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的發明嗎?其實早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出現過了

隨筆大奇子 2024-03-29 12:55:04

上一篇講到,秦從非子獲得封地曆經六代,到襄公時終于成爲諸侯,雖然有了質的飛躍,但實際上,只空有諸侯之名,實際控制的土地非常有限。

好在經過文公等幾代的努力,版圖有了一定的擴張,但實力比起鄰國晉,以及稍微遙遠的齊都遠遠不如,就在秦的發展陷入瓶頸之時,一位雄才大略之主登上了曆史的舞台,代領秦開疆拓土,自己也成爲了春秋五霸之一,他就是秦穆公。

在史記《秦本紀》中,留給穆公的篇幅是最長的,遠長過我們更爲熟悉的秦孝公,可以看出太史公對秦穆公的偏愛,也從側面證明了穆公對于秦的發展影響之大。

一、穆公繼位,招賢納士

穆公是成公的弟弟,繼位第一年就率兵征伐茅津,並取得了勝利。繼位第四年,穆公迎娶了晉太子申生的姐姐爲妻,這是史記記載的秦晉之間第一次聯姻。

穆公之妻(想象圖)

穆公五年,他結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沒有之一,這個人就是百裏奚,在秦穆公稱霸的過程中,百裏奚做出了的貢獻可謂居功至偉。

百裏奚本是虞國人,與秦穆公的相識源于著名的假道伐虢,晉獻公先後滅掉虢、虞兩國,百裏奚成爲了晉國的俘虜,由于拒絕在晉國入仕,被晉國充爲奴隸。隨後,晉獻公將女兒嫁給秦穆公的時候,百裏奚作爲陪嫁的奴隸一起到了秦國(此處時間線上稍微有點不合邏輯,穆公四年迎娶晉國公主,而五年百裏奚作爲陪嫁到秦國,或許是四年確定婚約,五年正式娶過門,當然純屬個人猜測,請讀者見諒)。

百裏奚

之後,百裏奚逃到了楚國,秦穆公聽聞百裏奚有才能,想重金贖買他,又擔心楚王不肯,于是派人對楚王說,我家的陪嫁奴隸逃到了您這裏,請允許我用五張黑公羊皮贖回他,就這樣,穆公用五張黑羊皮的代價換回了一個肱股之臣。

此時的百裏奚已經七十多歲,穆公與其談論了三天的國家大事,非常高興,把國家政事交給了他,號稱五羖大夫。

百裏奚謙讓說:我比不上我的朋友骞叔,我兩次聽了他的建議,都得以逃離險境,一次沒聽,就遇上了虞國滅亡被擒的災難,因此我知道在骞叔更有才能,于是穆公派人重禮迎請骞叔,讓他當了上大夫。

二、屢助晉國,終獲河西

就在穆公獲得了百裏奚和骞叔的這一年,晉國發生了內亂,晉獻公的寵妃骊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挑撥獻公與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的關系,最終申生自殺,重耳、夷吾逃亡,骊姬之子奚齊如願爲太子,史稱骊姬之亂。

骊姬劇照

但骊姬並沒有等來她的好日子,雖然大夫荀息遵照晉獻公的旨意立奚齊繼位,骊姬爲太後。但在喪禮過程中,另外一位大臣裏克殺死了奚齊,荀息于是改立卓子爲君。不久,裏克把卓子卓子和荀息一並殺掉。

此時,正在逃亡的夷吾派人請秦國幫他回晉國,並許諾如果其登上君位,將割讓晉國河西的八座城給秦國。穆公派百裏奚率兵護送夷吾返回晉國,但夷吾登上晉君之位後立即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拒絕割讓城池。

雖然,穆公對此非常的氣憤,但看到夷吾以雷霆之勢殺死裏克,且國內沒有任何反叛之聲,認爲晉國此時上下很團結,不容易被擊敗,就咽下了這口氣,沒有出兵。

穆公十二年,晉國發生饑荒,穆公聽從百裏奚、公孫之的建議,爲晉國提供糧食,贏得了晉國的人心。而兩年後,秦國發生饑荒時,晉惠公(也就是夷吾)不僅不救,反而落井下石攻打秦國。

晉惠公夷吾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裏會有什麽感受,在上學時的課本上,秦更多被描繪成不守諾言之國,但史記告訴了我們另外的曆史,那就是晉惠公才是春秋戰國第一背信棄義之人。

如果我是穆公,在聽到晉國來犯時,胡子一定都氣歪了,這個夷吾靠著秦國登上君位,隨後就違背割讓城池的諾言,更過分的是非但沒有報秦在饑荒時提供糧食之恩,反而恩將仇報,在秦發生饑荒出兵攻秦,任誰都會氣炸。

穆公決定親自迎擊,雙方在韓地展開激戰,史稱韓原之戰。晉惠公的戰車陷入到深泥中,穆公與部下縱馬追趕,沒能抓到惠公,反而被晉軍包圍,此時,有三百多個鄉下人不顧危險沖入晉軍,將包圍圈沖開,不光把穆公救了出來,而且順手活捉了晉惠公。

韓原之戰

這三百多個鄉下人如此賣命是有原因的。當初,穆公丟了一匹良馬,其實是被這些在岐山下的三百多人給抓來吃掉了,秦的官吏抓到了他們,要加以法辦。

穆公聽聞說到,君子不能因爲牲畜而傷害人,我聽說,吃了良馬肉,如果不喝酒會傷人。于是不光赦免了他們,還賜酒給他們喝。這三百多人後來聽說穆公要打晉國,都要求參軍,並且在發現穆公被包圍後,爭先死戰,以報答穆公之恩。

俘虜了晉惠公之後,穆公本想殺掉他祭祀上天,但周天子(因爲和晉君是同宗)和穆公夫人(也就是前文中嫁到秦國的晉國公主)都替晉惠公求情,于是將晉惠公送回國。

晉惠公回國後,或許對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爲羞愧難當,亦或是覺得打不過秦國,隨即就獻出了河西的土地給秦國,並派太子圉(yǔ)到秦國做人質,而秦國也將自己宗族的女兒嫁給了圉。

穆公二十年,秦滅了梁、芮兩國,梁國就是圉母親的國家,圉就此失去了母親一族的靠山。兩年之後,晉惠公病重,由于母親一族已經失勢,自己又身在秦國,圉擔心父親百年之後,自己無法繼承君位,于是偷偷逃回晉國,並順利繼位,即晉懷公。

穆公對圉的逃離非常惱怒,就從楚國迎來晉公子重耳,並把原來圉的妻子嫁給重耳。穆公二十四年,秦派人護送重耳回到晉國,並幫助重耳成爲晉國之君,重耳就是大名鼎鼎的晉文公。

晉文公劇照

作爲一代雄主,晉文公剛繼位就顯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剛即位第一年,周襄王的弟弟帶帶聯合狄人攻周,大敗周軍,周襄王逃到鄭國,並告難于諸侯。

秦穆公和晉文公都嗅到了此次勤王的巨大價值,誰能夠搶先護送周天子回國,誰就掌握了後續向天下發號施令的主動權,尊敬周天子就是各國稱霸的最大資本,看到這裏才明白,挾天子以令諸侯原來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玩了,曹丞相都屬于後輩(當然也確實是後輩)。

因爲晉國距離周都城和鄭國更近,因此在勤王方面更占據優勢,穆公審時度勢,最終決定協助晉文公護送周襄王回朝,主動放棄了這次難得的機會,秦晉雖然表面仍然關系良好,但已經生出間隙。

穆公三十年,晉國聯合鄭國包圍了鄭國,又一出曆史上著名的大戲上演了——燭之武退秦師。在燭之武的遊說下,穆公選擇撤軍,晉文公也無奈撤軍,兩年後,晉文公去世。

隨著晉文公的離世,秦晉良好的關系宣告終結,從秦穆公繼位到晉文公去世,秦晉兩國雖然也有幾次大型交戰,但大體上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兩國在此期間多次聯姻,也就有了“秦晉之好”這個成語。

三、雪恥崤山,計定戎狄

晉文公剛剛去世,鄭國就有個人向秦國出賣鄭國,稱已經掌管鄭國城門,可以偷襲鄭國。穆公不顧百裏奚、骞叔的勸阻,執意發兵,由百裏奚之子孟明視、骞叔之子西乞術和白乙丙挂帥,准備穿過晉國襲擊鄭國。

大軍抵達滑邑時,遇到鄭國商人弦高,弦高說聽聞歸國要討伐鄭國,我特來犒賞大軍,三位將軍認爲偷襲鄭國已經泄露,就放棄襲鄭,轉而順手滅掉滑國。

此時,晉文公還沒有安葬,繼位的晉襄公對秦國滅到滑國的行爲非常憤怒,認爲其是在挑戰晉國的霸主地位,于是在崤山伏擊並全殲秦軍,這就是著名的崤山之戰。

崤山一役,秦軍全軍覆沒,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將軍被俘,在晉文公夫人(秦穆公的女兒)的求情下,晉襄公將三人放回秦國,穆公身穿喪服迎接三人,哭著對三人說,都是因爲寡人沒有聽從百裏奚、骞叔的話,讓你們三位受到屈辱,你們要全力雪恥,不要松懈。

兩年後,孟明視率兵攻打晉國,戰于彭衙,秦軍再次失利。次年,穆公派孟明視再次進攻晉國,秦軍渡過黃河後就焚毀了船只,以示決戰之心,結果大敗晉軍,奪取了晉國王官和鄗地,一雪崤山之恥。

讀到這裏,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冒出一樣的想法,項羽的破釜沉舟是不是借鑒了秦軍的經驗,都是逼部隊迸發出最大的潛能呢?

穆公親自渡過黃河,爲崤山戰役死去的秦國將士築墳發喪,並反複思考自己不采納百裏奚、骞叔的建議帶來的過失,以便讓後代能夠銘記。在大勝之時依然反思自己的過錯,穆公不得不讓人欽佩

在穆公後期,百裏奚審時度勢,認爲秦向東發展的路已經被晉國堵死,建議秦向西發展,于是秦國戰略轉向西戎。

西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國,在與由余的交談中,穆公發現由余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是其消滅西戎的最大障礙。就問內史王廖該怎麽辦,王廖提供了兩點建議,第一,給戎王送歌舞伎女,改變其心志。第二,延誤由余回國日期,讓戎王對由余産生懷疑。

穆公聽從了王廖的建議,送給戎王十六名漂亮的女樂,在塞外之地久已的戎王哪見過這等陣勢,隨即陷入了能歌善舞、楚楚動人的女樂溫柔鄉中不能自拔,整整一年不曾遷徙,牛馬死了一半。

此時,穆公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看到戎王深陷美色不理政事後,多次進谏,戎王因爲由余遲遲不回國,早已心生懷疑,加上美女的誘惑力實在太大,所以根本不聽。

穆公抓住時機,屢次派人秘密邀請由余,于是由余投降了秦國,並向秦國出謀劃策。在美人計和反間計的雙重加持下,秦國在西戎所向披靡,增加了十二個屬國,拓土千裏,爭霸西戎,周天子聽聞非常高興,派召公爲穆公送上钲、鼓等器物以示祝賀。

稱霸西戎兩年後,秦穆公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穆公的一生無疑是光彩奪目的一生,心胸豁達、知人善用、開疆拓土,無愧一代英主,而用區區五張黑羊皮換來了奠定霸業的百裏奚,成爲了中國曆史上的一個美談。

但穆公還是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因爲其去世時,多達177人陪葬,其中包括了諸多良臣,對秦國造成難以彌補的巨大損失,隨後的秦國雖然偶露峥嵘,但國力與東方諸國逐漸拉開了差距,步入低谷,直到又一位明君繼位,秦國才再次走上發展的快車道,並最終一統天下,我們下篇再述。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