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李世民鮮卑族身份之謎

曆史亂談 2024-03-11 20:35:29

《唐書》上有一個關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淵二子即將誕生之時,李淵路遇一書生爲其看相,書生驚呼:“李淵貴人也,其子也貴,有濟世安民之大任。”李淵懼,欲殺此人,書生已杳然不知所蹤。歸家,二子誕,故起名“世民”,取“濟世安民”之意。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關于他身世的疑點很多。有考古學家根據《步辇圖》留下來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畫像推測,一代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是鮮卑族人的後裔。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人們的議論,李世民是鮮卑族人嗎?

那要先從李世民祖輩說起了。李世民一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趙縣,而李淵生于關隴,自稱祖居關隴,是西涼王李皓的後代,有人說他是借此來提高自己的地位,事實如此還是另有隱情現在已無法考證。

唐朝時候少數民族與漢族的界限劃分沒有那麽清楚。根據可考證的曆史資料證明,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現象廣泛存在,如在隋炀帝時,突厥人就曾強制改穿漢裝。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後妃的姐妹,屬于非漢族,李世民的母親窦氏也是鮮卑族人。而李淵一方的血統還沒有足夠的曆史證據進行論證。現在普遍的說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兒,民族大融合的産物。

認爲李世民是鮮卑族人的觀點主要有以下論據:

其一,在鮮卑族人的風俗中,有父死子娶母爲妻的習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合用一妻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典故中,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後就嫁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唐朝帝王史中,也有類似的尴尬關系。立武則天爲後印證了唐朝的胡俗,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亂倫。曆史上,楊貴妃也是一例。楊貴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壽王的妻,卻被玄宗討來做了貴妃。這些爲李唐王朝大臣們所不齒的關系是不是李氏家族身體裏流淌的粗犷的血液在作怪呢?這也難以定論。但有一點則是可以明確的,那就是李唐王朝深受胡人風俗的浸染。

其二,從唐太宗的性格來判斷他的血統。李世民性格凶殘、野心勃勃,爲李唐打下天下的戰功赫赫。貞觀年間,唐太宗平定東突厥,俘虜颉利可汗,解除了北邊的威脅;5年後,平定吐谷渾,俘其王慕容伏允;貞觀十四年,有平定高昌氏,于其弟置西州,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置安西都護府。晚年時,唐太宗征伐之心猶存,親征高句麗。唐太宗善騎射,一生過著不倦的戎馬生涯。這些都可以作爲質疑他的血統問題的證據。

其三,考古學家通過對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息之所——昭陵的考察研究,找到了新的證據。昭陵爲唐太宗李世民的墳墓,原有14個“番西”的石雕像現在已不知何處,石雕像到底有些什麽來曆?現在已是無人知曉。但是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浮雕還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石刻藝術陳列室裏。

中國所有帝陵中,爲什麽只有在李世民的昭陵裏會有戰馬石刻?唐太宗獨特的墓葬形式是否真的顯示了鮮卑族的習俗?昭陵是李世民的墳墓,至今未被打開,或許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從昭陵那裏得到最確切的答案。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