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將鐵铉淩遲處死,更是將骨架下油鍋,妻女下場更悲慘

給你壹點料 2024-05-11 09:44:40

朱元璋病死後,燕王朱棣爲維護自己的利益,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謀反,發起了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

但在這場戰役中,燕王朱棣並非一帆風順,其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曆史人物被後世所記載,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明代初期的名臣鐵铉。靖南之役中,鐵铉帶領濟南全城民衆英勇堅守三月有余,最終迫使燕王退兵改道。

這場濟南保衛戰將領導者鐵铉塑造成爲了一個智謀雙全的铮铮之臣,明後期及清代官方亦對其贊譽推崇,但永樂帝登基後卻對這位對手鐵铉處以極刑,不僅將其骨架下油鍋,其妻女的下場更是悲慘.....

一、燕王兵圍濟南城

公元1400年(建文二年),燕王朱棣擊潰李景隆攻下德州後,攜勝利之威想順勢拿下濟南城,進而直逼金陵城。

濟南作爲南北通衢中心,其地理位置至關重要,若是能夠拿下濟南,則燕兵可據此穩固後方,進則直逼金陵。

燕兵抵達濟南後,堅固的城牆使其久攻不下,鐵铉時任參政,與其他官員軍民決心全力守衛濟南,誓死效忠建文帝。

燕兵只好實行圍兵之策,當時燕兵圍困濟南三月之久仍遲遲無法攻下濟南城,燕王命令手下將勸降書用弓箭射入城中,可鐵铉等衆人拒不投降,燕王“乃堰城外諸溪澗水灌城”,燕兵欲水淹濟南城,當時民衆無不驚恐,擔心葬身魚腹。

但是鐵铉卻安慰民衆說:三日之內可解決此事,讓軍民堅守不出,不必恐慌,普通民衆紛紛不解,但大家只能選擇鐵铉的智謀。

二、鐵铉詐降謀燕王

原來鐵铉心中早已定下了詐降的計謀,他先是派遣了城門守卒日夜哭泣,邊哭邊說:濟南城要淹了,我們馬上都要死了啊,這可怎麽辦!以此欺騙燕軍,讓燕王感覺濟南軍民已然民心渙散。

趁此機會,鐵铉表示願意開城門歸降燕王,但城中百姓唯恐大軍壓境,若燕兵進城後會肆意屠戮,因此希望燕王退兵十裏而自己單騎入城。

燕王本就苦惱久攻濟南不下,延誤自己直取金陵的戰機,欣然應允這一條件,卻不知鐵铉早已在城門處命令士兵做好埋伏,只待燕王行至城門下,便投下千斤重的鐵板謀取燕王的姓名,並砍斷護城河上的橋索使其失去退路。

誰知燕王尚未騎行至城門,城牆上士卒提前投下了鐵板,僅砸傷了燕王所騎的馬首,燕王受驚後立刻換乘馬匹,轉身撤退。

濟南城門口士卒便要毀斷橋梁斷其後路,奈何橋梁堅固倉促之間難以破壞,竟然讓燕王就此逃去。

至此,鐵铉的詐降計謀徹底失敗,兩手准備均未得手,可想而知,濟南城將迎來燕王的怒火。

三、再出奇謀退燕軍

燕王退去後自是氣憤無比,返回軍中後再次集結大軍開始攻城,火攻水淹,百計齊用。

據《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記載,“燕王大怒,乃以炮擊城”,元朝時火器便已應用于戰爭中,明朝自不必說。

在火力強大的炮轟之下,堅固的濟南城牆也難以抵擋,不久便開始出現了缺口,若是繼續炮轟下去,城牆便要徹底崩毀,燕兵攻進城內是早晚之事。

危急時刻,鐵铉再出奇謀,將朱元璋的神牌懸挂于城牆之上,在封建王朝,仁孝觀念深入人心,崇奉天地君親師。城門之上的高太祖神牌讓燕軍不敢炮擊。

若是攻擊,燕王朱棣作爲朱元璋四子,便要背負一個不忠不孝的罵名,這對任何一個會留名史書之人是無法接受的。在這種情況下,鐵铉趁機命人一邊修複城牆,一邊伺機派人不斷騷擾燕軍駐兵。

有史記載“铉每出不意,募壯士突擊燕兵,破之”,搞得燕軍疲于應對,燕王大怒又對其無計可施,只好撤兵回還,白白付出了巨大的時間代價,卻沒能有所收獲。

而鐵铉則率衆追出,趁機收複了德州,至此濟南保衛戰在鐵铉的帶領下大獲成功,也是建文帝差不多的一次大勝利。

建文帝得知後龍顔大喜,對鐵铉大加封賞,“遣官慰勞,賜金幣,封其三世”“擢山東布政使,尋進兵部尚書”“參其軍務”,鐵铉也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但同時也將自己牢牢綁在了建文帝所乘坐的這架走向失敗的龍辇之上。

三、大勢所趨難回天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在這場靖難之戰中成爲了最終贏家,奪得帝位,成爲明朝第三位皇帝,史稱明成祖。

朱棣奪得帝位後,決心遷都北京,在軍隊北返時對頑強抵抗過的鄉民進行過屠戮,且當時的左佥都禦史景清在其攻占南京後對朱棣行刺未遂,這讓朱棣感覺到曾經建文帝的死忠之臣必須除去。

鐵铉作爲建文帝一派的忠臣,既然皇帝已換,曾經的忠臣對新的皇帝便是亂臣賊子,自古以來改朝換代莫不如此。

建文帝被宣布死訊後,鐵铉部仍舊拒不投降,負隅頑抗,這也爲最終其悲慘的命運埋下伏筆,最終鐵铉竟被自己的部下抓了送到南京。

傳言鐵铉面對朱棣時仍不跪不拜,甯死不降,最終被燕王命人刈其鼻讓其吞下,最終處以極刑,將其骨架下入油鍋之中,妻女也被充入官妓,下場十分淒慘。

四、結語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代代君王殺舊臣,鐵铉的結局其實早已注定。建文帝死後仍舊負隅頑抗拒不投降,新的皇帝自然無法容忍臣子仍對舊主忠心耿耿,處死便在預料之中。

但是各代君王又希冀自己的臣子這樣忠于自己,這樣的所謂忠臣終是不免悲慘的結局,但又是這樣的忠臣才最終可以青史留名。

參考

《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明史·高巍傳/鐵铉傳》

《靖難之役與明前期文官集團裂變研究》

21 阅读:14142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7:53

    朱棣雄才大略,是馬背上的皇帝,他五征漠北,最後死于征途中,豈是方孝孺鐵铉之流能夠抹黑的。

    iscking 回覆:
    方孝孺蠢貨一個。作爲帝皇的近臣既不懂怎麽爲皇帝規劃正確的施政綱領,也不懂怎在現行的政策出現問題後怎麽對皇帝提出修訂方案,末了連自保都拿不出沒有半點能力…話說他老師也算是個老滑頭政客了,怎麽就教出這麽個這麽傻白甜的學生來呢[吃瓜][吃瓜][吃瓜][吃瓜][吃瓜][吃瓜]至于鐵…別的不好說,但在皇室內亂明顯結束後任然不停手,造成事實割據就是他的死罪。話說,他要真這麽忠于舊主,他可以假投降搞暗殺啊,再不濟自殺明志也是一個選項……他選的是最差的[吃瓜][吃瓜][吃瓜][吃瓜]
    zzzzz 回覆:
    簡潔明了就四個字,成王敗寇
  • 2024-05-12 00:33

    大明湖畔除了夏雨荷,還有鐵公祠[點贊]

    用戶17xxx72 回覆:
    還有白蓮教
  • 2024-05-12 13:16

    愚忠,皇帝他爺們愛誰當誰當

  • 欣悅 10
    2024-05-11 18:58

    該,參乎人家務事

  • 2024-05-13 21:00

    朱棣即繼承了他老子的聰明果斷,也繼承了他老子的殘暴。

  • 2024-05-11 19:38

    铮是死,不铮也難活。很多投了唐的還是過不了玄武門……

  • 2024-05-12 20:21

    朱棣夠變態的

    用戶14xxx00 回覆:
    差不多就跟小孩子打架一樣打不過就打不過回家繼續練練你罵人家爸媽人家能讓不把你往死裏面幹嘛
    寒塵歸土 回覆:
    朱棣攻城,第一輪詐降能忍,第二輪直接在城牆上挂朱元璋畫像。看誰能忍!
  • 2024-05-11 21:49

    應該是屠城才對!!!?

  • 2024-05-25 18:52

    朱家金國後裔,殺人成性。殉葬陋習繼承金國的!漢人落後,朱家開始的!

    zzzzz 回覆:
    這麽黑明朝,清朝當年都沒做到[笑著哭]
  • 2024-05-14 19:59

    朱棣攻打濟南時,鐵铉使用詐降計,差點致朱棣于死地。而且鐵铉還在城頭豎起朱元璋的牌位,逼使朱棣不得不撤兵。所以,朱棣恨透了鐵铉。另外,鐵铉是個色目人,不是漢人。

  • 2024-06-04 21:41

    遷都北京 建造雄偉壯觀的紫禁城 從富庶安逸的江南水鄉到惡劣貧瘠的苦寒之地 以天子守國門 大公無私大無畏精神 雄才大略 功績卓著 诋毀者抹黑不了

  • 2024-05-13 14:23

    明朝第一國賊:朱棣

  • 2024-05-16 15:37

    變胎屠夫

  • 2024-05-31 12:19

    來來去去就是爲了人家的爭權奪利內鬥,又不是對抗外敵,到最後搞到自己家破人忙,何必呢?

  • 2024-05-30 22:57

    要搞清這個是皇室內亂。在朱棣入南京大局已定後,鐵仍然抵抗,造成實際上的地方割據才是他罪無可赦的原因。總的來說建文帝手下確實沒啥腦子清楚,搞得清國家戰略重點的人才[吃瓜][吃瓜][吃瓜][吃瓜]

  • 2024-05-25 19:56

    城門樓上挂他爹的遺像,沒屠城都不錯了。

  • 2024-05-17 19:05

    所以,世人只知朱棣,不知鐵铉!成王敗寇[捂嘴巴][捂嘴巴][捂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