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犯錯時,我們該如何自處?

星河豆彩 2024-05-15 11:11:56

同事犯錯,我們一般人會有三種心態:

第一種:你犯了錯,那是你的事,關我什麽事?

第二種:你犯了錯,嚇我一跳,我也差點,我得想想該怎麽避免自己犯錯。

第三種:你犯了錯,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幫助你一把,接下來我會(不會)將其付之行動。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如果是第一種心態:你犯了錯,那是你的事,關我什麽事?

那就是一種獨善其身的想法,各掃門前雪,別管他人瓦上霜。

這種心態並非不對,而是不好,因爲這是一種冷漠、消極、不友好的態度,如果不在一個集體團隊中,這樣的心態作冷眼旁觀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在一個集體團隊中,這種做法就值得商榷了。

由此心態,可能還會引申出另外的心態,比如“麻煩死了,怎麽會有這種同事,拖後腿”,“嚇老子一跳,活該,你個傻子,這點事都幹不好”等等。

一般人,是駕馭不好這種獨善其身的心態的,而且幾乎必然會滑向其他的更惡劣的心態,所以這種心態對于職場菜鳥來說是最不可取的,但是對于職場老鳥來說,卻是一種近乎本能的選擇,不想惹事,你的錯就是你的錯,課題分離,明明白白!

又是課題分離……

被自己各種拎不清傷過的人,是真的需要迫切知道這個心理學手段到底是怎麽用的!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如果是第二種心態:你犯了錯,嚇我一跳,我也差點,我得想想該怎麽避免自己犯錯

這就是一種積極應對的心態了,大多數的菜鳥新手,只要不傻,還願意積累經驗,就不會放棄這個用別人的教訓教育自己的機會。

我未必能夠幫得了別人,但是我可以幫助我自己啊!避免錯誤,就是我自己幫助我自己,只有傻子才會不把這個放在眼裏,看著別人吃虧,自己要還是不知道該咋辦,那可就太不夠聰明了!

這種心態,是一種聰明人的選擇,用別人的教訓教育自己,降低試錯成本,實乃是混職場的不二法門,怎麽把事做對可能我不是很在行,但是學會不要去做錯事必須要有方法。

大多數的工作其實並不一定要求你有多麽強大的創新創造力,而是需要你穩定的做對的事情,所以別人錯了,自己趕緊學到點什麽,絕對錯不了。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如果是第三種心態:你犯了錯,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幫助你一把,接下來我會(不會)將其付之行動。

與第一種心態,一樣,一般人是駕馭不好的,因爲你這是在幹涉他人的命運啊!

這個世界上最麻煩的事情就是幹涉別人的命運,因爲那會讓你把別人的命運一起抗在自己的肩膀上,但是你是否能夠扛起兩個人的命運就很難說了,多少人因爲幫了同事,最後卻沒有落好,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解決如何不幹涉別人的命運,但還能夠幫助別人的。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非請勿入,所謂的非請勿入,就是沒有別人的幫助邀請,自己絕對不要主動去幫忙,因爲你無法確定對方是不是需要你的幫助,如果對方不需要你的幫助,你遞出的橄榄枝可能會被誤以爲是打過去的棒球棒。

只有在別人請求你的幫忙了,或者說你真的就是想要幫忙,只有在你表達了幫助意願,對方也開口求助了,你才可以開始行動。

具體的行動方式可能有很多種,就說一些比較常見的吧:

1. 選擇合適的時機:找一個相對安靜、沒有幹擾的時間,確保雙方都有足夠的精力來交流。

2. 保持客觀和友善:以平和的態度指出錯誤,避免指責和批評,強調共同改進的目標。

3. 具體指出問題:明確說明錯誤的具體表現,讓同事清楚了解問題所在。

4. 提供建議和幫助:分享一些可能的改進方法或提供資源,幫助同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5. 鼓勵和支持:表達對同事的信任和信心,鼓勵他積極面對並改正錯誤。

6. 傾聽對方的想法:給同事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尊重他的感受和意見。

7. 跟進和反饋:在一段時間後,關注同事的改進情況,並及時給予肯定和進一步的建議。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寫在最後

大多數人,能夠做到第二種心態就很不錯了,第三種心態和第一種心態一樣,都不是很好的選擇,都需要有強大的閱曆和能力來駕馭,大多數人是不行的。

筆者曾經就在第三種心態上不斷地踩坑,得罪了太多的人,搞得大家對我都有一種天然的排斥,爲此痛苦了很久。

但是筆者的錯誤並沒有就此停止,又在第一種心態上反複踩坑,又得罪了很多人,最終發現不是我的想法不夠好,而是我的能力不夠高。

現如今,我很小心的使用第二種心態來面對大多數的人,這個世界上需要我踩坑的人並不多,家人和朋友是我心甘情願踩坑的選擇,但是別人就算了。

把這些寫出來,一是希望大家不要隨便踩坑,二是如果需要踩坑,那麽希望我的建議還是有點點用處,讓你可以減少一丟丟的損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