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賈躍亭踢館,營銷大師雷軍如何收場?

華爾街科技眼 2024-04-09 12:29:25

文/Leon

編輯/cc

4月3日,小米舉行首批SU7車輛交付儀式,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現身,與車主合影、交付車輛和證書,堪比頒獎典禮,儀式感滿滿。網友不禁感歎:不愧是營銷大師“雷布斯”啊!

回顧小米造車的整個過程,雷軍的營銷幾乎無處不在。其中最經典的當屬SU7價格,雷軍從最初的三緘其口,到後來虛晃一槍:“但凡有這種表現和配置的,都得40萬以上!”不僅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也拉高了用戶的預期。(雷軍熬過黑夜,寄望小米SU7成爲及時雨)

在發布會上,當雷軍宣布21.59萬元的價格後,台下一片掌聲,米粉懸著的心落地,紛紛叫好。你以爲結束了?在接下來的One more Thing時間,雷布斯帶來了幾十件與小米SU7相關的産品,從車載支架到T恤,堪稱帶貨典範。(詳情見:小米汽車,米粉買不起!)

“如果覺得我們做得不好,請直接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會認真聽取,迅速改進。”雷軍用真誠的鞠躬,完美結束了發布會。

在中國科技公司中,配得上傳奇營銷大師Title的,雷軍是其一。

從天才程序員到職業經理人

可能有的網友不了解,雷軍實際上是技術出身。

雷軍從小就是個學霸,1987年參考高考,彼時湖北省高考總分710分,雷軍得了700分,如願進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學習。

天才的光芒,在任何時間、地點都是無法被遮擋的。雷軍在大學期間,兩年便修完所有學分。大三期間,雷軍和朋友們通過向企業提供軟件服務賺了100多萬元,成功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隨後,雷軍和朋友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三色”。

天才也有低谷期,因爲缺乏管理經驗,雷軍的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公司被迫結業。

1992年,他選擇進入大公司積累經驗,應求伯君之邀加入金山。雷軍在金山獲得的寶貴經驗,是不能只用程序員思維思考。在經曆了漢字處理軟件盤古的失敗之後,雷軍深谙市場思維,開發出金山詞霸、影霸等一系列知名軟件,這爲他後續的營銷技能打下了堅實基礎。

雷軍在金山從22歲幹到38歲,2007年帶領金山在港股主板上市,是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而在金山上市兩個多月後,雷軍決定辭職,開啓他事業的第二階段——創業。

小米誕生,營銷大師初養成

雖然是互聯網領域成功的職業經理人,但相比互聯網1.0時期的丁磊、張朝陽們,雷軍並不爲大衆熟知。年少時期的夢想,在這時重新燃起——創立一家偉大的公司。

天才與普通人不同之處在于:深刻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後制定規劃並嚴格執行。雷軍化身天使投資人,投資了近20家公司。其中,不乏UC浏覽器、凡客等明星公司,讓雷軍獲得了超1000倍的回報。

有錢了,雷軍的下一步計劃自然就可以開始了:造手機。2010年,雷軍創立小米科技,先從蘋果iPhone開始研究,包括其硬件、UI界面等,並很快推出安卓皮膚MIUI試水,效果不錯,小米手機蓄勢待發。

2011年8月,身穿黑T恤和牛仔褲的雷軍,發布了“爲發燒而生”的小米手機,1999元的價格贏得一片叫好聲,幾乎背刺了當時的所有手機廠商,雷軍也獲得了“雷布斯”的诨名。

至此,雷軍完成了從職業經理人到企業家的轉型,也開啓了他的營銷大師之路。

“雷布斯”的那些經典營銷案例

由于小米産品的定位,其很難在整體素質上與蘋果、保時捷等高溢價産品媲美。因此,雷軍營銷的第一個絕活,是將一個或幾個優勢竭盡所能地“放大化”,形成話題,直至成爲爆品。

2016年,雷軍在發布小米6X時宣布:“小米硬件的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過部分,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這番言論,將小米“性價比之王”的印象牢牢地刻在用戶腦中。

衆所周知,小米的成功離不開生態打造。手機、MIUI、IoT産品都主打薄利多銷,形成生態閉環,盈利方式不僅僅是靠硬件,還包括互聯網服務等。據2023年財報顯示,小米整體淨利潤率達到6.45%,最高則是2020年的8.28%。

顯然,雷軍玩了一把文字遊戲,但所言非虛。

同樣,小米手機曾因“全球最快”登上央視新聞,但稍微了解點手機硬件的都知道,那款手機的SoC來自高通。小米SU7同樣如此,酷似保時捷的外型,部分配置的“放大”,很容易讓用戶忽視産品某方面的劣勢。

其他案例還包括小米4的奧氏體304不鏽鋼材料、全球第一款“全面屏手機”小米MIX,以及小米SU7,找到一個突破點,可以是設計、性能或是價格,將其營銷到極致從而出圈,這就是雷軍的厲害之處。

雷軍營銷的第二個重點是親自下場、善用個人影響力,甚至不介意自己成爲“梗”,完全沒有大佬架子,在中國企業家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Are you OK”這個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一度成爲B站鬼畜區熱門,超4500萬播放量、彈幕超過18萬條。

事件起因是小米進軍印度市場,雷軍在發布會上問候印度米粉“Are you OK?”,口音略顯滑稽,于是B站UP主便結合柬埔寨神曲《Are you OK》進行二創。通常來說,名人尤其是企業家,在遇到這種情況會選擇“律師函警告”;但雷軍卻反其道而行,趁著熱度進駐B站,在接受采訪時還表示“這個UP主挺有才華的”,實在地贏得了一波年輕人的好感。

小米的潛在用戶是誰?當然是年輕群體,B站是年輕人的大本營,是小米的目標用戶。學生時買小米手機,工作後買小米汽車,用戶閉環形成了。所以說,69年出生的雷軍完全不老派,放得下身段,用親切的公衆形象贏得年輕用戶的心。

第三,則是非常擅長使用饑餓營銷來造勢。

自小米手機一代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小米都保持“官網獨家首銷”的模式,消費者要在官網搶購,甚至還誕生了“F碼”這種門票,直至現在的小米SU7汽車依然如此。

小米方面多次表示沒有做饑餓營銷,是産能不足造成的。然而,獨家搶購和預約模式的確爲小米帶來了巨大的曝光量,小米沒有花一分廣告費便獲得流量和關注,形成話題。另外,“期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延長産品生命周期,增加企業現金流和提升利潤率。(詳情見:小米手機的高端戰略,易複制嗎?)

以剛剛上市的小米SU7爲例,大定近9萬台,其中鎖單量超4萬。不過,據悉該車的産能僅爲一個月100台左右,這就意味著很多車主可能要等幾個月。然而,目前閑魚平台已有小米SU7創始人版F碼出售,價格從3500至萬元不等,可享受優先提車權。看起來,饑餓營銷在小米SU7上依然是非常有效的。

過度營銷遭到質疑

物極必反,近年來針對雷軍和小米過度營銷的批評不絕于耳。通常,是將小米與華爲進行對比,尤其是兩者在研發上的投入。

據財報顯示,2023年小米研發支出爲191億元,同比增長19.2%。華爲方面,據官方數據稱研發投入達到1647億元,占其全年收入的23.4%。當然,由于兩個公司業務並不完全重合,華爲ToB業務占到很大比重,小米則是一個消費電子品牌,單純對比研發支出並不公平。

最近,雷軍的營銷就在“研發”和“技術”方面又吃了虧。

在小米SU7發布會上,雷軍多次將其與特斯拉Model系列進行對比,突出SU7的優勢,引起了馬斯克的關注。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道:“正確對比任何技術的方法,不是將其與競品相比(因爲太容易了),而是應該對標物理極限。”

馬斯克“銳評”之後,甚至引來了另一位“造車大佬”賈躍亭的認可。他炮轟小米道:“小米造車的執行力和營銷能力誠然值得點贊,但是,山寨文化、走捷徑模式和follower思維卻被很多人奉爲圭臬,令人擔憂。”雖然賈躍亭沒有什麽資格評論小米和雷軍,但他所說的話倒是沒毛病。

從原創設計、自主研發的角度來說,小米SU7的確有著種種不足。但話說回來,“雷軍式營銷” 可以幫助小米迅速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並殺出重圍,在一個競爭激烈、內卷的營商環境下,可能也是必要的。

毫無疑問,雷軍領導小米All-in造車,背後是主營業務手機營收下滑帶來的危機感,汽車成爲公司第二增長曲線,被寄予厚望,雷軍自然需要親自下場全力營銷。(詳情見:小米集團:業績波動不影響造車投入)

結語

雷軍曾說過:“小米最終會讓人們明白,中國不再只有廉價制造業和‘山寨’貨。” 他的確做到了。

小米手機多年前1999元的起售價,拉低了智能手機行業的整體售價,成功切斷了山寨手機的銷路。同樣,小米SU7發布後,一大批新能源汽車開始降價,利好消費者。也難怪曾經做過錘子手機的羅永浩,都對雷軍表示欽佩:“小米的崛起功德無量”。

造車基本成功的雷軍會退休嗎?應該還不會。據媒體消息稱,小米或將于今年年底發布SUV車型,價格可能會對理想等車企造成沖擊。相信很快,我們就會再次看到雷軍站在舞台上,講述小米SUV的設計理念。

0 阅读:31

華爾街科技眼

簡介:理性看待商業世界 審慎研判科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