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著開分店,把老店交給家裏老人管,對手趁虛而入,瘋狂反擊

開店的筆記 2024-05-18 19:54:55
潘老板今天繼續分享一個學員店的案例。 遭遇強敵,疏忽大意 這個學員店也是在開始的時候報喜了,但之後由于自己的大意和經營經驗不足,決策上過于優柔寡斷,導致後面的營業額有所下降。 其實很多的經驗我們在之前的文章,理論課上都講的足夠多,但後來我發現一個人最後的決策還是跟自身的認知極其相關,唠叨的再多也可能是徒勞。 不過慶幸的是在最開始的時候跟蹤了選址的學員,後期即使自己在日常經營決策上有點失誤,後期找補回來的概率還是挺大的,倒也不會傷根本,但太固執的肯定彎路還是要多走走的,這裏最怕就是找補的過程失了信心。 首先這個學員的店是選在了大學食堂的檔口,開業立馬就做到了營業額1500多,回頭客數據也不錯。當時立馬就跟我報喜了。但接下來沒多久隔壁攤位開始加大競爭力度,將顧客搶走了一部分,但接下來咱們的反擊力度不夠。 我當時的建議是先觀察兩天,看顧客的反應再做調整。當時影響很大的時候,我給出了反擊的建議,但後面可能由于各種原因沒有落地成功。營業額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這個問題要解決,幾個活動就可以拉回營業額。不是最大的問題。 “老人當政”,得罪顧客 我覺得真正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管理的問題。由于開業給了老板比較大的信心,老板在新店啓動之後,立馬開啓了二店的想法,但第一個門店在還沒有沉澱好流程和標准的情況下,直接把門店交給了家裏老人運營。 我們的上一輩是艱苦樸素的一代,他們對待糧食的態度是很謹慎和保守的。珍惜糧食是刻在骨子裏的,所以即使食物有點不新鮮,他們總想著要將就,但顧客不會將就。 現在老板應該已經痛下決心解決了老人管店的問題,接下來也需要一步步調整活動和推廣了。 運營管理上,裏面很核心的點就是對外要熱鬧,提高曝光和轉化;對內管理要有序和穩定,不能總是出來各種需要救火的任務。 激勵人心是屬于一個很基礎必不可少的工作,但如果需要激勵的對象是自己長輩或親戚,那基本上就屬于困難模式了。我是一直反對小店聘用親戚來工作的。我們家以前也有過一段時間有老人幫忙,但結果就是理念不合總是吵架,每天心累得很,後來老人回老家了,彼此安好。賺錢比以前還多了許多。 開店是個複雜的事情,但每個階段的關鍵任務是不一樣的,抓住關鍵時期的關鍵任務,踏踏實實往前走,結果不會太差。 不著急,慢慢來 以上是潘老板的分享,這裏我補充一點想法: 我覺得老板們開店真的不要老想著開分店,第一家店腳跟都還沒站穩,就急著去開分店。 一定要記得:很多人都是栽在快速擴張上。 潘老板還有位學員,也是開在大學食堂裏,今年就准備開分店,在社群裏問過我建議,我勉強表示支持。爲啥呢? 第一,他第一個店已經開了一年了,生意很穩定,營業額可以穩定在2500-3000的水平,盈利能力還不錯。 記住關鍵詞啊:生意很好,已經一年了。 第二,這老板非常非常非常善于思考和總結,成長非常快,超出99%的新手老板,能力也許配得上他的野心了。他長期以來都在社群裏分享和複盤,我非常清楚他的認知水平。之前也分享過多篇他的複盤日記。 關鍵詞:個人成長很快。 第三,他有個穩定的大後方。他准備他自己去開分店,他老婆在老店呆著。而不是給老人搞。老店就是基礎,就是根據地,這個不能丟的,丟了就可能全盤皆輸。 關鍵詞:大後方穩定。 爲啥又是“勉強”同意呢? 因爲我覺得還是太快了。 能不能2年以後甚至3年以後再考慮開分店呢。先把第一家店的基礎夯實,把第一家店的潛力發揮出來,把盈利能力做到極致。這是更好更容易做到的,也是更安全的。 出去開分店,時間和精力都分散了。如果老婆給力還好,如果老婆不給力呢?如果分店營業額表現良好,是萬幸,如果出師不利呢?最壞的可能是,分店表現不佳,老店又出現大問題呢,到時很可能就是焦頭爛額,到處滅火,亂了方寸。前方陣地失守,後方大本營又失火,結果就是兩頭都顧,兩頭都顧不著。 希望各位都不要著急,飯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不著急啊!
0 阅读:1

開店的筆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