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乳母的皇帝,一個決定,竟挽救了大宋的半壁江山

文官探史 2024-05-17 09:27:06

在1092年的曆史篇章中,年僅15歲的宋哲宗趙煦步入了立後的年紀,皇太後向氏與太皇太後高氏,這兩位宮中的權力女性,開始爲年輕的皇帝精心挑選一位合適的皇後。

經過層層篩選,她們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孟氏身上,一位出身顯赫的貴侯孫女,她被選定爲中宮之主。

大婚之夜,孟皇後身著華美的婚服,端莊地坐于床邊,滿懷期待地等待著皇帝的駕臨,然而,宋哲宗的一句“太醜了,太醜了,真不好看!”卻無情地擊碎了她的所有幻想。

孟皇後的心碎了,她的淚水悄然滑落,面對轉身離去的皇帝,她不知所措,只能默默承受這份新婚之夜的屈辱。

盡管孟皇後的容貌並非醜陋,但在宋朝,皇帝選妃往往以美貌爲先,而孟皇後的姿色只能算是平平。

宋哲宗雖然對這位新立的皇後並不滿意,但出于對兩位太後的尊重,他還是勉強與孟皇後圓了房,之後她生下了一位公主,取名福慶。

宮女劉氏的崛起與孟皇後的挑戰

在孟皇後立後的前一年,宋哲宗的心中早已有了所屬,那便是宮女劉氏,劉氏以其出衆的容貌和才情,早已俘獲了少年皇帝的心。

宋哲宗對她一見傾心,渴望能與她共結連理,然而,由于皇後之位尚未確定,加之劉氏的出身並不顯赫,這段情感只能暫時壓抑。

高太後的逝世爲劉氏的晉升之路掃清了障礙。她很快被提拔爲婕妤,獲得了宋哲宗的專寵,得到皇帝寵愛的劉婕妤開始變得驕傲自大,她不再向孟皇後行禮,甚至公然挑戰皇後的權威。

面對劉婕妤的挑釁,宋哲宗選擇了視而不見,這種默許的態度進一步助長了劉婕妤的野心。

當孟皇後唯一的女兒福慶公主不幸病逝,孟皇後的悲痛被劉婕妤所利用,她四處散播謠言,聲稱孟皇後使用符咒害死了自己的女兒,並企圖詛咒皇帝。

宋哲宗在憤怒之下,未加詳查便廢黜了孟皇後,將她逐出宮廷,貶爲僧尼。

宋徽宗的即位與孟皇後的複位

1100年,宋哲宗英年早逝,因其無子嗣,其弟端王趙佶被立爲新的皇帝,即宋徽宗,宋徽宗的上位背後,離不開向太後的鼎力支持。

因此,新君對向太後的意見十分重視,即位不久,宋徽宗便在向太後的建議下,將被廢的孟氏重新迎回宮中,並恢複了她的皇後位號。

然而,好景不長,向太後駕崩後,此時已被尊爲皇太後的劉氏,再次掀起了波瀾,她視孟皇後爲心腹大患,聯合當朝宰相蔡京,對宋徽宗施加壓力,

在劉氏的不斷挑唆下,孟皇後再次遭受廢黜,被迫離開宮廷,開始了她淒涼的庶民生活。

靖康之恥與孟皇後的幸存

1126年,孟皇後的命運再次發生轉折,她所居住的瑤華宮不幸遭逢大火,宮室付之一炬,無奈之下,孟皇後只得移居至延甯宮,誰料,緊接著延甯宮也發生了火災,孟皇後只得流落至平民家中借住。

這一連串的不幸事件,卻在不經意間爲孟皇後帶來了生機,1127年,金兵攻陷了北宋都城汴京,擄走了徽、欽二帝,這一事件被稱爲“靖康之恥”。

當時,所有有位號的嫔妃幾乎都未能幸免于難,被金兵俘虜並押送至北方,遭受無盡的屈辱與苦難。

由于孟皇後早已被廢黜,失去了位號,加之她當時身處平民之家,因此奇迹般地逃過了被俘的厄運,

而此時,宋徽宗曾有意將她再次迎回宮中,恢複其皇後名號的诏令還未及下達,汴京便已陷落,命運的這一轉折,讓孟皇後成爲了皇室中少數幸存的一員。

南宋的建立與孟皇後的影響

在國破家亡的危難時刻,孟皇後沒有沉溺于個人的悲痛之中,而是展現出了非凡的胸懷和智慧。

她親筆寫信給在外的康王趙構,勸其早日稱帝,以圖恢複宋朝的江山社稷,孟皇後的支持,爲趙構的即位增添了正當性,爲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趙構成爲了南宋的開國君主,即宋高宗。

南宋建立之初,國內動蕩不安,甚至發生了逼宮的兵亂,亂軍要求高宗退位,並請孟皇後垂簾聽政。

孟皇後表面上應允了亂軍的要求,但暗中卻迅速聯絡了忠于宋朝的大將,起兵勤王,最終平息了兵變,事變之後,孟皇後選擇撤簾,不再幹預朝政,但她的這一系列舉措,無疑爲南宋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孟皇後的晚年與逝世

在平息了兵變之後,孟皇後選擇了隱退,她的晚年生活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和照顧,在祖孫的慈愛和孝心中,孟皇後安詳地度過了余生。

盡管曆經坎坷,孟皇後卻始終保持著一顆爲國爲民的心,她的智慧和堅韌,爲多難的宋朝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孟皇後唯一的女兒福慶公主出生之時,曾有道士預言她將是孟皇後命中的福星。

然而,當公主不幸夭折,道士卻依舊堅持其預言不變,起初,孟皇後對此深感疑惑,但在隨後的年月裏,她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終于領悟到道士話語中的深意。

孟皇後的一生充滿了波折與傳奇,她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悲歡離合,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她的智慧、堅韌和犧牲,爲宋朝的延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