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保衛彭德懷的八路軍,是韓國警察?1958年離奇死亡

舊聞檔案 2024-05-18 17:08:38
誓死保衛彭德懷的八路軍,是韓國警察?1958年離奇死亡

首發2024-05-14 18:14·舊聞檔案

身爲朝鮮人卻加入韓國軍隊,向朝鮮同族刀劍相向,奔赴東北戰場同八路軍協同抗戰,誓死保衛彭德懷,卻在1958年神秘死亡。

傳奇人物車一赫究竟過著怎樣的人生?

一、因得罪日本人逃至上海,結識革命者

車一赫,本名車容哲,于1920年出生在朝鮮國忠清南道洪城郡(如今位于韓國)。

1936年進入洪城技術職業學校學習,生性暴躁好打抱不平,爲替朝鮮老師出頭,毆打了一名日本偵探,被當局通緝流亡至中國上海。

當時的上海有許多同爲朝鮮人的獨立運動革命人士,畢業于黃埔軍校的獨立組織“義烈團”成員金成洙就是其中一位。

同樣有著反日情節和經曆的金成洙對于車一赫頗有好感,將其推薦進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韓人班進修學習。

二、誓死保護彭德懷

1937年1月,金成洙和車一赫在一次任務中被日軍逮捕,在金成洙的授意下,將責任推到他的身上,很快被釋放。

順利從陸軍學校畢業後,車一赫被分配到南京國民黨軍中央軍,成爲炮兵連長,並多次參加淞滬會戰等抗日戰爭初期戰役。

當聽聞韓國人金元鳳在國民政府支持下,組建了韓國義勇隊時,欣然加入。

後又因與之理念不合離開,轉而加入左翼分子樸孝三,進入太行山區總部的朝鮮義勇隊。

由于當時蔣介石統治的國民政府對于抗日的消極態度,以及朝鮮義勇隊的內部矛盾問題。

樸孝三毅然決然率隊加入朝鮮籍,名將武亭所在的八路軍129師。小隊番號改名爲朝鮮義勇隊華北支隊,歸屬八路軍建制,車一赫正在此列。

黨中央和八路軍指揮部對于這個由朝鮮人組成的義勇隊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以替朝鮮義勇軍培訓武裝反日軍事鬥爭幹部爲目的。

于1941年8月在桐峪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建立幹部訓練班,命武亭爲校長。

雖然車一赫對于曾經加入八路軍的經曆諱莫如深,但對武亭卻一直抱有極大的崇敬。

由于武亭最早加入八路軍時,隸屬彭德懷所在的紅三軍團,。且自己在日後也與彭德懷成爲好友,在武亭的影響下,車一赫對于彭德懷也有著極強的尊敬。

1942年5月14日,日軍第一軍司令官嚴嵩義雄,爲摧毀我國八路軍華北軍區指揮系統,率領36師團主力和69師團部分士兵共計7000余人,配合飛機轟炸,不斷掃蕩太行山區。

八路軍總部緊急轉移,困于十字嶺地區。

彭德懷和左權當機立斷,分散總部各指揮官進行小隊突圍,左權堅持斷後,彭德懷則率領部下沖擊西北方向,東南方向和北部的突圍線分別由羅瑞卿和楊立三指揮。

樸孝三所在的朝鮮義勇隊華北支隊得到消息後,主動要求留守狙擊。

爲保留這支經過專業培訓、懂日語的國際隊伍,左權起先並不同意,樸孝三轉而遊說羅瑞卿。

經過批准後樸孝三率隊100多名成員,打出“保衛八路軍總部,保衛彭副司令”的口號,加入戰鬥,對東面日軍進行阻擊。

激烈對戰中,朝鮮義勇隊成功吸引日軍火力,爲八路軍突圍黑龍洞創造契機。

陳光華、石正和左權在指揮突圍戰中英勇犧牲,車一赫也在戰鬥中負傷。

直至抗戰勝利,車一赫都緊緊跟隨武亭在劉伯承率領下,多次參加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反日軍掃蕩作戰活動。

三、一個講八路軍作風的韓國警察大隊長

1949年8月11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下達命令:派遣華北地區朝鮮義勇軍奔赴東北,配合蘇聯紅軍進行解放朝鮮任務。

朝鮮義勇軍和朝鮮獨立團等共計3000余人前往東北,一部分編進東北民主聯軍,另一部分則由武亭、崔昌義等人率領進入朝鮮。

車一赫卻在此時脫離隊伍,進入韓國,去尋找自己的愛人(在逃往上海過程中意外邂逅的、韓國僞警察中尉高英俊的養女)。

車一赫在韓國生活,見到被釋放的恩師金成洙,且在他的舉薦下進入自由社會建設者聯合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們同樣是反日戰士,但想法都比較激進,和樸憲勇一樣屬于左翼成員。

加入聯合會後,車一赫在外出時遇到之前與其發生矛盾的日本偵探,手持左輪手槍當街連開六槍將其擊斃。

當時的日本人受美軍庇護,車一赫因此遭到美國軍政府通緝。

爲求生路改名換姓,進入位于全羅北道全州市的一家三星集團工廠,擔任保安部長兼勞工事務部長。

雖然車一赫曾經加入帶有左翼性質的聯合會,但在工廠內卻屢次肅清鬧事的左翼勞工組織。

並因此得以加入由原韓國光複軍總司令池清天,組織的大同青年團

“一個得到韓國李承晚政府暗中支持的右翼准軍事組織,主要針對目標即爲左翼民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濫殺無辜。”

朝鮮戰爭爆發後,韓國的左翼遊擊隊再次活躍,爲鎮壓該群體,經池青天及韓軍將領宋成浩的推薦,車一赫于1950年12月被授予陸軍上尉軍銜,奉命指揮第18戰鬥警察大隊。

在戰鬥警察大隊中,車一赫身處其中,行事作風又像一個異類。

韓國戰鬥警察,是美國顧問在原韓國國家警察基礎上組建、武裝火力更爲強勁、專門用于討伐遊擊隊的警察部隊。

戰鬥警察中的指揮官很多都是舊日系成員或北方流亡分子,經常對無辜民衆和遊擊隊戰俘大開殺戒,名聲很差。

而車一赫由于過往經曆又極度厭惡日本人,在平常交往中與同僚的做派格格不入。

車一赫率領的戰鬥警察小隊,是當時韓國戰鬥警察中唯一一支講八路軍“三項注意八大作風”的隊伍。

“遊擊戰的勝負,關鍵在于爭取民心,使敵人無法加以利用。”

充分利用當初在八路軍指揮下進行抗日遊擊戰的經驗,在討伐遊擊隊的過程中,車一赫嚴禁手下對無辜平民施加暴行。

以阻隔普通民衆,因壓迫而加入左翼遊擊隊的可能。

此外,車一赫還總結了“遊擊戰依賴險要地形,與普通陣地戰不同,先暴露行蹤者先吃虧”的作戰經驗。

在討伐遊擊隊的過程中,不光會在遊擊隊行進過程中進行埋伏,還會充分利用俘虜,使其順利摧毀遊擊隊的藏身之所和後勤供給。

在如此軍紀和作戰經驗支持下,車一赫指揮受訓的第18戰鬥警察大隊,戰功赫赫成績斐然。

1950年12月27日,受訓僅一周的第18戰鬥警察大隊首戰告捷,成功擊斃左翼遊擊隊42人、俘虜10人,自身傷亡人數僅爲8人。

1951年1-3月,七寶發電廠受到2000余名左翼遊擊隊員圍攻。

在保衛戰中,車一赫指揮三個連的戰鬥警察成功頂住了對方攻勢,最終擊斃72名遊擊隊,俘虜23人,而自身警察大隊成員傷亡人數僅爲35人。

也正是在七寶發電廠作戰之後,第18大隊由于出色成績,被美國顧問評估爲戰鬥力最強的戰鬥警察大隊。

車一赫就像一個反遊擊戰的戰鬥機器,無論他走到哪裏,哪裏的遊擊隊就會被連根拔起。

在輾轉各地的過程中,車一赫先後擊敗由金明煥指揮的遊擊兵團、南部軍井邑部隊;

李相铉指揮的南部軍主力,就連被稱爲“莫斯科堡壘”的遊擊隊蒲郡據點對他來說,攻破也是易如反掌的事。

1951年冬,韓軍名將白善烨對智異山遊擊隊進行大討伐,由車一赫率領的第18大隊共計擊斃1317人、俘虜375人,再次立下斐然戰功。

然而由于曾經的身份經曆問題,車一赫一直得不到正常的晉升,直到1953年5月15日,才成功被任命爲大領(也就是中國編制中的大校)。

同時擔任西南地區戰鬥警察第2聯隊長,並奉命追剿一直留守于此的南部遊擊軍司令部李相铉。

1953年9月18日晚11點,車一赫通過捕獲李相铉的警衛員,成功判斷出李相铉的作戰位置,並在交戰中親手將其擊斃。

令人唏噓的是,在戰爭結束後,由于遊擊隊已經基本覆滅,車一赫沒有了利用價值,而他在指揮過程中經常對俘虜網開一面的行爲,甚至被李承晚當局認定爲左翼分子。

是成功擊斃李相铉的軍績保住了車一赫的命,但在余生的政治生涯裏,也僅僅只限于成爲一個沒有實權的派出所所長,被從忠州警署署長的位置上降職。

四、令人唏噓又充滿陰謀論的死亡事件

1958年8月9日,也就是星期六,依照往常習慣帶家人出門遊玩的車一赫,在潛水下湖後就再沒上來。

據相關部門調查,車一赫死于心髒麻痹,盡管許多人對此並不認同。

其一,車一赫的水性很好,潛水運動也並不是一時興起的行爲,不存在溺水的可能;

其二,車一赫並未有過任何心髒病史。

一說車一赫由于政治生涯以及身份陣營的問題,常年堆積起來的問題造就了自殺的念頭;

另一說則是車一赫所以政治地位的追求不高,這明顯是屬于暗殺。

但終究都只是猜測。

1998年,因車一赫堅持才得以留存下來的華嚴寺衆人爲其在寺內立了一塊碑;

2013年,車一赫的遺體轉移到韓國國家公墓保存。

車一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殺過日本人、當過八路軍、走過左翼隊伍又在右翼陣營裏立過功。

但即便他在朝鮮戰爭中加入韓國警察部隊,並多次對遊擊隊進行圍剿作戰,也從未對我國軍隊造成惡劣影響,甚至在抗日作戰過程中還貢獻過自己的力量。

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車一赫可以說是我國的朋友,而非敵人;至于他對朝鮮民衆來說究竟是英雄還是叛徒,讀者不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5 阅读: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