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二代”的守與進|一“企”同行

南方+客戶端 2024-04-26 10:18:23

一排排生産線上,機器人和機床配合實現自動運轉,數十台機床面前僅有兩三名工作人員。眼前這一幕,讓遠道而來的德國客戶對著廣州裏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裏工實業”)總裁李衛铳贊不絕口。

然而,在李衛铳兒時,裏工實業並不是現在這番模樣。那時,工廠只有5個人,“作坊式”生産橡膠密封圈。海外留學歸來後,李衛铳接過了父親創辦的這家工廠,企業也由此“畫風大變”,向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工業機器人行業轉型。

回看風雲激蕩的歲月,正是老一輩創業者筚路藍縷、不懈奮鬥,才鑄成了廣東這座“世界工廠”。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面對全新的時代考題,“廠二代”接過父輩手中的接力棒,在“智”造升級的浪潮中,將“守業”變爲持續創業。

爲“老工廠”打造“新名片”

早上8點半,廣州市億鴻皮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鴻皮具”)副總經理黃林快步走進公司直播間,檢查各直播平台的流量數據。直播間活力與設計感十足,這些都出自“95後”黃林之手。

不過,黃林2016年回到自家的工廠工作時,幾乎是“一臉懵”。

從采購原料到銷售,一個書包從無到有的所有工序都被黃林幹了個遍。“那段時間每天早上7點就到了工廠,通常忙到晚上11點才下班。我先是在采購部門,後來生産、倉儲、銷售……幾乎所有崗位都做過。”

而黃林也面臨著所有“廠二代”都要面對的問題:如何給傳統的工廠“上新”?

從小在廣州花都看過箱包産業的“衆生相”,黃林深切體會到,“做工廠不一定會長遠,能長存的只有品牌。”

“我老媽管生産,老爸專心管銷售。做直播電商對我們來說都是件新鮮事。”黃林有一種責任感,他認爲新一代要主動去爲“老工廠”打造“新名片”。于是,2021年起,他爲工廠開辟了直播電商這一新業務。

不過,運營直播團隊遠比他想象的困難。推廣、培訓、直播設備都要花錢,最開始他一度虧損了80萬元。黃林想過放棄,想過到外面的公司上班。但他最終還是決定再搏一把,帶著團隊去杭州、深圳等地“取經”,及時與買手、平台了解新趨勢。

慢慢地,直播業務步入正軌。黃林感歎,“品牌立起來、把流量做上去,工人們都覺得吃下了‘定心丸’。”

“兒童書包行業有淡旺季,淡季就容易流失員工。但線上渠道的開拓,讓每個季度都可以是旺季。如今團隊年銷售額超5000多萬,較傳統電商時期提升了40%。”黃林說。

對于接班這件事,黃林的父親黃海濤起初很矛盾:“希望他回來接手,但工廠涉及的東西很複雜,又怕他適應不了。”但如今黃海濤很欣慰,“直播電商做起來了,公司的運作更順暢了。兒子來了,確實讓公司管理更向前一步。”

“廠二代”們有著自己的共識——守業不僅靠“守”,更要靠求新、求變。因此,接班後的第一場較量,往往是和父母進行經營理念上的磨合。

時針撥回到2006年,剛剛接手家裏工廠的李衛铳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把工廠做得像五星級酒店一樣。“五星級酒店”是一種代指,李衛铳希望自己的工廠能有好的環境,做更智能化的業務。

父母起初並不理解李衛铳,李衛铳花了不少時間去和父母解釋,終于得到父母的認可。于是李衛铳放開手腳去做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工業機器人。

2015年左右,懷著學習海外先進經驗的想法,李衛铳和朋友一起遠赴丹麥創業。那時,他同時兼顧丹麥和國內的工作,“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半用。”在李衛铳看來,這段經曆雖然辛苦,但也讓他受益良多,“我學習到了很多歐洲團隊先進的工作方法,了解到國際上最新的制造標准,學習了更多行業知識,關于未來研發和創新的思路更清晰了”。

更重要的是,這段經曆幫助李衛铳開發了更多國外客戶。“父母經營工廠時,只想著安安穩穩,並沒有開拓海外市場。但當下的時代,制造業終極的市場目標,一定是全球。”李衛铳很堅定。

讓員工“愈老愈吃香”

在摩拳擦掌、大幹一番之前,如何取得員工的認可,通常是“廠二代”們接班的第一課。

對于廣東華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昌集團”)總經理潘樹華而言,自家的工廠好像幾十年如一日,又好像每天都在變。

打從潘樹華記事起,他每一年的暑假都是在工廠裏度過的——在車間裏幫忙搬運設備,幫來訪的客戶斟茶送水……“工廠幾乎和我的年齡一般大,像個熟悉親切的老朋友”。

2014年,海外留學歸國後,潘樹華決心接手家裏的工廠。他同樣也在生産、研發、銷售的一線崗位摸爬滾打了幾年。

鋁材生産工廠夏天悶熱難耐,年紀較大的工人感覺負擔重。把工廠問題看在眼裏的潘樹華,提出了解決方案——實行輪崗制度,同時進行自動化改造。“比如我們的立體倉庫系統,大概是在十年前投入了一個億來建設的。當時很多人覺得我‘腦子進水’了,投入這麽多錢就做個自動化的倉庫。”

但潘樹華覺得值得,“效率明顯提高,成本也降了,最重要的是員工輕松了不少,這樣才留得住人”。

對于“廠二代”們來說,守業不光要守得住“業”,更要守得住人。

産業工人流失曾是擺在李衛铳面前的一道難題。在幾年前的裏工實業,不少産線工人轉去送外賣。李衛铳爲此頭疼,但他也能理解工人們的選擇——那時候工廠還在村級工業區,吊扇嗡嗡作響,生産線上可以摸到機油,工作時間也不夠靈活。

“以前同事要徒手把零件放進機床加工,一天下來,手都是油膩膩的,連旁邊的水壺也摸成了黑色。”李衛铳說。

于是,他開始反思:“外賣小哥最看重的兩個關鍵因素,更高的收入和更自由的時間。制造業要吸引年輕人,就應該在這兩點上有所超越。”

具體要怎麽做?“我們就按員工未來2年後的待遇支付工資。”李衛铳打了個比方,送外賣可以月入8000元,但工人進入工廠的“市場行情價”可能只有6000元,那麽,裏工實業就提供略高于8000元的工資。

李衛铳認爲,制造業工人也可以像醫生一樣,隨著時間的積累,“愈老愈吃香”,“我們通過智能化可以做到,以前是工人一個人幹活,現在是他帶著一堆機器人幹活,生産效率提高了,企業也保證了利潤空間。員工也有了更自由的時間”。

陳建平在裏工實業工作了十幾年。起初他是一線工人,而後轉崗去做項目經理,對接日本客戶。“我性格很腼腆,語言也不通,剛轉崗的時候很難。但公司給了我足夠的時間去對接業務,並鼓勵支持我學習日語。我現在感覺在這個崗位上煥發了‘第二春’。”陳建平說。

“從事制造業是很酷的一件事”

裏工實業的工廠每年要接待約3000人。在參觀的人中,不僅有李衛铳的客戶,也經常有一些企業家帶著孩子來參觀,試圖尋找年輕人接班的“訣竅”。

“我認爲不管是二代接班、引進人才,或者吸引年輕産業工人,你要讓年輕人認爲,從事制造業是很酷的一件事,他們才會來。”李衛铳說,在裏工實業,數字化讓制造業“酷”了起來。

如今,裏工實業的廠房寬敞明亮,“無紙化”操作在這裏通行,每一台機器人前都有一個屏幕,幾乎所有的操作圖紙和工藝,都可以在屏幕上點開。工作時間打卡與否,工人都可以自主選擇。

正是“廠二代”的這股“酷”勁兒,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進工廠。

蔡偉傑是去年加入裏工實業的應屆畢業生。在入職前,他印象中“智能制造”就是爲産品做個簡單的交互。工作半年後,他完全改變了想法,“從無到有,從底層代碼到終端硬件,需要更整體的技術提升。我在和一群很酷的人,做一件很酷的事”。

潘樹華則夢想著把華昌集團這個與自己同齡的企業,打造成“百年老店”,“打造百年企業,更爲關鍵的是人”。

和潘樹華一起爲這個夢想奮鬥的夥伴中,不少人是“90後”“95後”,有些已經擔任了華昌集團的管理崗位。

“從10年前起,我們開啓名爲‘楚英計劃’的人才招聘項目,和一些高校進行合作招聘,並且明確年輕人從一線員工到管理崗的晉升路線。”潘樹華介紹道。

“吃苦耐勞是老一輩最大的優點,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更希望在工作中實現人生價值,要有獲得感、幸福感。”在工廠各個崗位鍛煉時,黃林都盡力去了解員工的興趣和需求,“有些人不喜歡純手工作業,如果他們對直播感興趣,我會盡量調整崗位。”

新員工進入公司後,黃林也會爲他們提供清晰的發展路徑,“不同崗位有不同的發展曲線,以抖音直播的中控崗位爲例,新人熟悉直播流程之後,如果有興趣繼續深耕,可以繼續擔任助播、平台運營等工作。”

在工廠一線,黃林則認爲,數字化轉型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而更多年輕人加入,也有助于推動數字化轉型,形成雙向良性循環,“幫助年輕員工找准職業賽道,他們才願意和公司一起成長。”

在李衛铳看來,雖然數字化是虛擬的,但它讓人們回到了真實世界。“真實世界是一個需要我們流汗出力、夜以繼日奮鬥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解決問題,才有更大的成就感和價值。”

■記者手記

年輕“二代”朝氣蓬勃

中國制造生生不息

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從“父輩的故事”再出發,“二代”的路應該怎麽走?在傳承中創新或許是一條能走通的路。

生産線、藍制服、黑機油、黑皮包……這是熒幕上初代産業工人的經典形象。他們踩中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鼓點,完成了企業的“初代”積累,成爲中國制造完整産業體系的一根根毛細血管。

幾十年時間過去,當意氣風發的他們開始將家族企業交付給下一代,新的時代也由之開啓。

當這批“二代”接班人出現在大衆視野,人們發現,他們似乎有點不太一樣。相比于父輩,他們思想更開放、作風更大膽、行爲更多樣。他們大多不願被叫做“富二代”“企二代”“廠二代”,也不願在父輩的成績上“躺平”。繼承家業對他們來說,更像是接過了家族持續創業的接力棒,他們傳承了父輩艱苦奮鬥的精神,繼續深耕實業,加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和沖勁,爲傳統制造業注入新的生機。

“外人覺得回家接班沒出息,工人覺得資曆淺不服氣,廠裏老師傅覺得想法脫離實際。”當“廠二代”們挑起管理企業的擔子,卻發現這個“廠長”不好當。既要“彎得下腰”,深入了解一線的業務;還要“向上管理”,獲得老一輩管理者和員工的信任和認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民營企業的代際更新,也是中國制造尋求轉型、向更高價值鏈躍升的縮影。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浪潮下,促進傳統工廠升級轉型,邁向全球市場,更成爲了“二代”們面臨的必答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年輕的“二代”中,有人以技術研發推動企業轉型高端化,有人抓住價值鏈上遊企業、向海外市場進軍,有人通過數字化賦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制造業……不少“二代”立足自身優勢,用新點子、新玩法,讓中國制造生生不息。

如今,朝氣蓬勃的“二代”們已經接過接力棒。我們期待,在這一批年輕人的手上,傳統的制造業能走出新的“花路”。

【開欄的話】

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5.3%,廣東進出口首破2萬億元、增長12%。亮眼的“一季報”背後,離不開每個企業練好內功、力爭上遊、趕超一流的骨氣和志氣、擔當與作爲。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中國經濟仍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從企業家到産業工人,從“我”到“我們”,仍需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和“幹”的作風,知重負重,一“企”同行,以卓越的企業文化涵養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即日起,南方日報、南方+推出“一‘企’同行”融媒體系列報道,深度挖掘優秀企業文化的典型事例,敬請垂注。

【策劃】 黃燦 王義軍 郎國華

【統籌】 王溪勇 陳韓晖 王海軍

【執行】 袁佩如 趙兵輝 張由瓊 李細華

【采寫/腳本】 南方+記者 許甯甯 昌道勵 賓紅霞 郜小平

【攝影/攝像】 南方+記者 張令

【剪輯】 南方+記者 徐昊

【設計】 彭曉 吳穎岚 譚唯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