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最直觀高效的方法——打通血脈(包括經絡與血管)

炎黃國粹 2024-05-12 09:50:01

養生保健的方法有很多,可謂五花八門,讓人難以選擇。

有沒有最直觀高效的養生方法?——有,那就是“打通血脈”。

“血”,是指血管系統,就是要保持血管通暢,這樣,什麽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之類的就不會存在,身體也就健康了。

“脈”,是指經絡系統,而不是指血管系統。傳統中醫講的“脈”主要是指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組成的經絡系統。因爲西醫認識不到經絡系統的存在,導致近現代很多人把“脈”理解爲血管系統(包括清朝醫學家王清任)。

“打通血脈”就是指人體血管系統和經絡系統都要打通,血脈保持通暢,那就會百病全消。

你也可以這樣理解:經絡中流通的是“氣”,血管中流通的是“血”,“打通血脈”就是指“氣血”通暢、調和,那當然身體就健康了。

爲什麽說“打通血脈”是最直觀的養生保健方法呢?

因爲,經絡本身雖然不可見,但可感(比如可感覺到經絡路線上的生物電流);而血管系統可見又可感,而且還可以借助西醫對血管系統的解剖學知識來補充現代中醫的不足。

有過針灸體驗的人,多數都能感覺到經絡、穴位的生物電流的存在;即使不采用破皮針刺的方法,就是用金屬棒(包括黃帝內經講的“鍉針”)按壓人體的穴位,用力按壓一定的時間,很多人也會體會到生物電流感。那麽,用類似的方法,可以診察到人體哪些經絡、穴位不通暢(不通暢的經絡穴位多數會出現酸麻脹痛等異常感覺),采用針灸、按摩、點穴、外敷等方法,將這些經絡、穴位打通,身體就會健康起來,也有助于防病祛病。

血管不通暢,在體表的部分可以用肉眼看到靜脈曲張等表現,在體內部分可借助現代西醫檢測手段來發現(古代人用什麽方法看到血管不通暢,這裏不說了,避免爭議),那麽,可以采用理療或食療等方法,養生保健防病祛病。這是西醫與現代人比較熟悉的,所以不多講。

爲什麽說“打通血脈”是高效的養生保健方法呢?

傳統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其實呢,也可以說“通則不病,病則不通”。無論具體的病名、病症是如何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就是某處的氣血不通、血脈不通;無論采用什麽方法,都是爲了恢複人體的血脈流通和良性循環。

爲什麽歐美日等很多國家廣泛接納中醫的針灸,但並不將中藥方劑納入醫保呢?因爲西醫擅長對血管系統的認知與治療,卻對經絡認識不足,並且缺乏打通經絡的方法,于是西醫才取長補短,采納針灸。

我在多篇文章中論述過,天地人三才,天包含地;經絡對應天,血管對應地,經絡的範圍大過血管,經絡包含並統領血管。血管中必有經絡貫通,但有些經絡通達的地方卻沒有血管(比如頭發就沒有血管,卻有經絡)。

因此,“打通血脈”,通脈重于通血,而通脈的關鍵在于打通三陰三陽十二經脈,這也就是我在專門文章中論述的傳統中醫“通周天”。

爲什麽《黃帝內經》多數篇幅是論述經絡與針灸?大家可以據此參悟。

我研究傳統中醫,我主講的中醫課程,我研發養生産品,是直接奔“打通血脈”這一中間大道去的,並且優先打通經絡。爲了方便現代人能輕松開始養生實踐,我一直注重研發養生産品,無論是養生酒類、食療類産品,還是代灸的經絡液、通鼻竅的噴劑、面部護膚的面膜粉(主要是批通面部陽明經),首先注重的就是打通經絡,並關注血管系統的通暢,注重活血化瘀……

總之,如果你能把關注點放在“打通血脈”上,你的養生實踐會一通百通,事半功倍!

炎黃國醫研學者吳越

2024年5月12日

中醫博大精深,本文只是發表了筆者感悟的一點點所知所見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達所有的思想,還需聯系筆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來理解。

文中所述,如有不當,歡迎指正。

經方是中醫的核心,想要學習更多更深的中醫知識,特別是想深入學習伊尹經方與張仲景經方的朋友,請關注筆者的其他作品。筆者的經驗:學中醫經方,從伊尹經方開始著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確的開啓方式!有興趣者,可參閱筆者的著作、文章或課程。

吳越心願:爲想學中醫又不得其門而入者提供一個完整的中醫學習階梯,爲學醫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問難解者提供系統明析的透徹解惑,爲從醫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難以應對疑難痼疾者提供以醫入道的升華指引。

附1:炎黃國醫課程體系

A、普及系列:《“陽主陰從”高效養生法》等自助中醫普及課程。

B、針灸系列:《周天針灸法-針灸入門一日通》與《周天針灸法-針灸入道一點通》等

C、經方系列:包括由淺入深的《分類講病》《經方易用》《經方直用》《經方邏輯》等階梯

其中,《經方邏輯》特別系列:中醫經方核心課程-中醫經方的底層邏輯

第一部分、《伊尹經方課程:破解伊尹經方體系,掌握中醫真正核心》(共五單元)

第二部分、《仲景經方課程:理解仲景經方運用,提升中醫實踐技能》(共十一單元)

……

附2:炎黃國醫著作總目錄

第一系列:“炎黃國醫”經方破解系列著作(邏輯嚴密,階梯遞進,須按順序學習):

C1、《“伊尹經方體系”課程講義(彙編)》(對《傷寒論》之前的經方起源的准確破解)——有配套講解視頻:“伊尹經方課程”(破解伊尹經方體系,掌握中醫真正核心)。

C2、《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用古經方探索》(用伊尹經方理解傷寒金匮如同數學規律般明晰)——有配套講解視頻:“仲景經方課程”(理解仲景經方運用,提升中醫實踐技能)。

C3、《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用古經方探索(續)》(繼續運用伊尹經方理解傷寒金匮其它藥方,至此,傷寒論113方與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畢)

C4、《從經方中歸納用藥規律》(從伊尹經方體系和仲景經方體系中,歸納出100多種中藥的用藥規律)

……

0 阅读:10

炎黃國粹

簡介:傳統文化精髓善解人生疑難;炎黃國醫要妙呵護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