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鏖戰寒冬,通威股份穩字當頭穿越周期

妮妮聊商業 2024-05-01 09:13:31
4月29日晚間,光伏行業龍頭通威股份(SH:600438)披露了2023年年報及2024年度一季報。數據顯示,2023年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91.04億元,同比下降2.3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5.7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136.13億元,同比下降48.73%。 單季度來看,通威股份Q4歸母淨利潤爲負主要基于謹慎原則對主要涉及PERC電池的相關資産計提了減值所致。去年第四季度,産業鏈價格下行和産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了光伏企業的經營壓力,但通威股份積極推動光伏産業技術變革,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雖有計提減值准備,但也保障了公司財務管理和業務運營更爲穩健,在行業周期波動的激烈競爭下實現了正向的經營性利潤。 光伏行業步入下行周期 業內玩家利潤空間收窄 2023年以來,國內光伏行業一邊大肆擴張,一邊暗潮洶湧,高速發展的同時,産能過剩問題、全産業鏈降價戰、企業利潤承壓等多個挑戰亦隨之而來。在産業鏈價格持續下行的影響下,各環節無一幸免,上遊硅料環節首當其沖,多晶硅料價格較去年高點下跌超八成。2023年第四季度絕大部分光伏企業的業績出現環比下降趨勢,業內玩家逐漸步入“史上最強內卷時刻”。 在新一輪産能洗牌周期的影響下,內卷、過剩、降價是2023年光伏企業繞不開的三大關鍵詞。供需失衡和價格低迷使得不少企業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多家頭部光伏企業在年報中出現了營收和淨利潤雙降,其中,大全能源(SH:688303)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63.29億元,同比減少47.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63億元,同比減少69.86%。隆基綠能(SH:601012)實現營收1294.9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5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7.41%。TCL中環(SZ:002129)實現營收591.46億元,同比下滑11.74%;實現歸母淨利潤34.16億元,同比下滑49.9%...光伏板塊上市公司相繼披露的年報成績單可以看出,行業集體面臨業績失速的節奏。 從2024年一季度來看,行業基本面並未有明顯邊際改善,加之一季度迎來光伏需求淡季,1-2月各環節排産較弱,反而産業鏈價格繼續探底,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影響也隨著業績披露逐漸浮出水面,不少光伏龍頭企業甚至出現虧損情況,TCL中環實現歸母淨虧損8.8億元,愛旭股份(SH:600732)實現歸母扣非淨虧損7.59億元,隆基綠能(SH:601012)實現歸母扣非淨虧損24.19億元…從過往光伏周期來看,當行業出現多家龍頭企業同時虧損的時候也預示著周期底部的到來。本輪産能出清的過程中雖有陣痛,産業鏈盈利格局也亦或發生變化,但在經曆光伏産業盈利的低谷期後,具備成本、技術、資金優勢的公司有望迎來估值再定價。 發展承壓更爲考驗“內功” 龍頭企業如何穿越周期 光伏行業是典型的周期行業,其本質是供需的錯配。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各環節現有産能、規劃産能其中存在差異,相關的價格變動並非趨同;投資建設節奏、爬坡達産速度也各不相同,疊加技術研發叠代進展的參差,錯配之下行業發展曲線必然出現波動。 即便曆經價格動蕩,市場規模依然向少數優質企業集聚,這使得所有業內玩家不得不思考何以穩健穿越周期。究其根本,龍頭企業在周期輪轉階段的生存之道,得益于其在成本把控、技術創新以及資金管理方面的強大實力,這些也是決定企業能否在新一輪競爭中的重要底氣。 當寒意遍布行業,“廣積糧”的公司則爲目前的蟄伏和日後的擴展布局多了一分主動權。穩健的財務支撐是龍頭企業曆經危機而不倒,並不斷發展壯大的核心要素之一。 價格進入行業成本區間內,高成本産能則更容易面臨虧損風險,資金實力較差的二三線企業也承受更大壓力。而頭部硅料企業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變電工此前曆經行業景氣上行階段,不僅逐步建立了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也儲備了充足的現金和較低的有息負債,在行業周期低谷階段的過渡之後便能快速入局下一輪的周期擴張。 曆次行業周期底部出現了“組件價格戰”、“産能過剩”、“海外貿易政策不明朗”、“行業融資收緊”等階段特征,且在激化之下技術浪潮頻現,無論是2011年、2018年還是2023年的行業底部,均出現了技術變革。 從技術叠代角度看,當前光伏賽道內的變革主要集中在電池領域,市場正處于由P型電池全面轉向N型電池的時刻。如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在內的多家頭部光伏組件企業的N型産能占比也在快速提升,各家均在新技術路線上布局並快速降本增效使之成爲優勢産能。 一體化布局鎖定成本優勢 持續技術創新無懼市場競爭 “再怎麽洗牌,也不會把通威、隆基、晶科等龍頭洗出去的,這種一體化、全球化的頭部企業,一定是穿越周期後的贏家。”光伏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張鵬曾表示。能讓業內人士如此堅定看好,龍頭企業必然具備對行業調整周期的深入洞察和應對能力。 在穩坐硅料+電池片雙料龍頭後,通威股份在2022年下半年進一步發力組件環節並實現快速放量,2023年公司組件出貨量一舉來到全球前五。通威的一體化布局使公司直面終端市場,在行業周期下行階段不用完全受制于曾經的組件客戶,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並賦能公司更強的産業協同性、經營穩定性及産能消化能力。與此同時,完善的産業鏈布局也有望幫助公司進一步優化核心消耗指標並挖掘産業鏈降本提效潛力,持續鞏固核心競爭力。 目前,通威股份已形成45萬噸高純晶硅産能、95GW太陽能電池産能以及75GW組件産能。根據公司産能規劃,預計2024-2026年,公司高純晶硅産能將達到80-100萬噸,太陽能電池産能達到130-150GW,組件産能達到80-100GW。去年公司還在包頭和廣元分別規劃了30萬噸和40萬噸兩個工業硅項目,通過硅粉自供進一步達到降本和産業鏈全程可追溯的目的。去年底,公司逆勢擴産加碼硅料産能,以280億元人民幣投建綠色基材一體化項目,包括年産50萬噸綠色基材(工業硅)、40 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配套設施,借助周期有利節點進一步鎖定規模和資源優勢。電池方面,公司將基于其在TOPCon PECVD技術的先發優勢,順勢而爲,將在2024年逐步完成約38GW PERC産能改造,並分別在眉山基地和雙流基地新增16GW、25GW TNC電池産能,預計2024年底TOPCon産能規模超過100GW。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高純晶硅産品平均生産成本已降至4.2萬元/噸以內,TNC電池最新非硅成本也降至0.17元/W以內,可見成本優勢仍然是通威穿越周期、逆勢擴張的底氣所在。 作爲市場唯一一家打通光伏全産業鏈的公司,通威股份坐擁最齊備和最具競爭力的産業化布局,其産業鏈自供能力是未來交付能力的最強保障。 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和科研實力是通威股份長期引領和良性發展的基石。作爲行業TOPCon PECVD Poly 技術的領軍企業,目前公司TNC電池量産平均轉換效率已達到26.26%,其組件産品相比傳統PERC雙面組件功率提升30W以上。HJT方面,通威股份建成了我國首條GW級HJT生産線,並擁有行業內首條銅互聯(THL)中試線,電池效率最高達26.49%。此外,公司210 THC雙玻組件功率在2023年已先後六次創造異質結組件功率新紀錄,最高超755W。根據通威股份最新官方消息,該紀錄近日再次刷新,已達到762.79W。 爲進一步提升THC産品市場競爭力,通威股份也正同步加快開展銅互聯技術攻關,目前已在設備、工藝和材料開發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正有序推進GW級銅互聯試驗工作。並且,除TOPCon、HJT路線外,通威股份在全背接觸電池、鈣钛礦/硅疊層電池等前沿技術方面的研發方面均獲得積極進展,有望在下一次技術叠代中占據領先位置。 對于技術研發和擴産的果斷布局,是龍頭企業戰略性的前瞻判斷和對技術領先的自信,亦是公司在未來應對産業爆發的交付儲備,其一切離不開公司雄厚的財務實力和資金管理,不僅能夠有效支持其穩健運營度過市場低迷時期,也爲未來的擴張和投資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據通威股份2023年年報數據測算,公司資産負債率爲55.08%,速動比率爲1.41,均處于行業上遊水平,具備極強償債能力。截至報告期末近300億的賬上現金也爲公司經營發展提供了充足彈藥。此外,公司還建立了全面的融資渠道,並獲得充足的資金授信,可充分滿足資金周轉需求。 雖然2023年光伏行業洗牌出清節奏加速,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都是光伏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的“陣痛”,經曆過行業加速優勝劣汰的大浪淘沙後,産業鏈頭部廠商將在市場導向和企業內生驅動下推進技術升級、增效降本,並憑借技術、成本、産能配套和市場布局優勢,以及較強的資金實力和造血能力,在行業洗牌期進一步強化競爭力並鞏固龍頭地位。
0 阅读:43

妮妮聊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