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7起火三人遇難,白車身剛度問題直接暴露造車水平

深潛atom 2024-04-30 10:18:01

新能源車又出事了,4月26日下午山西運城的一輛問界M7發生嚴重交通事故,該車與澆水車相撞後起火,車內三人遇難。

受害人家屬表示遇難者分別是她的丈夫、兩歲的兒子和弟弟,自己在購車時銷售曾表示這台車支持AEB自動緊急制動、GAEB異性障礙物自動緊急制動、電池阻燃材料和熱失控保護技術,可是事故發生時似乎無一奏效。

AITO問界的回應則是,根據國家平台數據接入管理規定,該車輛發生事故時時速爲115km/h,安全氣囊正常打開,動力電池包特性均正常,而且這台車時入門非智駕版,用的是博世的方案,博世的AEB超過85km/h時速就已經不奏效了,而且自燃的原因也不是動力電池起火。

壓力給到博世之後,博世似乎也很冤枉,趕緊發布了聲明“涉事車輛沒有搭載博世智駕系統(含AEB)”。

事故的大體過程和後續公告就是這樣,但在這場事故中的幾個疑點卻很難被解釋清楚,我們依次來看。

爲什麽起火?AITO在做M7時說的很清楚,電池阻燃材料是配備的,熱失控管理技術也全程在線,可是撞擊後還是著火了。

我們從事故現場的照片上來看,起火點出現在車輛的左前方,電池起火的可能性很小,更有可能的是增程器著火。

此前理想ONE就出現過引擎艙增程器起火的事故,起火點和事故原因都跟這次問界M7的事故十分相似。增程器雖然可以被理解爲簡單的內燃機充當發電機角色,可是隨著目前增程式車輛在串並聯上的複雜程度增強,增程器的起火概率也在逐步上升,內燃機本就有自然風險,但更重要的是線路的複雜問題。

同時在本次的問界M7起火事故中,車門無法打開的問題讓“隱藏式門把手”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問界的回應很簡單,“目前大部分車型並不支持自動解鎖的功能”。這一點曾經在一台百萬級別的雷克薩斯LM商務車上就出現過相似的情況。

2022年一台雷克薩斯LM 300h發生車禍後,同樣是因爲無法打開車門而導致一名被困人員喪生。

但是問界給出的答案並不明確,幾乎所有乘用車的BCU車身控制單元都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氣囊彈開後,車門自動解鎖”。這一點放在這場事故中就很奇怪,在事故現場和家屬描述中,安全氣囊並未彈開,但是問界給出的回複卻是安全氣囊正常彈開。

可是“安全氣囊彈開”的這項紀錄是接入國家平台的,問界大概率不會在這上面撒謊,那可能只有以下兩個原因。

“彈開了,但是火燒的看不見了”

“沒彈開,但是顯示彈開了”

顯然,第二種情況更加恐怖。

但無論是否彈開,車門的自動解鎖功能並沒有觸發,所有人把風口浪尖都指向了“隱藏式門把手”。可是事實卻是“隱藏式門把手”只會稍微增加一些“施救者尋找門把手”的時間和難度,並不會導致“無法施救”。

真正導致這台M7無法打開車門的原因,除了問界自稱“沒有自動解鎖”功能,答案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乘員艙變形。在這場事故中,這台問界M7的A柱嚴重變形,在很多以往的事故案例中,乘員艙變形都會導致車門無法直接打開。

問界的白車身剛度問題,直接暴露了造車水平。

最後就是關于自動駕駛方面。在博世和華爲互相踢皮球後,這台出事的問界M7智駕方案供應商也浮出了水面——福瑞泰克Freetech。本屬于AB供的模式,可是AITO問界卻從未主動提及過,並且在事後聲明中還提及是博世的解決方案。

福瑞泰克Freetech的智駕方案中是存在AEB的,但是GAEB異性障礙物自動緊急制動功能並沒有配備,而且115km的時速已經超出了該公司的AEB範圍。

其實這一點論及事故中的對錯已經不重要了,更爲重要的是車企目前在宣傳自家智駕時的話術問題。目前的智駕水平仍然停留在L2級別,而L2級別卻只是“輔助駕駛”。車企的宣傳很容易造成誤區,導致消費者過于相信智駕水平。

這件事故警方並沒有給出更多的數據,問界的回應也更像是解釋推脫,新能源車事故屢屢發生,似乎車企和供應商永遠沒錯,數據雖然會給他們清白,但是過度宣傳和造車時的用料卻成了葬送生命的最大惡魔。

或許車企們該更有良心一些,消費者也更應該警惕和謹慎一些。

作者:Jasper

0 阅读:9

深潛atom

簡介:科技趨勢 財經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