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還能收複丟失了一百多年的國土這是“回光返照”嗎

文叔逗號 2024-04-24 17:17:58

前言

晚唐時期唐宣宗治下有一段史書上叫“大中之治”的時期,這是唐宣宗是唐代到晚唐時期力圖在大廈將傾之時,做最後一次的嘗試,確實有小太宗之稱。看起來有一個複興的感覺,但是持續並不久,沒多久唐朝就滅亡了。

那滅亡主要是因爲表面上是篡位了,但實質上是天下真正的分崩離析,也就進入了五代十國,爲什麽大中之治,沒辦法把唐朝救起來?

27年裝瘋賣傻的“影帝”

唐宣宗李忱的上位就充滿的傳奇色彩,他先後經曆了唐憲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四任皇帝,他因爲憲宗的寵幸而受到猜忌,甚至侄子還派人殺他,不但沒有成功。以至于在這27年中,他始終是兄弟、侄輩們的眼中釘和防備對象,也一直處于他們的監控之中。這種狀態,把李忱熬成了半個植物人,他整天面無表情,呆若木雞,逢人不發一言,形同傻子。

公元846年,唐武宗駕崩了,把持朝政的宦官們想找一個聽話的傀儡皇帝,選來選去,覺得李怡這樣呆傻的人好控制,就將李怡接回了長安,擁立他做個傀儡皇帝。帝位就這樣送到了李怡手上,可是這位皇帝上位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他勵精圖治,處理各種問題,大唐帝國俨然一派中興之象。

在對內以及對外事務的處理上都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對內李忱徹底結束了一直困擾朝政的朋黨問題,並且極力遏制宦官的權勢,對外李忱則收複了大量的失地。並且,李忱同大多數唐朝皇也不一樣,其執政期間崇尚節儉,講求與民休養生息,根據史料的相關記載則爲“當時以大中之政有貞觀之風焉。”

大中之治嚴格講起來是延續唐武宗的政績。簡單講,因爲武宗時代做了一連串的改革,在李德裕的努力之下,把一些土地跟人口從寺院和藩鎮手上收回來,希望能夠振作中央朝廷的力量,但是做得並不成功。

不成功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沒有辦法克服整個國家分離的趨勢,因爲各地的藩鎮的力量還是非常大。

各地藩鎮力量非常大,對中央政府的威脅越來越大,中央政府沒有辦法去控制這些藩鎮對土地跟人口的掌握,中央政府就只有逐漸走向枯萎。

中央的力量就越來越小,唐宣宗即位的時候,其實唐朝的狀況已經搖搖欲墜了。從唐宣宗幾十年的裝瘋賣傻就可以看出來,宣宗是一個隱忍,而且本身很有能力的人,同時還有人品,各方面都還不錯的一個皇帝。

他也很想要有一些作爲,但長安的朝廷,除了藩鎮外還有宦官的問題,當時整個皇帝的權力,也被宦官集團所瓜分,唐宣宗雖多次像鏟除宦官勢力,但尾大不掉,皇權與宦官的角力貫穿了整個宣宗時期。

曆史上唯一的一個“皇太叔”

從唐代宗之後,到這個時候已經一百多年了,唐朝中晚唐時期的皇帝,沒有例外,都是由宦官所擁立的。

再比如唐宣宗是唐武宗的叔叔輩,這是曆史上很少見的,叔叔繼承侄子的皇位,他在快即位之前,還被封爲皇太叔,這個在曆史上,是唯一一個。

叔叔竟然來繼承侄子的位置,這個是太少見了,就表示當時整個朝廷,已經沒有一個章法,沒有綱常了。

文叔提一個對照的例子。三國時,曹魏的第四代君主叫曹芳,曹芳是曹操的孫子曹叡的養子,當然也是曹操的曾孫子,他就是找族人裏面收養的。

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之變把曹氏宗族的勢力基本上鏟除得一幹二淨,把持了朝政,

司馬懿死後,傳給司馬師,司馬師在位的時候曹芳想要反撲一下,結果被司馬師廢了。

廢掉曹芳之後,上來的是高貴鄉公曹髦,曹髦其實是當時曹操最大的孫子,也就是長孫,本來不是要傳給曹髦,本來是要傳給曹操的另外一個兒子,但當時有在討論,結果郭太後說,怎麽可以這樣子是亂了輪續?

所以哪怕當時司馬家,是權傾天下把持朝政,可是因爲輪續的關系,他還是得去選擇一個曹睿的子侄輩的,來作爲所謂的曹睿的繼承人,也就是要過繼。

所以皇太叔這個是綱常全亂,等于唐朝當中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跟這些宦官抗衡。而且整個中央政府的制度,也完全不上軌道。

大廈將傾 獨木難支

因爲我們可以看到一件事,譬如說唐宣宗即位之後,他就做了一件事情,把李德裕貶到廣東,李德裕的垮台也就代表,整個唐朝或者說整個中國古典時期世族政治到此結束了。而這個唐宣宗時代,當權的幾個宰相,像令狐绹,白敏中這幾個宰相,都是貪汙腐敗,他們這些人都是靠著拍宦官的馬屁起來的。

但是另一方面,宦官在宣宗李忱強大的威懾力面前,實際上也是頗爲忌憚的在整個大中時代的14年裏,宦官集團一直比較收斂,始終不敢興風作浪,既沒有幹預朝政的膽量,也沒有幹預朝政的機會。

所以當時不只是整個朝廷被宦官掌握,整個士大夫集團的質量也每下愈況,可以這麽說,唐宣宗時代雖然有14年左右的太平,但也只是暴風雨的前夕。

宣宗在位期間,一項巨大的曆史功績也不可不提。那就是河湟的收複。自從“安史之亂”以來,河湟地區(甘肅及青海東部)已經在吐蕃人的手中淪陷了近一百年之久。

但李忱的“大中之政”所以能夠被稱爲回光返照在于這次治世,更多的只是解決了表面存在的問題,而並未觸及到藩鎮、宦官這樣的根源性問題。

李忱一死,根源性的問題又暴露無遺,大唐的命數就進入最後倒數30年,捅破這一層窗戶紙的就是“黃巢起義”,把唐朝中央政府的最後一點點尊嚴掃蕩無存。

0 阅读:35

文叔逗號

簡介:記者、資深媒體人、主流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