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百事可樂承諾700萬積分可換戰鬥機,不料一學生真攢夠了!

蘭亭說事 2024-05-14 03:32:53

1995年,百事可樂在美國推出了一則,石破天驚的廣告。

一瓶可樂兌換一個積分,只要在一年內,攢夠700萬個可樂積分,就能直接換走,一架價值3000多萬美元的,鹞式戰鬥機!

這則廣告無疑是,前所未有的瘋狂之舉。雖然引發了大批年輕人的,熱烈追捧,可策劃人員始終認爲,這根本就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可誰能想到,竟然真有一個,年僅21歲的大學生當真了,不惜花費70萬美元買夠了積分,找到百事可樂兌換戰鬥機。

那麽,沒准備“禮品”的百事可樂公司,最終如何收場的呢?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請理性觀看

“玩大了”的噱頭營銷

上世紀90年代那會兒,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美國的營銷戰,打得那叫一個火熱。

爲擴大年輕人市場的份額,百事決定推出一則,堪稱“瘋狂”的廣告。

這個廣告的場景,那是相當的炫酷。

一位形象帥氣的年輕人,穿著印有百事logo的T恤和夾克,戴著飛行員墨鏡。

早晨從宿舍出發,駕駛著一架鹞式垂直起降戰鬥機,直接降落在校園草地上,並且引得一衆少女尖叫鼓掌。

同時,字幕上還寫著,

“只需攢夠700萬個百事可樂積分,就能兌換這架,價值3000多萬美元的戰鬥機!”

就這樣,廣告以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噱頭開場,並在隨後展示了,一系列的“實用”積分禮品:

75積分可換T恤,175積分可換飛行員墨鏡,1450積分可換夾克。

最後就是呼籲大家,多購買百事可樂,爭取攢足700萬積分,就能開著戰鬥機馳騁藍天。

這種“離譜”的營銷手法,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起了年輕群體的強烈興趣。

然而,大多數人也明白,700萬積分要喝掉700萬瓶可樂,花費70萬美元,真想憑此兌換戰鬥機的話,簡直堪稱瘋狂!

就連百事公司自己,也認爲這無異于“天方夜譚”。

21歲學生,豪賭百萬積分

可任誰也沒想到,在全美數百萬追捧者中,一名年僅21歲的大學生約翰·倫納德,對此真的當真了!

作爲一個軍事迷,倫納德對廣告中的鹞式戰鬥機,向往已久。

聽完廣告後,他的腦海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如果真攢夠700萬積分,不就能開著夢寐以求的戰鬥機,招搖馳騁了嗎?

盡管對普通人來說,攢這麽多積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倫納德並非簡單地,將其當作玩笑,而是當場打定主意,要不惜一切代價,去兌換那架戰鬥機。

事不宜遲,他先給百事公司打了個電話,核實是否可以直接購買積分。

在得到肯定回複後,倫納德開始精算,需要投入的資金。

根據每一積分,相當于10美分可樂價格的換算,倫納德粗略計算,要想攢夠700萬積分,需花費70萬美元。

雖然70萬美元對當時的他來說,是一筆天文數字,但與3000多萬美元的戰鬥機一比,著實是白菜價。

倫納德立馬下定決心,要用這個“天價”換購,他心儀已久的戰鬥機。

爲了籌集資金,倫納德四處奔走,終于說服5個投資者,打入股本交由他運作。

隨後,他們拿出70萬元現金,耗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堪堪湊齊了700萬積分。

等到完成兌換要求後,倫納德專門寫了一封信,寄給了百事可樂公司,要求兌付戰鬥機。

拒絕兌現,學生起訴

信件郵寄到百事公司的時候,無疑讓公司高層,大驚失色。

誰也沒料到,一個看似瘋狂離奇的噱頭廣告,竟然被一名學生當真了。

而他們口頭上的隨意應允,還真讓對方動用重金,去購買了積分。

公司內部經過緊急討論,很快認定,給學生兌付戰鬥機,是毫無實施的可能。

一來軍火無法隨意交易,二來也無能力采購,如此昂貴軍備。

于是,公司決定拒絕兌現,並以"開玩笑"當成借口,搪塞倫納德。

然而,倫納德怎會聽任公司,無理拒絕。

經過深思熟慮,他反過來狀告百事可樂公司,要求對方履行廣告諾言,兌付戰鬥機。同時還附帶索賠,精神損失費等。

這件事很快發酵成,一場大新聞,被廣爲報道。

局面一度失去控制,危及百事公司聲譽。

就連美國總統辦公室,也不得不出面表態,出于公共安全考慮,普通公民無權私自擁有戰鬥機。

法院認定雙方都有錯

眼看輿論擴大,百事公司陷入被動,只好將官司一路打到聯邦法院。

雙方在法庭上各執一詞,你來我往,唇槍舌戰,爭執不下。

倫納德堅持認爲,百事廣告無疑是,對消費者的一種"邀約",一旦他積分到手,就構成了雙方在無形中締結的合同,所以百事必須履約。

否則,公司就會違反了合同精神,同時涉嫌違法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不過,百事公司則辯稱,任誰看了都知道,這是一則無傷大雅的幽默廣告,把它當作信用承諾,本身就是一種荒謬行爲。

最終,法院兼顧雙方訴求,做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判決。

一方面,法院認爲百事公司在廣告上,采取了"誇張做法",存在虛假宣傳嫌疑,違反了當時的廣告法。

因此,公司需要承擔,退回70萬購物費用的,經濟賠償責任。

另一方面,700萬積分兌換,3000多萬美元戰鬥機,顯然存在重大價差,且普通民衆無權私自擁有軍火,因此百事可樂並無,實際兌付戰鬥機的義務。

百事上了深刻一課

盡管事後百事可樂連忙修改廣告,將兌換標的提高到,"7億積分可換戰鬥機",但輿論已經對其,狠狠開了一槍。

此後很長時間,百事可樂都遭受著,輿論和民衆的抵制,品牌形象一度陷入低谷。

公司不得不耗費大量心血和資金,艱難重建企業誠信和信譽。

這件事給百事可樂,上了一個深刻教訓,在營銷廣告中,任何"吹牛誇大"的營銷噱頭,都可能産生,難以預料的法律風險,消費者完全有可能當真。

後來,不少國家對虛假廣告亂象,加強了法律監管,很大程度上就是,這起事件的影響延伸。

可以說,這無疑是一個代價昂貴,卻飽含教訓的營銷失誤案例。

總的來說,此事帶給大家,不少的啓示。

營銷廣告雖可使用 "噱頭"博眼球,但不可做出違背常理的虛假承諾。否則只會給企業帶來,聲譽受損、法律糾紛等沉重代價。

消息傳回國內後,神通廣大的網友們,給百事可樂想出了不少的“好辦法”。

就比如,可以先要求倫納德,拿到鹞式戰鬥機的駕駛資格,和私人停靠戰鬥機的場地,在談兌付的事情。

當然了,這也不過是變相的耍賴辦法,治標不治本。

後記

總之,這樁"700萬積分能兌戰鬥機"的事件,不啻是營銷史上昂貴,卻飽含教訓的一課,警示我們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企業應以此爲鑒,及時反思和規範營銷行爲,以保有長遠發展。

參考資料

0 阅读:4

蘭亭說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