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感很重”,年輕人背後的無限心酸罷了

科技也有趨勢 2024-05-14 07:54:52

◎智谷趨勢(ID:zgtrend) | 峤嶽

可能你還沒搞清楚年輕人挂在嘴邊的“i人e人”“濃人淡人”,他們又創造出了一個新的標簽:“偷感很重”。

(來源:微博、抖音)

“偷感”不是說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而是形容一種做事拘謹、偷偷摸摸的狀態,後來延伸爲默默做事不想讓人發現的狀態。

比如,偷偷下班、偷偷結婚、偷偷帶癌上班……這一屆年輕人似乎深谙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在職場極力做個偷感十足的小透明。

只是說好了00後整頓職場呢?怎麽這屆年輕人開始標榜起“偷感很重”,連准時下班都要偷偷摸摸的了?

偷感,是一種害怕被注視、默默做事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生活態度。

有的人學習必須找一個無人認識自己的地方,害怕被發現自己在努力;

有的人減肥只能偷偷減,最怕被人關心減肥進度;

還有的人找個兼職都要偷偷面試,生怕室友誤以爲自己攢了很多錢。

在MBTI在年輕人中廣爲流行的今天,“偷感”成了“i人”對自己行事作風最好的形容:購物時東張西望怕導購發現自己並提供熱情的建議,路上遇到熟人時手腳無處安放,連自拍都要小心翼翼看一下周圍沒有人才敢偷偷把手機放在下巴下快速拍一張照片。

有的網友直接列了20條“屬于i人的偷感時刻”,引起不少人共鳴:

(來源:小紅書)

如果說學生黨的偷感是偷偷去圖書館學習,那打工人們的偷感則顯得五花八門了。

有的網友說,上班前還是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上班後開始在辦公室偷水、偷電、偷紙。

(來源:小紅書)

老板不注意,偷偷瞄幾眼手機;老板一進門,立馬快速切換電腦工作頁面。工作的時候一旦有同事在旁邊看,表面裝作自己忙著打字,其實內心早已手足無措,毫無效率。

(來源:抖音)

還有的人幹完了活,花式摸魚也是小偷小摸。

(來源:小紅書)

怪不得最近抖音博主@可愛屁張大美 的眼保健操視頻很火,打工人明明沒幹什麽壞事,但在工位上鬼鬼祟祟久了,連眼神都逐漸變得“偷感”十足。

(來源:抖音)

或者是領導和同事還沒下班,到點先走仿佛有負罪感,需要左顧右盼,偷偷溜走,生怕被質疑工作不飽和。

(來源:小紅書)

還有的年輕人,看似准時下班,其實每天早上提前到偷偷加班,連職場老油條看了都要直呼八百個心眼子。

(來源:小紅書)

這一屆的年輕人,真的是在職場把偷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猶然記得兩三年前,剛進入職場的95後、00後,高喊著“拒絕畫餅、准時下班”等口號,掀起了整頓職場風暴。

(日劇 《我,到點下班》)

一時間,“整頓職場”的相關話題層出不窮,屢上熱搜。

(來源:微博)

在職場老人一副“慫樣”,“根本不敢想象,分分鍾怕被炒鱿魚”的時候,00後們使勁“策反”——

“反正不是什麽好工作,無所謂失去。”“有時候硬氣一點,公司反而把你當個寶。”

這些成長在多元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的Z世代,到了職場也希望追求平等與自由。老一輩“忍一時風平浪靜”的職場潛規則已經不再適用,拒絕PUA、拒絕無效加班成了年輕人的職場宣言。

幹著不舒心?無所謂,不想幹就換個活。

何況前幾年的互聯網風頭還盛,不想上班轉頭嘗試做直播或自媒體也讓不少人吃到了甜頭。

但是,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年輕人,在職場上已經沒有那麽強的底氣了。還沒把職場給整明白,就已先被社會毒打了。

無論是宏觀經濟大環境的寒氣,還是降本增效主旋律下此起彼伏的裁員,多少打工人過得膽戰心驚。

而更多還未邁入職場的00後,還在擠破腦袋搶一張入門券。根據官方數據,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人。

僧多粥少的當下,想整頓職場的00後,可能連工作都找不到。

打開社交媒體平台,還有不少沒有offer的應屆生在焦急地趕校招的最後一班車,“工作好難找”的哀嚎充斥著社交媒體。

(來源:小紅書)

就在半個月前,#特斯拉撤回所有應屆生offer#的話題沖上了熱搜。盡管提供了一個月工資的違約金,但在春招末尾毀約,對應屆生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打開評論區,類似的遭遇比比皆是。

所以時至今日,互聯網的整頓職場也許只能看個樂子了。現實中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年輕人還是收起了鋒芒,做起一個默默幹活的打工人。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現在年輕人連結個婚都要“偷偷地”。

五一假期,話題#爲什麽年輕人流行偷偷領證##不願意公布結婚的年輕人都在想什麽#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根據十點人物志的采訪,這些不願意公布結婚訊息的人,有的是想避免自己的婚姻成爲其他人茶余飯後的談資,有的是擔心目前婚姻狀況不穩定,還有的人是在“反婚反育”的互聯網輿論下,覺得“已婚可恥”而選擇不公開。

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爲一些職場的“潛規則”選擇了偷偷領證,比如不被允許的“辦公室戀情”,但更多的是害怕自己“已婚未育”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

打開社交平台,不少女性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一旦在面試時表明結婚的意向,競爭力便會大大減弱,結果往往是再無後續。

(來源:知乎)

哪怕成功進入了公司,在隨時可能的裁員危機之下,已婚未育的群體成了最容易被優化的重點對象。2023年1月,一則“女子上班第一天因已婚被辭”的消息更是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榜前列。

(來源:微博)

還有的年輕人爲了保住工作,連得了癌症都選擇偷偷帶病上班。

前幾天還在討論“上班比醜”,這幾天話題就變成了嚴肅的“帶癌上班”。有的人感慨“現在打工人都這麽卷了嗎”,但更蒼白的現實是,“帶癌上班不一定死,不上班肯定餓死。”

(來源:小紅書)

盡管年輕人竭盡全力保住飯碗,但總有人會因爲各種原因出局。

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1月、2月不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分別爲14.6%和15.3%,均大幅高于同期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而25—29歲年齡段的數據則分別爲6.2%、6.4%,略高于同期總體失業率1個和1.1個百分點。

你以爲失業了就擺脫職場的“偷感”了嗎?

不,有些年輕人,連失業都是偷偷的。

打開社交媒體,每天假裝上班的人不計其數。

(來源:小紅書)

他們和上班族一樣一大早出門,穿行于圖書館、商店或者是公園,下班時間准時回家。

和打工人一樣經曆早晚高峰的他們,最大的差別在于“無工可打”“無薪可領”。

相比于失業的痛苦,更可怕的是被家人發現自己失業。

這一屆年輕人的父母,不少也是經曆過下崗潮的。對于他們而言,失業意味著失去了穩定了經濟來源,無異于晴天霹雳。

于是,失業的年輕人,爲了不讓父母爲自己焦慮擔心,只能偷偷失業假裝上班,和父母打起了遊擊戰。

這也可以窺見一隅,年輕人爲什麽紛紛給自己貼上“偷感很重”的標簽。

在東亞集體主義熏陶下長大的年輕人,一邊是家庭乃至社會對年輕一代沉甸甸的期待,另一邊是社交媒體下他人被無限放大的光鮮亮麗,逐漸催生了“不配得感”。

懂事的年輕人失業只能偷偷失業,不然家人會擔心,別人會同情;

努力只能偷偷努力,一旦被他人關注或注視,就害怕最後失敗了會被嘲笑。

(來源:小紅書)

在繁雜的人際關系、學習壓力、職場競爭之下,厭倦了社會壓力的年輕人開始學著斂起鋒芒,以“偷感”的標簽,給自己尋找內心與現實的安全感。

所以,不要覺得“偷感”是年輕人的無病呻吟,“偷感很重”的自嘲,不過是年輕人在職場與社會困境下的苦中作樂。

0 阅读:0

科技也有趨勢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