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有“種”,強國興農|一“企”同行

南方+客戶端 2024-04-26 09:51:13

廣州番禺海鷗島,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大集團”)旗下海興農工廠化育苗育種基地坐落于此。基地門口,“打造世界級水産種業王國”的標語赫然在目。

研發車間內,標准化育苗池整齊排開,技術人員手持電筒,仔細觀察蝦苗狀態;實驗室裏,研發工程師正在用顯微鏡觀察藻類,悉心培育供蝦苗食用的餌料。

“有良種,才能有話語權。”作爲海興農集團研發總監,徐斌常年在島上從事種苗研發工作,“我們一直在探索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模式,良種是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興農強國,良種先行。全球布局100多個魚苗和蝦苗場,魚蝦種苗銷量居全球第一,擁有6個國家水産新品種……這份“水産種業王國”野心的背後,是“上不封頂”的科研投入,是自強不息的企業志氣,“我們的信心來源于我們的核心技術,來源于我們朝氣蓬勃的團隊。”海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薛華說。

“無‘芯’之失”

初見徐斌時,他剛結束晨會,還沒來得及喝口水,便已埋頭處理堆積的工作信息。

隔壁就是實驗室,出門就下種苗場——徐斌在海鷗島的辦公室很普通,與其他員工無異,簡潔的辦公桌上,僅有電腦和工作文件,沒有多余裝飾。“在海興農,無論管理者還是員工,大家同吃同住都習慣了。比起當年龍海天的小苗場,現在這兒,條件好多了。”

他口中的“龍海天”,位于湛江東海島,是海興農起步的地方。“13年前,我剛從廈門大學畢業,就坐上了前往湛江的臥鋪車,顛簸了十幾個小時才到龍海天。”

路途遠只是一方面,當徐斌看到苗場的環境時,一下就傻眼了——宿舍八人間、上下鋪,還得擠公共衛生間。“當時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以廠爲家,一起拼、一起幹,那段日子很難忘。”

“在水産種業界,我們都是‘小白’。”剛接觸種苗板塊那幾年,徐斌幾乎天天“泡”在苗場。爲了學習先進的水産種苗繁育知識,還跑了許多地方,“我們去了北美、中南美洲、東南亞還有歐洲,去學習優秀的做法和技術。”

那時候,原産于南美洲熱帶海域的南美白對蝦,是國內市場最受歡迎的對蝦品種。“當時養殖戶買我們的蝦苗都要靠搶的。”徐斌說。

由于是外來品種,南美白對蝦優質蝦苗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可謂“一苗難求”。“一對種蝦就要幾十甚至上百美元。每年單單進口種苗,公司就要投入好幾百萬元。而且進口的種苗穩定性差,僅能滿足短期養殖需要,還有種質退化的風險。”談起育種的初衷,徐斌形容這是“無‘芯’之失”。

破解“卡脖子”之痛,自主育種是唯一出路。

“我們深知發展水産種業的重要意義,尤其是主要經濟品種必須實現自主研發,打破外來品種的進口種源依賴。”早在20多年前公司成立之初,薛華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水産種業是漁業的“芯片”。

從2003年起,海大開始布局水産種業,並于2007年成立海興農、百容兩個水産種苗公司,專業從事魚蝦良種選育、苗種生産和示範推廣。

2009年,海興農啓動南美白對蝦新品種選育工作,專門解決國內種蝦“從無到有”的問題。“我們要讓更多養殖戶用上中國的種苗,端穩自己的飯碗。”徐斌補充道。

“冷板凳”必須咬著牙坐下去

育種之路並不好走,打破技術封鎖是第一步。“核心技術是學不來的,只能靠自己不斷去摸索、不斷去創新,小步試錯、快速叠代,一步一步紮下去。”徐斌坦言。

新品種出來前幾年,種苗板塊都沒有盈利,公司一直在“交學費”。一年、三年、五年……在這期間,針對種苗板塊的育種、生産、研發各環節特點,海大分別進行立項、攻關。

坐“冷板凳”的滋味不好受,但徐斌明白,想要有所突破,這“冷板凳”必須咬著牙坐下去。當年與他同一批進入海大集團的40多人中,只有4人留了下來。

“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出結果?”面對這樣的疑問,海大人還是沉住了氣:“搞育種是沒有捷徑的,選育一個品種至少需要4代,草魚的話一代是4年,4代就是16年。整個過程必須保持連續性,不能中斷。”

經過15年的沉澱,海興農自主培育品種凡納濱對蝦“海興農2號”“海興農3號”,均獲得國家水産新品種認定,不僅打破了進口種源壟斷,銷量還屢創新高。

育種之路漫漫,新的難題接踵而至。

與科研院校育種不同,商業化育種更需要破解科研生産“兩張皮”難題。“好種出好苗,一個好的品種可以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在徐斌看來,種苗好不好,就看養殖戶愛不愛用。

“這跟養孩子是一個道理。”徐斌喜歡稱蝦苗爲“苗寶寶”,每天都在琢磨,怎麽保證苗寶寶長得又壯又好。“首先是種苗選育,‘父母’的基因很重要,其次是生産技術及管理體系,怎麽把它養大,增強它的免疫力,飼料營養也要跟上,給它最好的‘奶粉’……這些都是我們考慮的問題。”

徐斌這番思考來自那個海興農最艱難的時刻。2009年9月3日,一批價值不菲的蝦苗出現質量問題,未達到公司規定標准。

這對彼時剛剛起步的項目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損失。盡管這批苗已超過市場平均標准,但海興農還是毫不猶豫地處理掉,不向養殖戶銷售。

“此後每年的9月3日,海興農的全體員工都會閉眼沉思3分鍾,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出現過纰漏,這項活動被稱爲‘沉思日’。”徐斌至今回憶起來仍語氣沉重。

技術、質量都趕上了,種業之路還得“看天吃飯”。

2014年7月,威馬遜台風肆虐的那個夏夜,“當時核心育種基地遭受重創,育苗車間和研發實驗室幾乎被摧毀。”徐斌回憶起,仍心有余悸。

“保種車間一定要保住!”大風大雨中,徐斌和同事們沖進“廢墟”,徒手清理障礙,確保車間供電供水,他深知,車間裏的每一尾苗,是大家多少年的心血。

當台風過去,望著恢複運轉的保種車間,徐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保住了‘火種’,一切就還有希望。”

“讓中國人實現‘水産品自由’”

近10年來,海大集團累計科研投入約40億元,擁有近3000人的研發團隊,其中博士200多人,碩士2000多人,組建起了一支以“産學研合作專家+博士+碩士+專業技術人員”爲核心的高水平創新隊伍。

對于科研投入和人才培養,薛華有點“軸”。“我對科研投入只有一個理念——只要瞄准了方向,就會持續投入。”

一頭紮進去,也是海大的人才培養模式。如今,超過1萬名技術服務專家常年駐守在田間塘頭,爲養殖戶提供技術、産品和服務。

作爲海興農集團的一名助理研發工程師,陳小龍剛入職時,便被派到陸豐基地,參加了爲期半年的實訓,“淩晨去車間看苗,跟著工人學操作,跟技術人員學技術,這些再日常不過了。”

陳小龍知道,要成爲一名合格的育苗師傅需要數十年的磨砺。“時間出極致,我的導師曾經對我說,只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和思考,行行都能出‘大師’。”

“現在看一眼蟹塘的水草,我就知道該餵什麽飼料。”宿憲朋入職海大集團旗下海大研究院將近3年,已成長爲中級研發工程師。

“當初選擇這份工作,身邊人都不太理解,風裏來雨裏去的。”從中國海洋大學水産養殖專業畢業時,宿憲朋的導師勸他繼續深造,或選擇科研院校,家人也希望他謀一份安穩的工作。

“我是山東農村長大的,體驗過農業從業者的不易。”他渴望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爲養殖戶解決實際問題。

“蟹的養殖主要依賴小散農戶,在養殖過程中,伴隨著養殖戶的是拌料、用藥等煩瑣的體力勞動。”將這些看在眼裏的宿憲朋,正在針對性地開發動物保健料産品,未來可以降低養殖中的體力勞動,爲養殖增效。

黃穎渟又驅車出發了,從惠州到汕尾,再到福建,趕往養殖戶的蝦塘。身爲海大集團動保産品經理的他,似乎一直在路上,“比起養殖戶能有好收成,這點辛苦算不了什麽”。

在養殖一線沉澱幾年後,黃穎渟開始進入市場,在華東地區推廣小棚養殖,探索“一季白蝦+一季金剛蝦”的養殖模式,持續幫助養殖戶穩産增收。

“我們現在負責閩潮汕區域,市場跨度比較大,客戶的開發和服務都得親力親爲。”爲了掌握第一手資料,他常常深夜仍在蝦塘邊忙碌,有時甚至要在車裏過夜,以便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狀況。

“原來是單兵作戰,現在我要帶著團隊去開發客戶,還要整合飼料、苗種等各方面的資源。”在黃穎渟的帶領下,團隊成功解決多次養殖難題,爲養殖戶們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對于未來,黃穎渟信心滿滿,“期待更多的夥伴加入我們,讓中國人實現‘水産品自由’”。

■記者手記

靠山山會倒,靠自己永遠不倒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種業“芯片”必須強。

生物育種需要“十年磨一劍”的韌性,面對長周期、高風險的挑戰,許多企業往往望而卻步。以“科技興農”爲己任的海大集團,在種子“這件大事”上,下了“不計成本、上不封頂”的大力氣。

因爲他們深知,“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自己永遠不倒”,種業這個“芯片”,必須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育種行業素有“一克種子一克金”的說法,這在“按尾計價”的水産種業更爲突出,有些國外品種一尾蝦苗能賣幾十甚至上百美元。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國産新種的不斷湧現,曾經“高高在上”的水産品種也變得“平民化”,讓國內消費者和農民成爲這場“種子革命”的最終受益者。

自主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許多科技創新成果和基礎研究的創新轉化,都是由企業完成的。對于行業企業來說,走好科技自立自強之路,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責任。

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在4月26日世界知識産權日之際,我們再次審視知識産權保護,這不僅關乎企業的利益,更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創新精神。唯有築牢知識産權保護“銅牆鐵壁”,方能激發企業幹事創業動力,引領創新大潮奔湧向前。

可以說,企業未來競爭的核心,是知識産權的競爭。要把各行各業的強國“芯片”牢牢攥在自己手中,還需要一代代人永葆自強自立的志氣,走好接續奮鬥的征途。

南方+記者 陳薇 許甯甯

【開欄的話】

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5.3%,廣東進出口首破2萬億元、增長12%。亮眼的“一季報”背後,離不開每個企業練好內功、力爭上遊、趕超一流的骨氣和志氣、擔當與作爲。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中國經濟仍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從企業家到産業工人,從“我”到“我們”,仍需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和“幹”的作風,知重負重,一“企”同行,以卓越的企業文化涵養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即日起,南方日報推出“一‘企’同行”融媒體系列報道,深度挖掘優秀企業文化的典型事例,敬請垂注。

【策劃】黃燦 王義軍 郎國華

【統籌】王溪勇 陳韓晖 王海軍

【執行】袁佩如 趙兵輝 張由瓊 李細華

【采寫/腳本】南方+記者 陳薇 許甯甯

【攝影/攝像】南方+記者 張令

【剪輯】南方+記者 周鑫宇

【設計】彭曉 吳穎岚 譚唯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