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機的充電盒,可以做的或許遠不只是充電

三易生活 2024-05-17 20:12:16

最近幾年得益于智能手機藍牙音頻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藍牙音頻芯片在制程、算力方面的大幅進步,主流廠商的TWS耳機也普遍解決了無線傳輸對于音質的瓶頸問題,同時在主動降噪指標上也有著明顯的進步。

今年年初MWC24上展出內置最新主控的TWS耳機

在這樣的基礎上,一些相對更有創意的産品還會更充分地挖掘那些最新款音頻平台的算力,在TWS耳機中加入額外的功能亮點。比如可以離線使用的實時對話翻譯,甚至是在耳機腔體內建紅外線溫度計或心率傳感器,從而實現耳溫測量、運動心率追蹤等等賣點。

幾乎所有的TWS耳機“創意設計”都沒有涉及到充電盒(圖爲使用木振膜的JVC FW1000T)

然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意識到,前面這些TWS耳機在功能性方面的改進幾乎全部都發生在“耳機端”。但實際上主流TWS耳機除了耳機本身之外,都還會有一個“充電盒”部件。難道在充電盒上,TWS耳機就做不出更多更有創意的功能設計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首先從産品形態上來說,充電盒既要能夠收納耳機、又是作爲耳機的“備用電源”,所以它的尺寸和內部空間必然要比TWS耳機本身要大得多,而且內部也注定會有一塊數倍于耳機本體容量的電池。

于是乎,一些有想法的廠商便會充分利用這種空間和大容量電量的優勢,在充電盒裏添加其他需要消耗電量的功能部件。

比如,LG旗下的多款“Tone Free”TWS耳機就在充電盒內部加入了紫外線燈珠。它可以在用戶將耳機放入充電盒,並且關閉盒蓋之後自動啓動一段時間,來爲耳塞消毒殺菌。

JBL的帶屏充電盒想法很好,但山寨産品也很多

又比如說在JBL的一些TWS耳機上,同樣也巧妙地利用了充電盒的大體積、大電池優勢,並且還充分發揮了充電盒與耳機之間的觸點通訊機制,實現了在充電盒的觸屏上直接監看和控制耳機狀態的巧妙設計。

當然,以上這兩個例子中,相關廠商給充電盒所附加的功能還都比較簡單,並沒有對耳機的聽音感受、連接方式等更核心的體驗帶來影響。但是如果思維更加開闊一點,結合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技術趨勢去思考就會發現,“充電盒的可能性”還遠不止于此。

努比亞和索尼都已推出帶有獨立編碼器的TWS耳機,但它們都沒能將其集成到充電盒內部

目前有消息顯示,已經有廠商打算將藍牙音頻編碼器的功能融入充電盒之中。這樣一來,只要用戶將充電盒以USB或AUX(也就是3.5mm音頻線)線纜與原本不支持藍牙功能的播放器連接,充電盒就能將有線音頻信號“轉換”成無線,再將其傳輸給耳機。

如此一來,這種設計便可以讓TWS耳機能夠適配諸如遊戲主機、飛機娛樂系統這類,原本沒有考慮藍牙兼容性的設備,從而擴充TWS耳機的使用場景。

又比如說,如果沿著這個思路進一步拓展,那麽在充電盒裏集成HiFi解碼器和藍牙編碼器,似乎在技術上也完全沒有什麽難度。

MWC24期間高通展出的WiFi TWS耳機樣品

要知道隨著如今藍牙音頻協議帶寬的越來越大,以及一些超越藍牙的無線耳機連接技術陸續出現,使得傳統的TWS耳機實際上已經越來越面臨著難以逾越的音質瓶頸。這些瓶頸便既不在于耳機的揚聲器、也不在于無線傳輸協議,而是在于耳機內置的處理電路上。

AKM和ESS都推出了新的低功耗小型HiFi DAC,但它們再小也做不進TWS耳機的腔體內

畢竟受到機身尺寸的制約,即便TWS耳機的主控近年來算力進步很大,但它們客觀上的音頻指標實際上還是很難做得足夠高。甚至是哪怕只與移動特化級別的低功耗HiFi DAC(比如AK4493S、ESS9039Q2M)相比,這些過分集成的耳機主控,在音頻性能上也往往是遠遠“不夠看”的。

如此一來,假如將這些已經被證明音質能打的DAC塞進TWS耳機的充電盒,再將其與前面提到、已經有一些産品實現了的藍牙發射功能相結合,是否就能帶來TWS耳機的又一次音質重大進步呢?

藍牙小尾巴已不是什麽新鮮事物,但它爲何不能與耳機做更深入的結合呢

不得不說,這顯然有著一定的可能性,因爲類似理念的“藍牙小尾巴”已經有相關産品面世。只不過這類産品通常都是以單獨的“盒子”形態存在,並沒有在功能上直接與無線耳機整合。但誰又能說它們今後便不會擦出些火花,爲無線HiFi産品的形態再增添一份趣味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16

三易生活

簡介:專注IT,最快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