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盤二戰——中國抗日戰爭最危險的時刻

舊時堂前 2024-05-05 16:56:57

複盤二戰,有沒有讓你細思極恐、冷汗直流的瞬間。

抗戰期間中國最危險的時刻莫過于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和1941年《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以往史學界都將這兩個條約分別視爲德日全面入侵蘇聯的前兆,其實不然。相比于1937年德意日《反共産國際協定》,1940年的條約中刪去了反蘇條款。

條約第五條規定:“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聲明上述各條款毫不影響三締約國各與蘇俄間現存的政治地位。”

1940年的同盟條約修正了之前反蘇的路線,准備構建德、蘇、日、意四國同盟,聯手瓜分大英帝國在歐亞大陸的遺産、孤立美國。

斯大林與松岡洋右挽手

站在蘇聯的立場,斯大林也對德、蘇、日、意四國同盟非常感興趣,相比于德、日解除後顧之憂不同,斯大林清楚的明白德國、蘇聯聯手才能徹底擊敗英美海洋國家對大陸國家的封鎖。

按照德國戰略家豪斯霍弗的戰略規劃,將西亞、南亞包括印度全部讓給蘇聯,實現蘇聯拿下印度洋出海口的百年夢想。將包括中國在內的東北亞至東南亞,再至澳大利亞的地區交給日本。因此,日本近衛文麿政府也積極推進蘇日結盟,斯大林積極回應,表示蘇聯承認僞滿洲國的獨立國家地位,日本則承認外蒙古的對立國家地位;蘇聯終止對中國的援助,並向日方有償轉讓中東鐵路。1941年4月13日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正式出爐。

德國戰略家的四分天下構想

德蘇日三角聯盟呼之欲出,如果曆史真的向這個方向發展,最大的受害者是誰?

無疑是中國。

英國、美國最多退守英倫三島、美洲大陸苟延殘喘,但尚且還有立足之地。如果蘇聯、日本聯手瓜分中國,中國還有招架之力嗎,英美還會援助中國嗎,中國真的要亡國滅種了!!!

1940年1月汪精衛叛國集團的重要成員陶希聖、高宗武逃回香港,披露了汪僞政權的賣國內幕,其中揭露了日本真實的對華戰略思路。陶希聖披露:

“與影佐機關談判‘日支新關系調整要綱’之中,我發現中國存亡之關鍵,不在日本劃分中國東北(滿洲)、內蒙(蒙疆自治政府)、華北、華中、華南、海南等六個地帶,決定其‘緊密聯系合作’之程度(實即爲日軍控制之方式與壓迫與剝削之程度),而在于日本有與蘇俄瓜分中國之圖謀。日本預計之中國國土劃分,以潼關爲西南界線,亦即以新疆西北、華西、西南與西藏爲餌,釣取北方之巨鯨(蘇俄),二分東方世界。”

汪僞集團成員陶希聖

想想是不是冷汗直流了。

萬幸的是最終這個計劃被希特勒否決了,因爲德、蘇、日三角聯盟最大的受益方是蘇聯而不是德國。德國、日本均早早陷入歐洲和亞洲戰場,只有蘇聯與各大國均處于中立狀態,一旦聯盟成立,蘇聯在戰後憑借其最後一個參戰的優勢必然一躍成爲世界老大,作爲日耳曼種族主義者的希特勒是絕對無法接受的。希特勒私下對他的部下亮出底牌:

“英國沒有求和,也許有兩個原因。第一,它希望得到美國的援助;但是,直到1941年,美國還無法開始大規模地配送武器。第二,它希望以蘇制德,但是德國在軍事實力上遠勝于蘇聯……德國不該爲打敗英國而努力,因爲受惠者不是德國,而是在東方獲益的日本,在印度獲益的蘇聯,在地中海獲益的意大利,從世界貿易中獲益的美國。”

德國閃擊蘇聯

看來希特勒一心充當英國的舔狗,根本瞧不上蘇聯、意大利、日本、美國這樣的低等民族。

于是1941年6月22日德國閃擊蘇聯,德、蘇、日、意四國聯盟宣告破滅。由于希特勒間接助攻,中國轉危爲安,最終渡過難關,不僅成了戰勝國,還成了新世界裏的五常之一。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