戰兢兢。」

「最近幾天又發生了很多事,特斯拉全線降價1萬4,友商出台截胡我們訂單的政策。」

「但近四天在友商的截胡之下,我們的新增訂單居然突破了6000台。」

「截止4月23日,小米SU7鎖單量75723台,累計交付5781台。」

雷軍自豪說到,老牌車企要想做到這樣的成績都很困難。

一上來就幹成了老牌車企沒做到的成績,這下雷軍也給大家“攤牌”了:

6月交付破萬,全年交付10萬輛,用15-20年成爲全球前5名車企。

總有一種聲音認爲,買小米是爲了買到平替品的「裝13」。

但當小米開始不裝了以後,也許這更是對手噩夢的開始。

面對小米的來勢洶洶,何小鵬則敢在老大哥面前放狠話。

「花了50億元研發的MONA,今年銷量目標是超過雷大哥的小米SU7。」

在6月才亮相的MONA,也敢提出這般大膽目標,何小鵬的先聲奪人最終能否兌現到目標呢?

要知道,何小鵬在農曆新年開工信裏明確,今年銷量目標是「翻倍」。

然而面對一季度僅同比超10%的增長,他本人則認爲“符合了大概期望”。

在被市場反複教育下,何小鵬判斷只要燃油車還有利潤,價格戰還會繼續打。

「這兩年會很難,熬過去就好了。」

但,怎麽熬呢?

何小鵬說到,以前認爲規模第一,其他方面可以先放放。

「但現在想法發生了很大轉變,要想活過淘汰賽,小鵬需要在做多邊形戰士的基礎上,再追求規模第一。」

乘著與大衆深化合作的紅利,今年小鵬將正式出海,何小鵬希望小鵬能在海外定位爲中高端品牌,而不是走性價比路線。

此外,小鵬將率先上車「業內首個規控大模型」,繼續穩住在智駕領域的領先地位。

同時,小鵬彙天的陸地航母將于今年Q4開啓預售。

小鵬的第三品牌,或已呼之欲出。

小鵬希望借助高階智駕的普及,給MONA注入熱銷的靈魂。

反之瞄准同等價位的零跑,則選擇了貫徹理想的家庭用車定位。

本次首發的零跑C16,可看成“加大版零跑C10”,也可認爲是理想L8的平替版。

6座布局、後排大彩電、激光雷達+Orin-X芯片、高通8295芯片、CTC 2.0電池技術、單電機215kW、提供增程和800V純電的兩種驅動形式……

零跑C16頂配售價不超20萬,零跑的「性價比屠夫」地位,並沒被小米的出世而被奪走。

零跑CEO朱江明直言,零跑品牌的價格聚焦就是「10-20萬元」。

「我們先把C系列打透,讓該系列在今年坐實,零跑希望能在這個價位上成爲主導者。」

面對像零跑這樣有銷量、有財力,且敢于亮性價比刺刀的品牌,這對于同價位其它對手來說都不是好事。

跟著卷,容易加劇企業生命力的消耗。

不跟著卷,也是一條末路。

在此背景下,即便有著不俗設計功底的極越07,大概也很難突出重圍。

反之早已謀求出海的哪吒,則還有進軍海外市場的出路。

今年內,哪吒L計劃在東南亞、中東、美洲和非洲市場上市,明年Q1進入歐洲市場。

及早逃離內卷,是爭取生機的重中之重。

中低端市場不斷將高階配置的價格打下來,此舉的間接影響是,高端品牌的位置很難再立得住。

李斌在展台上表示,累計交付近3萬的蔚來ET7,是中國市場40萬元以上純電轎車累計銷量頭名,也是中國品牌40萬元以上轎車累計銷量頭名的車型。

蔚來占據高端純電市場頭名份額,這不是多新鮮的新聞。

但,這對于蔚來整體銷量的提升並不大。

在車展宣告上市的新款蔚來ET7,改用了8295芯片,首次加入後排屏幕,且後排座椅支持角度調節等等。

只是售價跟舊款保持一致的做法,再次表明了蔚來品牌「不向價格戰低頭」的姿態。

與此操作類似的,還有新款阿維塔11。

如果蔚來和阿維塔的傲嬌能一直維持下去,這也算是中國品牌高端化的勝利。

不過在此之前,也一定會有對手跳出來給它倆“上一課”。

華爲智選車的又一力作——享界S9。

新車艙內空間3460mm,號稱“同級最大可用艙內空間”,超過寶馬7系、奧迪A8和奔馳S級。

乘著問界M9在50萬級市場的翻雲覆雨,將來享界S9的表現亦不容小觑。

毫無疑問,新勢力已很大程度改寫了傳統汽車市場的格局。

不過,傳統品牌也不只是在坐以待斃。

主流車企的反擊,已經在路上了。

傳統車企的品牌標簽,可能不夠新勢力的強。

但論體量、財力乃至技術儲備,傳統車企的子彈都很充裕。

日前以15.99萬起預售的奇瑞風雲T9,官方在車展上宣布下調2萬至13.99萬元起。

如果到5月21日上市當天,新車訂單能突破4萬張,將再降價5千元。

要知道,風雲T9是一款全系提供CLTC純電續航120km的插混SUV。

不過,奇瑞這也不是最卷的,還有更卷的榮威D5X DMH。

榮威D5X DMH預售11.98萬起,全系提供CLTC純電續航135km,同樣打出了7秒級破百的實力。

只是無論奇瑞風雲還是榮威,這兩者依舊面臨著“開局難”的挑戰,恐怕這破局之道,也並非單靠性價比就能應對好。

事實上,上汽是新能源賽道最早的引領者之一,像在2018年推出的榮威MARVEL X就一度讓市場爲之振奮。

但綜合上汽內部不同品牌來看,還是要數五菱的表現更加值得認可。

繼宏光MINIEV和缤果熱銷之後,作爲插混家用轎車的星光,一直在交付量上咬緊著比亞迪秦PLUS DM-i。

這一次,星光除了帶來9.98萬元起售的純電版以外,插混版新增的7.98萬元版本,更直接將矛盾對准了價格相當的秦PLUS DM-i。

此外,官方透露將推出全新一代五菱宏光,“神車”回歸可謂吊足大家胃口。

秦PLUS DM-i,固然是衆多對手苦于追逐的“比亞迪神車”。

但在比亞迪手上,可以打的牌還有很多。

作爲填補秦PLUS DM-i降價前、定位12萬元的車型,秦L及其姊妹車型海豹06的到來亦備受關注。

2790mm軸距的准B級車空間,已然給秦L和海豹06加分不少。

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有著第5代DM-i混動技術的加持,號稱每百公裏最低僅2.9升油耗,綜合續航裏程接近2000公裏。

入門級市場的多數份額,對于300萬輛體量之上的比亞迪來說是不容有失。

實際上,無論入門級市場還是高端豪華市場,比亞迪都不願錯失。

作爲“騰勢版帕拉梅拉”的騰勢Z9 GT,首發最新的「易三方」平台。

其中,新車除去拿出全面力壓帕拉梅拉的尺寸以外,還有著由3電機加持下的2秒級破百性能,超過85km/h的麋鹿測試成績。

即便騰勢Z9 GT車長近乎5.2米,但最小轉彎半徑還不到5米,靈活程度叫人意外。

除了騰勢的亮劍,基于易四方平台而生的仰望U7也秀了把肌肉——「雲辇-Z」。

雲辇-Z通過懸浮電機取代了傳統的液壓減振器結構,使得主動調節最快僅需10ms,是傳統主動懸架調節速度的10倍。

再者,這套懸浮電機還能通過動能回收來給電池充電,「邊走邊充」並非只是空談。

相比于比亞迪的全面開花,作爲昔日“一哥”的吉利亦不敢落伍。

吉利首發了銀河系列旗艦車的「銀河星艦」,中大型SUV車身加上雙拼色設計,多少有點問界M9那味道。

新車將搭載全新一代雷神電混技術,綜合續航2000公裏,饋電油耗百公裏2升的表現,將看齊比亞迪的第5代DM-i混動技術。

官方表示,從銀河星艦開始,吉利銀河每一台産品都將進入“銀河AI時代”。

這當中包括了,更加聰明的AI座艙大模型、可實現無人漂移的AI數字底盤,以及造AI汽車的GEA新能源架構。

趕時髦的吉利,還需要多久能趕上比亞迪的步伐,這大概才是外界更爲關心的重點。

有錢、有基本盤、有技術的傳統車企,並非弱者。

它們的強,也許只被當成是習以爲常的見多不怪。

如此一來,傳統車企要想“翻身”,多少需要點勢能。

而這個“勢”,大概就得從外資品牌身上去借了。

外資車的失勢,是中國品牌增長的來源。

去年,中國品牌市場份額首次突破60%,從中指明了中外品牌之間此消彼長的市場態勢。

而就在上個月,有報道指日産打算縮減30%産量,本田則是減去20%,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外資品牌丟失地盤的事實。

急需面對現實的合資品牌,要自救了。

15.98 萬元起售的e:NP2/e:NS2,本田依舊希望能穩住15萬元這條戰線。

但相比于這對姊妹花,日前首發的全新電動品牌“烨”,大概才是接下來本田在華事業的重中之重。

其中,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的全新W架構,明確提出了“更好開”、“更有趣”、“更有範”的三大核心價值。

基于這般理念而生的烨S7/烨P7這對姊妹車型,將在年底上市,這也將宣告本田新一階段發展的啓動。

比起本田推出新品牌+新架構的發展決心,實力偏弱的馬自達明顯是有心無力。

雖然馬自達跟本田同樣主張做姊妹車,但前者只能將另一半的希望,寄托在了長安這個合作方身上。

基于深藍SL03而生的馬自達EZ-6,已經在努力通過設計上的區隔來形成自身特征,甚至還不惜帶著些凱迪拉克的觀感。

從姊妹車型的設計改造而言,馬自達EZ-6可以說是比較用心且成功的案例。

只是,中國用戶爲什麽要買一輛披著馬自達外衣的中國車呢?

用上新品牌、新命名、新設計,這都只是浮于外表的革新。

如今合資品牌要想恢複昔日的榮光,都要從底層結構上來完成重塑。

簡單來說,就是「造車內核要爲中國市場而生。」

對此,大衆就拿出了不錯的改造面貌。

打出「油車智能化顛覆者」旗號的途觀L Pro,直接用上了大疆車載的智駕系統。

此外,大衆還宣布將從2026年開始,在大衆品牌車型上應用小鵬的電子電氣架構。

至于國産Q6L e-tron也將軸距加長了105mm之多,且改換內外飾方案、增大了電池容量等等。

想要贏得在華新能源賽道的勝利,大衆選擇從品牌、技術、産品的裏裏外外都重塑了一遍。

和大衆表現類似的,還有作爲昔日重點對手的通用。

基本盤遭受了極大沖擊的通用,去年連別克GL8的MPV市場冠軍也開始保不住了。

造出符合國人需要的新能源車,是通用迫切要做到的事情。

對此,日前別克上市了基于P1+P3電機架構的GL8插混版,綜合續航1370公裏,7.8秒破百的數據表現不俗。

35.99萬起售,別克GL8插混版也算給出了符合預期的定價,就看市場怎麽在新車和騰勢D9之間定奪了。

在拿出新一代插混系統以後,通用將打價格戰的旗手任務交到了雪佛蘭。

定位中型SUV,跟別克GL8插混版用上同樣結構的探界者Plus,選以102km的純電續航起步,僅售14.99萬起。

如此定價,已基本看齊了中國品牌同類車型,雪佛蘭的革新決心不可謂不透徹。

中國市場的內卷,已到達了一定高的程度。

合資品牌選擇加入內卷,是不得不參與的現實,但也因此再加劇了整個環境的內卷程度。

在內卷至極之後,單憑價格沖擊可能已效果不大。

劍走偏鋒,也許是另一條出路。

同質化車型的集中出現,極大壓縮了各車型間的市場紅利。

像上市半年多一點,月銷量一度達到萬輛以上的領克08,近來就不得不將起售價打低2萬元。

滯銷的車型要降價,賣得不錯的産品也要降價,這極短的市場紅利期,逼迫著車企們只好腦洞大開,拿出更多個性産品,例如極氪MIX。

行業首創貫通式電動對開門、隱藏式B柱設計、主/副駕座位能180度旋轉,形成前後排對坐的姿態。

軸距3008mm的極氪MIX,通過這般座艙空間的靈活運用,由此能爲家庭用戶創造不少新的生活場景。

再者,即便極氪MIX主張針對家庭用戶需求,但其最小轉彎半徑不到5米的特性,亦延續了極氪品牌的駕控調性。

同理,800V架構和安全車身結構,也是極氪MIX沒有遺忘的主要賣點。

盡管極氪MIX看似一輛MPV,但官方給予它的定位是中型MPV,以更好迎合更廣人群的需要。

與之做法類似的,是啓源E07。

盡管啓源E07看著像皮卡,但官方明晰這是中大型SUV,這樣做的考慮,是爲了避免受到皮卡限行的影響。

有著“中國版Cybertruck”之稱的啓源E07,可以在SUV和皮卡身份之間無縫切換,這只取決于尾廂蓋板的閉合。

超大裝載量及獨特造型,是啓源E07的主要賣點,也跟極氪MIX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讓人思考的是,爲了大空間而去追求獨特設計,這類車型的市場空間能有多大呢?

相比于極氪和啓源的積極嘗新,比亞迪的個性主張要稍顯保守。

作爲小車定位的比亞迪OCEAN-M,它所要彰顯的個性,更多還是年輕人主張的運動化賣點。

定位兩廂後驅純電鋼炮,預售價在15-20萬元,比亞迪OCEAN-M似乎想打出“年輕人第一台運動轎車”的旗號。

值得留意的是,這15-20萬元區間,也是過去燃油車時代運動化轎車的集中地,這當中包括了思域、昂克賽拉、領克03+等等。

來到如今電動車時代,比亞迪搶在其它對手之前推出小鋼炮OCEAN-M,無疑是想複刻出前人的成績。

不得不說,比亞迪的産品落子速度真夠快的。

內卷,要卷價格、卷交付速度、卷技術。

而當大家都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卷“你無我有”的個性産品,似乎也是一條出路。

但既然明確爲「個性」,這當中既意指了待開發的藍海市場,也指明了失敗的可能性。

更准確來說,就是在「賭」。

誰能參與這場賭局?

你看極氪MIX背後的吉利、啓源E07後面的長安、OCEAN-M身後的比亞迪,無一不是大廠。

拔高內卷高度的,往往是實力雄厚的大廠,至于下面的一衆小廠,除了疲于跟隨,也別無它法。

久別重逢,隔了4年以後回歸的北京車展,當中人氣舞台已經全然換位。

不可能有人在4年前想到,2024北京車展的人氣之王,是小米汽車及雷軍。

科技企業改造汽車行業,大概小米已是其中的最佳诠釋者。

而被改造的,還有愈發少人過問的合資品牌。

它們被改變了市場地位以後,反過來又推動了內部組織、供應鏈層面的自我改造。

只是「東升西落」的趨勢已然明確,個體努力在時代變幻當中能發揮出多大價值,這點就不好說了。

占盡主場優勢的北京車展告訴我們,「這裏是中國車企的地盤。」

1 阅读:55

電動湃

簡介:新能源車消費指南,續航你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