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犧牲的影響有多大?遼縣改名左權縣,毛主席下令爲其建陵園

素慢曆史 2024-05-07 10:15:57

提起太行山,大家的印象是什麽?是女娲補天,還是愚公移山,還是“直挂雲帆濟滄海”?其實這座被世人熟知的太行山之中,隱藏著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縣——左權縣。

左權縣的名字,是由毛主席親自命名的。而命名的靈感,則來源于一位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傑出將領——左權。

在毛主席提出以左權命名左權縣時,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爲,用人物名字命名地名容易滋生個人崇拜主義,不利于社會的健康發展。然而,毛主席卻力排衆議,堅定地表示:“左權縣的名字已經確定,並且,此後永遠保留,不得更改。”

那麽,左權將軍究竟有何特殊成就,以至于毛主席會以如此高規格的禮儀對待他呢?

家貧難掩壯志

左權的故事始于湖南省醴陵市一個偏遠的貧困山村。這裏地勢崎岖,交通閉塞,村民們的生活艱辛而樸素。左權就誕生在這個村子裏的一戶貧苦農家,家中的生活簡樸到幾乎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房屋破舊不堪,屋頂的瓦片殘缺不全,每逢雨天,家中便是一片狼藉。家中的一切開銷和生活的重擔,都沉甸甸地壓在了左權父親的肩上。

左權的到來,無疑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壓力。盡管父母深知家中經濟狀況拮據,但他們依然對左權的出生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然而,這份喜悅並沒有持續太久。在左權兩歲那年,他的父親因爲長期過度勞作,積勞成疾,最終倒在了田間地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父親的離世,對這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家中的頂梁柱突然崩塌,讓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左權的母親在得知丈夫去世的噩耗後,悲痛欲絕,一度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她強撐著身體處理丈夫的後事,但內心的悲痛和生活的壓力讓她身心俱疲,最終也病倒了。

這個家庭,在失去了父親的支撐後,變得更加風雨飄搖。從此,左權就被母親交給了左權最小的哥哥照顧,自己帶著左權的大哥二哥四處找零活,補貼家用。

在左權稍微長大一些後,就承包了家中做飯、割豬草、放羊的工作,明明那麽小,卻那麽懂事。

雖然左權每天臉上都是開開心心的表情,但左權的母親不止一次見到左權看向私塾裏讀書的孩子時,眼中流露出來的羨慕與渴望。左權的母親心中滿是苦澀和愧疚,但她只能狠心當作看不到。

因爲每個月私塾的束修,就是很大一筆支出,家中拿不出這筆錢。

于是,每天將羊趕到山坡上後,左權就悄悄坐在私塾的窗口,裝作自己也在學習的樣子。很多先生教授的文章,僅僅是聽了幾遍,左權就能一字不差的背誦下來。先生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孩子,于是邀請他進屋讓他旁聽了一節課。

過後,私塾先生找到了左權的母親,他跟左權的母親講述了左權在讀書上的天賦,先生能做主減免一半的束修,這是先生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剩下的一半束修還是需要左權的母親承擔。

左權十分懂事,聽到一半的束修對家中依舊是很沉重的負擔後,就跟母親說自己不想念書,但他沒想到母親竟然答應了先生,當天晚上母親和哥哥們就拿出了家中的積蓄,湊出了足夠左權讀書的束修,將左權送去了私塾。

就是因爲知道讀書的機會有多麽來之不易,所以左權十分珍惜,他沒有放過任何時間,就算是睡前,也要對著月光背誦當天所學。

1922年,左權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重點中學。母親和哥哥們四處奔走,到處借錢,才讓左權能繼續學業。

在上學期間,左權接觸了《新青年》、《向導》等啓迪思維的進步讀物,再結合當時的國情,左權愈發痛苦的認識到,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讀書的出路是多麽窄,爲國做出的貢獻又是多麽的小。

但自己的家人用了這麽大的代價才讓自己能在重點中學讀書,自己就此放棄讀書之路,怎麽對得起媽媽和哥哥。

在矛盾之中,左權回到了家中,跟母親和哥哥說起了外面的世界。母親和哥哥不了解這些,但是讓左權沒想到的是,他們支持左權的一切決定。

于是,1923年,左權投筆從戎,奔赴廣州,考入了黃埔軍校。

在學校中,左權成績十分優異,體能訓練、軍事能力測驗、文學測驗都名列前茅。

軍事奇才——左權

1925年,在陳赓的介紹下,左權認識了周總理,成爲了共産黨的一員。

同年2月,他便被黨組織選派至黃埔軍校,擔任學生教導團的排、連長職務。在軍校的嚴格訓練下,他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力。

隨後,他參與了討伐陳炯明的戰鬥,率領部隊英勇作戰,屢立戰功。同年7月,左權返回廣州,被任命爲程前攻鄂軍衛隊的連長。面對陳炯明的第2次東征,他冷靜分析形勢,精心策劃戰鬥,最終成功挫敗了敵人的進攻。左權的出色表現,使他贏得了黨組織的高度認可和贊賞。

爲了進一步提高軍事素養和領導能力,黨組織推薦左權前往蘇聯留學深造。1927年,他進入伏龍之軍事學院學習,與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劉伯承成爲了同窗。在蘇聯的求學經曆,使左權接觸到了先進的軍事理念和戰術思想,爲他日後的軍事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也爲後來他寫出《襲擊戰術》、《論軍事思想的原理》、《埋伏戰術》、《論堅持華北抗戰》等40多篇軍事著作奠定了基礎,毛主席說他是真正將“洋面包”都消化了。

學成歸來後,左權被任命爲紅新12軍的軍長。這支軍隊原本是紅五軍團十五軍,是一支起義的部隊。然而,在左權的領導下,這支部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通過嚴格的訓練和整頓,使得軍隊戰鬥力迅速提升,紀律嚴明,成爲了一支真正的人民軍隊。

從1932年6月起,左權在紅軍學校擔任軍事教官,以其深厚的軍事理論和實戰經驗,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紅軍指戰員。隨後,他曆任中革軍委總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紅軍總司令部兼紅一方面軍司令部作戰局局長以及紅一軍團參謀長等職。

然而,隨著紅軍長征的開始,左權也遭遇了職業生涯的挫折。由于王明左傾路線的影響,紅軍在長征過程中遭受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此期間,左權因爲王明的錯誤而被摘去了軍長的職務。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追求。在強渡大渡河的作戰中,左權跟隨先遣部隊指揮作戰。他通過多次佯攻,成功地吸引了敵方的大部分注意力,爲紅軍主力通過泸定橋創造了有利條件。

最終,紅軍主力得以成功擺脫國民黨中央軍的追擊,保存了革命的火種。這一勝利,不僅展現了左權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也體現了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執著。

後來,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國共合作,在毛主席的舉薦下,左權擔任副參謀長,與日寇作戰。

1938年,在太行山根據地,他指揮八路軍全殲了日寇十個團;1940年,協助彭德懷指揮了“百團大戰”,擊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1941年“黃崖洞保衛戰”更是以少勝多,以不到兩百的傷亡人數,殲滅敵人1000多人,取得了敵我傷亡6:1的戰績,這種戰績是曆史空前未之有也的輝煌戰績。

1942年5月,日僞軍集結了3萬余人,對太行根據地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掃蕩和圍剿。彭德懷和左權最終決定采取分散突圍的方式,避開敵人的鋒芒,尋找機會鑽出合擊圈,完成撤退任務。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作戰計劃泄露,在計劃制定的第二天,日軍就知道了他們的行動軌迹,直接用大炮和飛機阻斷了撤退之路。

于是左權主動請纓,由自己帶領小隊斷後,掩護連隊和百姓迅速撤離。最終,彭德懷等人安全撤離,左權帶領小隊分毫不讓,始終不讓日軍追上半步,拖住了日軍進攻的腳步。在炮火的轟炸聲中,左權被炮彈擊中腦部,犧牲在了十字嶺,當時的他年僅37歲。

左權犧牲的消息傳出後,衆人悲痛萬分。1942年9月18日,經過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批准,遼縣正式改名爲左權縣。1946年,毛主席親自批准在剛剛解放的河北邯鄲,建立以左權墓和左權紀念館爲中心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這是對抗日英烈左權將軍的最高紀念,也是對抗日鬥爭曆史的深刻銘記。

1958年,由于中央做出了不得以領導人名爲地名的指示,山西省政府決定將左權縣除名,但這一決定卻引發了民衆的抗議,丁啓明、席元華、曹振聲等老紅軍也紛紛赴京,申請不要除名左權。

毛主席得知這件事後,說:“左權縣的名字已經確定,並且,此後永遠保留,不得更改。”從此,左權縣的名字沿用至今。

左權的抗日精神和犧牲精神不僅在當時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今天的國家和民族有著重要意義。他的事迹激勵著人們爲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左權等抗日英雄的犧牲和貢獻,傳承他們的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