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贏基金業績“長輸”的高換手之謎,超3成主動權益産品虧超30%

科技也有趨勢 2024-05-15 04:54:46

有一家公募,取名“永贏”,看上去母公司有著很強的競爭意識。這家永贏基金成立僅10年,就擠進了非貨規模前二十,似乎很能打。

拆分基金業績,永贏基金旗下有59只主動權益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其中45只累計收益都是虧損的狀態,換言之,僅14只産品能賺錢,比例不到四分之一,這個概率比福利彩票還要低不少。

虧錢的基金裏面,有20只産品的虧損累計超過30%,比例高達33%。首發每買三只永贏基金的主動權益産品,就有一只虧損超過30%。

統計近2年業績,29只基金裏只有9只排名在同類前50%,排在倒數後85%,卻有12只基金。

事與願違,永贏基金,業績“長輸”。

整個團隊都在高換手,十大持倉半年換七個

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永贏基金旗下基金2023年年報十大持倉股,對比2023年中報更換了7個股票。

只有邁瑞醫療、甯德時代、華能國際同時出現在兩個時期的十大持倉中。

十大持倉股裏會同時統計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股票,永贏基金旗下的被動指數規模較小,不到主動權益的十分之一。

因此,以上十大持倉股票的變化,基本都是整個權益團隊主動投資做出的選擇。

哪怕是對比2023年中報和2022年年報,永贏基金的十大持倉股也更換了六只。

拉長到全年看,經過2023年,只有邁瑞醫療和甯德時代是永贏基金投資團隊的真愛,其它8只重倉股全部發生更換。

就連邁瑞醫療,2023年年中還有20只基金持倉,到2023年年底持倉基金就只剩下10只。

如果不看持倉人是永贏基金,單看持倉變化,容易被誤認爲是一個普通散戶在操作。

半年重倉股全換,成立2年半虧損52%

永贏優質精選混合發起A(以下簡稱“永贏優質精選”)成立于2021年12月,由張海嘯擔任基金經理,成立至今累計收益爲-52.72%,虧損超過一半,累計跑輸同期比較基准35個點。

該基金近2年累計虧損-40.56%,跑輸同期比較基准超37個點,全行業排名墊底(2934/2988)。

在永贏基金整個高換手團隊裏,永贏優質精選是漂移車速最快之一。2023年全年換手率是1298.31%,2023年上半年更是高達1625.99%。

2023年年報該基金十大重倉股與中報對比,全部發生更換,整只基金宛如新生。

2023年中報對比2022年年報,十大重倉股也更換了九個。

2022年年報對比2022年中報,又是換血式更換全部十大重倉股。

追漲殺跌,換手得越快,虧損來得越高。

永贏低碳環保智選混合發起A(以下簡稱“永贏低碳環保”)是另一只換手率超過1000%的基金,2023年年報換手率達1428.57%。

跟永贏優質精選一樣,永贏低碳環保2023年中報十大重倉股到了2023年年報全部發生了更換,一只不剩。

對比2023年中報和2022年年報,十大重倉股又全換了一遍。三個報告期沒有一只重倉股重合。

最牛的是,永贏低碳環保2023年中報和2022年年報十大重倉股主要是光伏概念股。在同一個賽道,半年內竟然也全部更替,前後十六個光伏股沒有一個重複。

而作爲低碳環保概念基金,2023年年報十大重倉股又出現上海誼衆、九典制藥兩只醫藥概念股。

一頓操作後,永贏低碳環保成立近1年半,虧損達到了-32.09%。

2022年後成立發起式基金超4成,存清盤風險

永贏優質精選和永贏低碳環保有個共同點,都是發起式基金。

發起式基金成立門檻較低,對認購戶數和認購金額要求則沒有硬性要求。但卻有到期三年規模超過2億元的考核指標。

永贏基金旗下主動權益基金,有26只是發起式基金,占比超過4成。

這24只發起式基金全部都是在2022年以後發行,其中16只基金在2022年發行。

低門檻成立大量發起式基金,基金的投資操作卻存在諸多問題。

2022年16只發起式基金,成立至今收益全部虧損,平均虧損高達-27.47%,僅2只基金(永贏醫藥創新智選混合發起A\C)跑贏同期業績比較基准,14只基金跑輸比較基准,平均跑輸業績比較基准超11個點。

從規模上看,這26只發起式基金只有4只目前規模超過了2億元的存續門檻,還有20只基金的規模小于5000千萬元。

長期看面臨規模清盤的壓力不小,畢竟規模增長核心還得取決于業績。

數據來源:Choice,時間截止:2024年5月11日

0 阅读:0

科技也有趨勢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