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皇帝朱元璋,前半生的生活能有多苦?慘的讓人心痛

最先鋒 2024-04-21 00:23:57

古今中外的帝王們中間,大明王朝開朝皇帝朱元璋的出生大概最爲草率了。

1328年,九月十八那天中午,鍾離縣的一位苦佃戶朱五四的妻子陳氏,收拾好碗筷,餵完雞鴨,匆匆往地裏奔。正是秋高氣爽的播種時節,一點也耽誤不得。

不料走到半道,肚子一陣陣疼了起來,她意識到自己快要生了,沒辦法,只好進了附近的土地廟。邁進廟門,靠著牆壁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剛滑坐到地上,孩子已經呱呱落地了,哭聲十分響亮。

這個剛剛出生的孩子就是朱元璋。

起名朱重八

然而當時農民朱五四的心情並不像那些焦急中帶著喜悅的父親們,作爲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的父親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吃飯問題。

想要活下去就只能不停的幹活,農民朱五四不僅要操持著自家的豆腐店,還要靠著幫地主家種地來討生活。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個月後,父母爲他取了一個名字:朱重八,這個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元朝時,老百姓沒有上學和做官,就沒有自己的名字,只能以父母的年紀相加或是出生日期來命名。

從小到大,朱元璋沒穿過新衣服,沒穿過新鞋。大人出去幹活時,就拿一條細繩,系在桌腿上,任由他在地上哭、坐、爬、吃泥土、玩自己的腳趾頭。朱元璋曾經很想讀書,可是朱五四付不起學費,于是,他很老實地替地主劉德放了十二年的牛。

因爲,他要吃飯。在朱元璋二十五歲之前,對生活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饑餓。一年到頭,即使是最便宜的粗糧,也不是天天都能有的,至于吃肉,也就只能在逢年過節時才能看見一點。

到十六歲的時候,請人做媒,娶一個手腳勤快、能幹活的姑娘。然後,生下一個小朱元璋,等長大了,繼續到地主劉德家放牛。這就是朱元璋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家庭破碎

1344年,淮河沿岸遭遇嚴重瘟疫和旱災,皇帝下诏赈災。京城的高級官員們負責籌集錢財和糧食。當然了自己趁機拿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救災的物資下發到下級各路,地方官員再截留一點,之後是各級府縣,一層一層的官員經手,到了百姓手裏的只剩下谷殼了。

皇帝感覺自己做了好事,官員們得到了實際的利益,皆大歡喜,大家都很滿意。

但那些餓著肚子的老百姓是不滿意的,很多人還極其不滿意。朱重八肯定是那些極其不滿意的人中的一個。

災難到來後,四月初六,朱元璋的父親餓死,初九大哥餓死,十二日大哥的兒子餓死,二十二日母親餓死。半個月,朱元璋接連失去四位親人。除了朱元璋的二哥,這個家庭已經沒有了其他成員。

十七歲的朱重八,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最親愛的人一個個在面前死去,而他卻無能爲力。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

他想哭,可是哭完了,他還要面對一個問題:沒有土地、也買不起棺材。兄弟倆厚著臉皮去找劉德,求看在父親給他當了一輩子佃戶的關系上,找個地方埋了他爹。劉德幹淨利落的拒絕了他,把兄弟倆痛罵了一頓趕了出來。

朱元璋兄弟兩個沒有辦法,只能用草席蓋著親人的屍體,然後用門板擡著到處走,希望有好心人能夠看他們可憐,給他們一塊土地安葬父母。可天下之大,哪有一塊土地是屬于他們的。

最後還是劉德的胞兄劉繼祖看不過眼,給了他們巴掌大一塊荒地,這才沒讓親人的屍體暴棄荒野。

朱元璋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輩子,卻在死後連入土爲安都做不到。地主從來不種地,卻衣食無憂。爲什麽?可他此時也無法思考這個問題,因爲他也要吃飯,他要活下去。

江蘇省南京市明城牆朱元璋人物雕像裝飾建築出家當和尚

爲了有飯吃,他決定去當和尚。

出家當和尚也是一門職業,那時候的和尚除了沒有頭發,和地主一樣。不僅擁有自己的田地,還能夠娶妻納妾。

多一個土地,強的過雇一個長工,朱元璋年輕力壯,正是使力氣的時候,寺廟便收留了他。作爲一個剛進入寺廟的新人,朱元璋不僅要做著擦拭佛像金身的累活,還兼任著清潔工、添油工。在其他和尚吃肉喝酒的時候,他還要清洗佛殿。

寺廟中,個個都是長輩,得低聲下氣,成天陪著笑臉伺候。就是一個打水煮飯的長工,也威風得很,講究先來後到的規矩,指使朱元璋做事。

他已經很知足了,他能吃飽飯,這就夠了。

然而命運又和朱元璋開了個玩笑,由于饑荒過于嚴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緣。朱元璋當小沙彌才滿五十天,就要重新離開這個能吃飽飯的地方了。

朱元璋連化緣也被人欺負。由于和尚多,往往對化緣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點,就指派領導的親戚去,哪些地方窮,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朱元璋劃定的地界是淮西和河南,這個地方正是旱災嚴重的區域,人人自己都吃不飽飯了,哪還有糧食來施舍給他呢。

朱元璋在《皇陵碑》中描述自己三年的流浪生活:

衆各爲計,雲水飄揚。我何作爲,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侶影相將。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趨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淒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蓬逐風而不止,心滾滾乎沸湯。一浮雲乎三載,年方二十而強。

他一邊走,一邊討飯,每敲開一扇門,對他都是一種考驗,因爲面對他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熱諷,對朱重八來說,敲開那扇門可能意味著侮辱,但不敲那扇門就會餓死。

有好幾次,他差點命喪虎狼之口。他吃過大戶善人施舍的白面饅頭,也曾吃過草根、野菜。他住過高門大戶的下人房,住過村邊的破廟,也曾經睡在山洞山崖,睡在雪地裏風雨中,天爲幕,地爲席。

朱元璋遊蕩三年,相當于在社會大學讀了三年書。由于悟性高,他的成績也非常出色。三年行走于險惡的江湖,朱元璋對中國的社會、紛繁的世相有了深入的了解,他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見識,認識了很多豪傑。

結語

長期的困難生活,最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難後,只能怨天尤人,得過且過,而另外一些人雖然也不得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但他們的心從未屈服,他們不斷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朱元璋毫無疑問是後一種。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