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算的上是一位暴君嗎?

換種方式看曆史 2024-04-15 17:25:05

對于朱元璋的評價,一直存在著兩個聲音,一個是他建立了長達276年的大明王朝,收複了丟失431年的燕雲十六州,絕對是中國曆史上的千古一帝。然而,這位皇帝的背後還有另外一種聲音,那就是殘酷殺戮的一代暴君。那麽,對于這樣的說法究竟出于何處?其中還有哪些鮮爲人知的原因?

關于朱元璋是暴君的說法,首先有著兩點比較常見的原因,他曾親眼目睹過百姓之苦,其家人也因官府的剝削被活活餓死,所以他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建國之後完全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官員一旦被發現有貪汙行爲,結局只有死路一條。其實,嚴懲貪腐對于治國而言絕對正確,但是,朱元璋的懲貪手段,恰恰成爲他被一些人評價爲暴君的一大原因。比如明代的衙門都曾設有剝皮廠,如果官員的貪汙數額達到五十兩銀子,就要被送入其中受剝皮萱草之行及除掉人的骨肉之後,再把甘草塞進皮囊之中,以此來告誡其他官員。而朱元璋設立的類似酷刑還有很多,所以有人批評這樣的手段過于殘暴。

其次就是大殺開國功臣,因爲太子朱彪的去世,朱元璋決定把皇位傳給年紀尚小的孫子朱允炆,但是曾經跟隨朱元璋奪取天下的那些大臣,任何一位都有能力威脅到朱家天下,所以朱元璋決定率先行動,爲朱允炆掃除一切障礙。于是對開國功臣大殺特殺,成爲了被人評價爲暴君的另外一個原因。其實人們對于以上兩點比較熟悉,但是接下來的內容卻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你絕對不會想到,一些不僅不貪,甚至是一心爲國的文臣,居然也被朱元璋殺死,而且是死的稀裏糊塗,不過這裏聲明,以下內容均爲史料記載,並不代表本人觀點。

朱元璋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一直堅持實用主義,不斷的發掘問題並及時解決,包括建國之後也是一直秉承著這一原則,對于那些繁文禮節並不感冒。但是隨著政權的穩固,他的這一原則便與一些儒臣産生的嚴重矛盾。因爲儒臣始終認爲要以仁義道德看待問題,清楚了其中的道理之後,才能商量解決的辦法,所以這與朱元璋的節奏完全不符。比錄在洪武九年,刑部負責人如太素上交了一份長達萬字的奏疏,結果朱元璋聽了將近一半都是套話,在他看來都是一些沒用的大道理,于是一氣之下就把如太祖趙魯宮中狠揍一頓,打完之後又將其關押。朱元璋于次日繼續命人講讀這份奏疏,發現後面的內容確實有用,于是告訴朱太素,根本沒有必要書寫如此之長的奏疏,只需寫明有用的500字即可。但在朱太素看來,前面的9000多字絕非廢話,他必須先把道理說明,然後再說具體的解決辦法。所以他在之後依然如此,提出的意見甚至越來越多。這樣一來,朱元璋對于那些大道理更加厭煩,便專門將其找來喝酒。他在宴席期間說了這樣一句話,金杯同如飲,白刃不相饒。其實就是警告如太素讓他收斂一下,結果如太素也回了一句,丹程圖報國,不必勝心交。他明確表達自己是爲江山社稷著想,絕對不會顧及皇帝的感受。朱元璋聽到這些確實感動,但是考慮到他的意見基本都是儒家理論,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最後還是找個借口將其殺掉。史書記載爲屢逼于罪,轟55年。

這時的朱元璋非常尊崇佛教,而大理寺卿李世魯是位特別執著的儒生,于是經常勸說朱元璋應該遵守儒家思想。不過,朱元璋本身就比較厭煩這些,並未理會李世魯的建議。結果這位仁兄非常氣憤,不僅在朝堂之上大聲指責,甚至還把手中的潮板摔到地上,結果他的沖動直接惹怒了朱元璋,他絕不允許自己的威嚴受到挑戰,于是當場命人將李世魯摔死在地上。還有同州的進士王府也向朱元璋提過很多儒家建議,朱元璋每次都要咬著牙根聽完,比如進入宗廟應該先邁左腳還是右腳的問題,這在朱元璋看來完全沒有意義,甚至還要浪費大把的精力處理這些廢話。可是這些儒生不死不休,提出的建議也是沒完沒了,最終導致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多。朱元璋實在無法忍受,憤怒之下幹脆殺了王樸。王樸在臨死之前路過使館,大聲喊道,學士劉三吳志之,就是讓官員劉三吳記載當朝皇帝殺死了無罪禦史。除了朱元璋,很多武將也很厭煩儒家理論,甚至認爲這些文人表面看去仁理道德,實際卻是普遍的心胸狹窄、用心歹毒。朱元璋對此非常疑問。雖然這些儒生倡導儒思想,但也沒有到達如此不堪的地步。

武將于是提到了當年的張士誠,他的原名叫做張九思,後來專門找來文人給自己起了張士誠這個名字。朱元璋當時並不認爲有何不妥,但是一位武將提出了孟子中的一句話是成小人也,連在一起就是事成小人也。朱元璋經過一番查閱,發現孟子之中果然存在此話,瞬間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沒想到一方豪強竟然傻傻的接受了。這樣的诋毀,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這樣的罵人水平也只有文人能夠做到。朱元璋隨即聯想到了自己的出身,其實之前既當過乞丐,又做過和尚,其實現在當了皇帝,都經常把自己叫做懷右小民,所以他認爲那些文臣表面恭恭敬敬,心裏不一定怎麽嘲笑自己,從此開始便對一些文字特別在意,比如一位名叫林元亮的大臣,他曾寫過一些文章,叫做謝曾奉表,主要目的是在感謝皇上,文章裏面有句作則垂仙,其實是在贊揚皇帝的言行,可是朱元璋因爲自己有著起義身份,對于賊寇這樣的字眼非常敏感,而作則垂縣中的澤字于賊字有著諧音關系,朱元璋因此處死了林元良。

又比如常州府學訓導蔣振,他的文章當中有句瑞性生旨,結果也是遭遇不測,因爲裏面的生字與僧字的發音接近,朱元璋看到之後瞬間震怒,立刻下令將其殺掉。有人認爲避開這樣的文字就能無視,可是並沒想象的那麽簡單。比如有位大臣的曲法香味,這些文字看上去沒有問題,可是朱元璋又在此時變了套路,他對此組的諧音也很在意,其中的曲法與曲法的讀音相近,觸及到了他的出家經曆,最後又是處死的下場。還有體前法坤早是太平,這是效法天地太平盛世的意思,本來是在贊美皇帝,結果朱元璋又起疑心。把早逝太平看作早逝太平,認爲這是大臣的詛咒。有人會想,只要大臣在寫文章的時候小心一點,就完全可以避免殺身之禍。但是這樣的想法絕對沒有可能。比如勇少萬年,天下有道這句話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再正常不過,但是有道卻被朱元璋理解爲有盜賊,還有遙瞻帝妃一詞,其中的帝妃又被理解爲皇帝的是非,包括比喻自己長生不老的授予千秋,其中的壽域一詞又被理解爲獸域,結果這些人全被稀裏糊塗地砍了腦袋。

其實類似于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有人認爲這是清朝人的編造抹黑,但是這些內容全部記載于明朝,比如明朝的故宮寫,他在自己的文章當中記載有位叫做來福的僧人曾經專門寫詩感謝朱元璋,結果詩句當中有個書字,來福就被砍去了腦袋,因爲書子可以被拆分爲逮字和朱字,有著朱家歹毒的意思。所以朱元璋除。大殺功臣,刑罰嚴酷之外,也絕不允許皇權的威嚴受到挑戰,哪怕那些並無太大過失的文人。這也是他被評價爲暴君的另外一個原因。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 2024-04-15 21:15

    皇上,當初你造反的時候,爲啥不告官?![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