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再闖港交所積極擴海外市場

詠竹坊陽 2024-05-11 21:53:18

這家中國家電龍頭企業,最近積極擴張海外業務

重點:

美的集團繼去年10月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不果後,最近趁港股回暖再度闖關,市傳集資逾10億美元公司去年盈利高達337億元,創曆史新高

本文作者 裴梓龍

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各大綠茵球場上,不時會有中國品牌大賣廣告,例如英超比賽場邊的廣告板上就經常出現“Midea”的醒目大字,反映這家中國家電龍頭正全力進攻海外市場,希望抛開只爲海外品牌做代工的形象,讓世界認識”Midea美的”。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333.SZ)早于1992年股改後在深圳交易所上市,2013年通過換股合並實現整體上市。從賬目上來看,去年營收高達3,737億元,同比增長8.1%,盈利則上升14.1%至337億元,創集團史上新高,更向股東分紅,每10股派30元股息,因此難言公司因爲缺錢而要在港上市。

美的集團去年10月曾向港交所遞表,計劃在港發行H股,但最後無功而回,很有可能是因爲當時港股市況疲弱,難以管理層心目中的估值上市。隨著恒生指數最近從今年低點大幅反彈,美的集團立馬卷土重來,市傳將籌資超過10億美元,以A股目前高達約4,800億元人民幣的市值,若成功上市,或成爲本港近年最大規模新股。

美的集團去年盈利創新高,截至去年底的現金及現金等物更多達598.9億元,選擇此時在港股上市,可能是爲了擴大海外業務。如果成功,或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調動資金也更容易。

公司在招股文件中也承認這一點,直言這次上市集資將用于全球科技研發、智能制造體系的持續建設及供應鏈管理的升級、完善全球銷售渠道和網絡,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銷售。

目前持有美的集團32%股權的何享健,早于1968年已經成立公司,最初只生産玻璃瓶等簡單産品,80年代中國家電業起飛,美的搞起了風扇業務,隨後透過購入設備與技術進軍空調産業鏈,成爲中國最早生産空調的企業之一。

何享健早已有一顆出海心,80年代不止在中國大搞自家品牌,已經將腳步伸到世界,但主要是爲通用電氣、松下、LG及東芝等世界知名家電商代工産品。

直到2006年,美的正式在海外建立自家工廠,希望將自家品牌帶到其他國家;到了2016年,美的更在一年內接連收購東芝生活、意大利空調品牌Clivet及庫卡集團,大撒金錢擴大海外業務;2017年,美的集團業績大增,全年收入增長高達50%,海外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000億元。

對于要在國際舞台占一地位,美的集團曾豪言到2025年,海外收入要達到400億美元,即超過2,900億元,在全球的市占率要達到10%,做到東南亞第一,北美前三。

不過,現在距離這個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

翻開美的集團業績報告,雖然公司在全球多達200多個國家與地區有業務、並于海外十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17個研發中心和21個主要生産基地,但2021年公司在中國以外的收入約爲1,376億元,2022年增長只有3.6%,去年則上升5.8%,只有約1,509億元。因此,要達到2025年收入達2,900億元的目標,即兩年內要翻接近一倍,相信會是十分困難的任務,所以這次上市便是要加速海外業務的發展,盡可能追趕目標。

首季營收再創新高

爲人代工始終不如出售自家品牌,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今年初再次爲出海定調,全力發展OBM(自主品牌制造商,制造並銷售自有品牌産品),加強研發、制造、市場及服務等全價值鏈全球化布局,構建第二主場。

美的集團在招股文件中亦有提到近年海外OBM業務發展迅速,去年該業務收入占海外智能家居業務收入超過40%,主要以東芝、美的及Comfee品牌爲主,去年亞馬遜會員日活動、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期間,公司有100多種産品進入亞馬遜相關品類的“暢銷産品”名單;而去年在美國亞馬遜平台,公司品牌的窗式空調及微波爐市占率分別達28%及44%。

上月底,美的集團再交出一份令市場滿意的季度業績,今年首季度總營收達1,065億元,同比增長10%,創下單季新高,同時表明計劃投入30億元加速海外自有品牌發展。該季度海外電商零售額同比大幅提升約60%,在巴西、埃及、馬來西亞及中東市場,自有品牌銷售同比增長超過50%。

最近內地家電股表現不俗,其中海爾智家(6690.HK)今年累計升幅逾三成,海信家電(0921.HK)更漲了一倍,股價創下曆史新高,兩者的市盈率均約15倍,而美的集團A股最近的市盈率約14.4倍,與兩家國內同業接近;但對比海外品牌如開利全球(CARR.US)的39.3倍及日本大金(6367.T)的25.1倍,美的集團仍然落後,或許反映市場考慮到中國與美國及歐盟關系欠穩定的背景下,美的集團的出海之路或難以一帆風順。

0 阅读:1

詠竹坊陽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