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找到阿波羅盆地?我國探月副總師一句話,被指美國登月造假新證據

尖鋒講識堂 2024-05-14 13:59:40

隨著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軌道上穩定運行,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這場月球探險的壯舉上。

然而,在期待嫦娥六號著陸采樣的同時,一場關于美國阿波羅登月是否造假的討論卻意外掀起波瀾。這次,質疑者似乎找到了新的“證據”,試圖證明阿波羅登月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近日,在嫦娥六號發射直播中,探月工程三期副總師裴照明的一句“沒找到那個阿波羅盆地的那個……”被質疑者大肆解讀,認爲這是證明美國登月造假的鐵證。

一時間,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關于美國登月造假的文章和評論,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然而,當我們深入了解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後,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首先,裴副總師的這句話並非直接針對阿波羅登月,而是在討論嫦娥六號探測任務時提到的。具體來說,他提到的“阿波羅盆地”實際上是月球背面一個與嫦娥六號探測任務密切相關的隕石坑。

阿波羅盆地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這是一個直徑接近2500公裏的巨大隕石坑,深度超過12公裏,是太陽系內最大的隕石坑之一。

這個盆地的形成與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月球有關,撞擊産生的巨大能量使得月球內部的物質被翻到了表面,爲我們提供了研究月球內部成分的機會。

而裴副總師可能是想表達在嫦娥六號探測過程中沒有找到與阿波羅盆地相關的特定地貌或特征,而不是說嫦娥六號沒有找到阿波羅飛船的登月著陸點。這一點在後續的報道和解釋中得到了證實。

至于美國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事實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科學驗證和認可。從1969年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陸月球開始,美國先後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任務,並帶回了大量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樣本。

這些樣本經過科學分析後,爲我們揭示了月球的構造、曆史和演化過程。同時,美國還展示了土星五號火箭的實物和大量視頻資料,證明了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

而那些質疑美國登月造假的人,往往基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和猜測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他們可能會找到一些照片或視頻中的“BUG”,但這些所謂的“BUG”往往可以通過科學解釋來合理解答。

最近,就有網友在荒漠中興奮地大喊:“媽媽你看!我在月球上,而且有氧氣……”的視頻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這段視頻被一些人當作美國阿波羅登月造假的“鐵證”,聲稱美國的登月行動不過是在地球上的荒漠裏拍攝的一場戲碼。

可實際上,事實的真相也並非如此。

阿波羅計劃實施期間,爲了確保宇航員能在月面上安全活動,並驗證宇航服、月球車等各類設備的可用性,美國NASA確實在地球上選擇了多個地點來模擬月球表面的環境。

其中之一就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煤渣湖,這片區域在1000年左右之前曾發生過一次火山爆發,玄武岩火山灰覆蓋了整個地區,與阿波羅11號登月地點靜海表面的玄武岩十分相似。

因此,煤渣湖成爲了阿波羅11號的研究人員和宇航員們的重要模擬基地。

爲了更加逼真地模擬月球環境,NASA甚至用炸藥炸出了一個個隕石坑。所以,當你在網上看到穿著厚厚艙外服的宇航員在藍天白雲下的荒漠中行走,或是月球車在沙漠中奔跑的照片時,請不要感到驚訝,這不過是模擬測試和訓練的一部分。

阿波羅登月並不意味著就是一場騙局。現在美國正在進行的“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以及我國未來的載人登月任務,也都將經曆類似的模擬測試和訓練。

事實上,多個國家的航天器早已拍到了曆次阿波羅任務的遺迹。月球上的登月艙、月球車的車轍等清晰可見,這些都是阿波羅登月真實存在的有力證據。

嫦娥六號探測任務的進行再次證明了人類對于月球探索的熱情和決心。

而關于美國阿波羅登月是否造假的討論,我們應該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用理性和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2 阅读: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