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底座”打好了,2024年關鍵在“生態”

師天浩 2024-01-24 19:00:31

文丨師天浩

出品丨師天浩觀察(shitianhao01)

作爲華爲老用戶,聽到純版鴻蒙系統的消息,還是非常激動的。

1月18日,華爲宣布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面向開發者開放申請。HarmonyOS NEXT就是用戶一直稱呼的“純血鴻蒙”,最早的鴻蒙其實是兼容安卓生態的,作爲第一批鴻蒙系統玩家,當年還專門測試過打開網頁下載安卓安裝包,軟件可以很流暢的使用。

這種兼容策略,給早期鴻蒙系統帶來很大爭議,去年9月份,完全采用自研底座,不再支持傳統Linux內核和AOSP安卓開放源代碼的HarmonyOS NEXT就有推出消息,因此它也被稱爲純血鴻蒙,走出這一步,鴻蒙才真正的能夠和iOS、安卓放在一塊比較。

可以說,從2019年鴻蒙系統首次出現,從兼容安卓的中間策略,到今天實現完全自研底座,鴻蒙系統的“底座”算是打好了基礎。更難的,或者說更具決定性的“生態”,將是鴻蒙接下來更關鍵的戰役。

熟悉手機操作系統大戰曆史的用戶,一定知道第三方應用對于操作系統的重要性。當年,頗有口碑的Research In Motion(黑莓系統)、Windows Phone(微軟手機系統),還有國內知名度不高的三星Tizen。就因爲第三方應用生態的缺失,最終在這場較量中落敗,進而導致黑莓手機和windows系統的手機相繼消失。

鴻蒙崛起的偶然性

操作系統是信息産業生態的核心與地基,可以說任何一個信息領域,都是建立在各種的操作系統之上的。

在智能手機之前,個人電腦是大衆信息産業使用最廣泛的計算機,微軟憑借Windows系統、蘋果憑借macOS占據了兩大生態位上遊,逐漸構建起來自己的帝國,並在信息産業發展上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iPhone誕生之前,手機從2G向3G過渡的過程中,就有了一些早期的系統,比如諾基亞當時塞班系統,就能登錄QQ上和好友聊天,還能用UC浏覽器上網,還有天天動聽這樣的音樂軟件,作爲80後,當時就已經用手機社交、上網和聽音樂。iPhone橫空出世之後,觸控屏大大解放了手機屏幕的比例(實體按鍵手機,鍵盤局限了屏幕的大小),智能手機大爆發中,衆多科技企業看重了手機操作系統這塊大蛋糕。

手機操作系統的群雄爭霸

最終的結果,只有iOS和安卓系統爲獲勝者,其他操作系統雖然也都有數量百萬、千萬的用戶支持,可第三方應用的稀缺(甚至一些國民級應用未開發相應版本),最終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在這個過程中,華爲手機一直站在安卓陣營之中,發展期間也推出過winphone系統手機,似乎一直沒有獨立做系統的野心。隨著華爲手機由“合約機”,向品牌化轉型,推出mate系列、P系列等高端型號系列,也只是深度去定制安卓系統,既Emotion UI。

作爲華爲最早的用戶,印象最深的是手機系統自帶的停車信息記錄功能,作爲經常停完車就忘了停哪的菜鳥司機,經常會用該功能找車,也是從這些點滴中,逐漸喜歡上華爲手機。

那爲何會誕生鴻蒙?又如何成爲手機第三大操作系統?

這就不得不提美國對華爲的禁令,受這個禁令影響,谷歌對華爲手機禁用了Google應用服務,國內因爲本身就禁止谷歌應用影響不大。海外安卓用戶日常使用,下載應用、移動支付和地圖等功能非常依賴Google應用服務,鴻蒙系統也就在這個背景下推出。

當時,華爲手機(含榮耀)年銷售量達到2.4億台,鴻蒙系統的出現,解決了很多華爲手機用戶日常服務的問題。

鴻蒙版的華爲手機中不再內置谷歌Play商店,盡管他們有自己的App Gallery作爲Google Play Store的替代品,可與Play Store相比,內容還不夠豐富,但至少能夠使用大多數服務。

作爲一種被動策略(包括後來榮耀被打包出售,也受這次禁令影響),鴻蒙系統卻收獲了過去許多科技巨頭未實現的成績,成爲全球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

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Harmony OS在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已經提升至13%,接近iOS的14%;而機構TechInsights則預計,2024年Harmony OS有望取代蘋果iOS成爲中國市場上第二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美國禁令中谷歌系統的動作,及芯片上的困局,導致華爲手機在過去幾年裏重重受挫,間接導致榮耀品牌的出售。2023年,鴻蒙的穩定和芯片問題的破局,華爲手機開始了曲線回升。

從困局中掙脫出來的華爲手機,擁有了更爲誘人的未來。

2024年關鍵在“生態”

“底座”打好了,“生態”才是未來的關鍵。

鴻蒙系統最早的誕生,是爲了解決華爲手機全球規模龐大的Emotion UI用戶的服務問題。也因爲華爲一直以來參與安卓系統技術上的貢獻,也爲早期兼容安卓的鴻蒙提供基礎。安卓系統是基于Linux內核的開源系統,華爲又是對Linux內核代碼貢獻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這讓華爲有了應對危機的本錢。

從2019年至今,華爲用戶沒有抛棄鴻蒙系統,也接受了華爲手機鴻蒙系統,這一方面同鴻蒙比較“悲壯”的誕生原因有關。畢竟是美國禁令和谷歌的禁止,導致了華爲手機不得不走一條“新路”,在初期使用華爲手機沒有太大服務上的變化,內心逐漸接受了鴻蒙。

不過,出于三點原因,鴻蒙必須要走“純血”路線,和安卓生態的切割只是時間問題。

首先,品牌認可考慮。由于事出有因,早期華爲用戶默認了鴻蒙兼容安卓的“設定”,可隨著時間推移,雖然在技術上鴻蒙以不侵犯安卓專利的形式,做到了“共生”(早期黑莓、winphone都走過這條路)。

可在手機粉絲內心,這種共生在品牌形象上仍是減分的存在,美國禁令帶來的寬容心總有耗盡的一天,只有推出純粹的獨立版本,才能真正獲得手機用戶的認可。

其次,安卓潛在的反擊可能性。鴻蒙系統是華爲全新開發的系統,沒有使用谷歌的運行環境,也沒有使用安卓的框架和工具,是一套全新的東西,谷歌無從指責。在兼容安卓APP上,華爲是使用了部分AOSP的代碼,而AOSP是開源公開的項目,不屬于谷歌。任何組織和個人,基于開源協議都可以下載並使用。

安卓雖然是開源,谷歌畢竟擁有巨大的權限,只要鴻蒙兼容安卓系統一天,谷歌就有反擊的可能性,獨立後才能真正的擺脫安卓的困擾。

最後,爲物聯網做准備。無論是iOS、安卓,都在向物聯網系統的下階段進化。既然系統時信息産業的核心和基石,那麽只有自己的系統,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控、可塑,兼容安卓生態的一天,在發展方向上就會受制于人,物聯網作爲一個潛在更大的機遇,自研底座才能最放心。

且物聯網是個很好的契機,作爲手機系統,後來者必然和樹大根深的雙雄無法比擬,但以物聯網視角去打造生態和發展,可以形成差異化的色彩,並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

據余承東透露,鴻蒙2015年立項,經曆十年磨砺,從最開始只支持智慧屏,到2020年支持輕量級IOT設備,到2021年擴展到手機、平板、手表、手環,今天已經運行在車機等越來越多的全場景設備上。

那鴻蒙純血後,未來最關鍵的戰鬥是物聯網嗎?並不是,真正關鍵是在生態的建設上,過去黑莓手機、winphone手機遇到的門檻,鴻蒙也必須邁過去。

作爲國産自研操作系統,鴻蒙顯然更有“牌面”,目前已有很多家知名應用宣布要開發鴻蒙版本。去年11月,據相關媒體報道,米哈遊正在招聘一名引擎開發人員,以適配《原神》在鴻蒙系統上的運行。去年底,360也宣布360浏覽器、360天氣大師等應用完成鴻蒙原生核心版本開發。包括小紅書、招商銀行、攜程旅行、美圖、58同城等應用與服務商,都有在招聘鴻蒙開發人員,這些應用顯然很支持鴻蒙。

令人擔心的是,包括微信、抖音等第一陣營的全民應用,目前似乎還在觀望狀態。這倒是非常好理解,因爲根據應用的複雜程度不同,需要的開發人員規模和成本也不同。過去,黑莓系統、winphone系統上很多應用在功能開發上和版本更新上就遠遠落後于iOS、安卓版本,導致使用體驗非常差勁,也是大家逐漸離開上面兩個手機系統的原因。

據一種粗略的算法,手機操作系統市占超過18%,才能跨過生死線,這因爲只有達到這個數字,應用廠商才能投入足夠的人力和物力來服務該生態用戶。

隨著Mate60系列的上市,手機操作系統的格局將發生巨變。根據機構的數據,到2023年第36周,華爲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7%,預計第37周將超過20%。

作爲一個親身經曆了智能手機從0到100的老用戶,自然希望世界能有一款中國自己的操作系統,這意味著我們在信息技術競爭中擁有了更高的話語權,也擺脫了被“禁令”阻礙享受相關服務的恐懼。

只是,市場是自由的,情感支持並不能替代體驗感受,對于純血鴻蒙來說,還是需要提供能夠比肩iOS、安卓一樣的服務,是決戰的勝負手。

底座打好的鴻蒙,在構建生態方面還能如此順利嗎?2024年徐徐展開,答案即將浮現。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4-01-26 11:47

    繼續嗨

師天浩

簡介:專欄作者,曾獲得人人都是産品經理2021年度人氣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