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筆記點贊34萬、漲粉46萬,誰在捧紅測評博主?

運營人的五六事 2024-04-28 21:20:53

作者 | 張知白

編輯 | 陳維賢

設計 | 蝶哥

你相信測評博主麽?

運營社最近發現,不少人“迷”上了測評博主,不僅是買東西前搜一搜,日常也愛看測評視頻“下飯”。

各個平台這些年也誕生了不少測評紅人,抖音有 2304 萬粉的@老爸評測;B 站有 2022 年的百大 UP主 242.5 萬粉絲的 @先看評測;小紅書,也有一個月漲粉 46.65 萬的@愛測評的雯子。

爲什麽這麽多人愛看測評內容?測評博主們又是如何玩轉流量,如何變現的?今天運營社就來帶你拆解測評博主的生意經。

01

“比貨”型帶貨湧入直播間

誰在捧紅測評博主?

同事朵朵最近被除螨儀測評種草了。

一開始她只是想了解一下不同型號除螨儀的差別,點進了除螨儀測評直播間。然後,她發現這些除螨儀測評直播間也太“野”了。

直播間的後排,直接放滿了了大大小小、不同型號的除螨儀。觀衆想測評哪個品牌的除螨儀,主播就會從貨架拿起對應型號,在鋪滿灰的桌面上進行測評。

主播一邊測評,還會一邊對著背後的白板講解對應産品的參數,一邊還會 360 度展示工作中的除螨儀的狀態。

朵朵很驚喜,在拜托主播測試幾款産品後,終于挑到了心儀的産品,迅速在主播的小黃車下單購買。

朵朵說:“以前買東西,主播大都是展示包裝完好的産品,但像小電器這樣的産品用一段時間後會不會有小故障,其實是很多消費者關心的事。測評直播間展示了産品更真實的一面,更願意信任她們。”

測評博主這些年之所以這麽火,和電商發展以及産品競爭同質化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品牌叠代産品很快,往往就一兩個月就會出新品,而且産品型號也非常多。

這些新品往往未經長時間的市場驗證,消費者很容易就買到性價比不高的産品。這時候,評測博主就成爲了很多消費者購物的輔助工具。

根據蟬媽媽數據顯示,抖音賬號名字帶“測評”和“評測”關鍵字,粉絲數在 100 萬以上的就有 131 位。位居頭部的 2304 萬粉絲的 @老爸評測 月銷售額在2500~5000 萬元。

聚焦到細分品類裏,賬號名帶“除螨儀評測”的也有幾十位博主,頭部的抖音 49.5萬粉的 @姗姗除螨儀測評 近一個月直播了 70 場,累計銷售額 50w~75w。

爲什麽很多消費者愛看測評內容呢?

首先是很多産品美化過度。現在的很多産品都存在廣告詞過度的傾向,消費者常常被品牌方花裏胡哨的詞弄得雲裏霧裏,很難搞懂産品的優缺點。而評測內容,則可以通過對比,讓消費者找到合適自己的産品,避免交智商稅。

其次是評測博主“打假”內容有趣。評測博主經常會做一些産品“打假”的內容,這類內容有極高的話題性,會吸引很多人“吃瓜”,並點贊分享。這類"打假"內容對商品也有一定的媒體監督作用,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好感。

最後就是學習行業幹貨。很多評測博主會介紹各種行業幹貨,比如護膚品的各種成分,防曬衣的重點指標。這些幹貨內容會讓消費者感覺有所收獲,買東西的時候也會比照相應指標參考。

02

小紅書一條筆記點贊34萬

揭秘測評博主的生意經

互聯網測評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已經誕生了不少成功案例,也出現了多條可複制的路徑。不管是頭部主播、新銳黑馬、還是品類博主,都有可複制的流量玩法。

目前測評博主的內容變現方式有兩類,一類是通過創意內容快速漲粉,樹立個人 IP,進而通過商業廣告等多種形式變現;一類則是以電商帶貨爲主要目的,以直播間成交轉化爲主。

1)全文粉絲超 5000 萬,專業測評收獲好評

一些較早入行的測評博主,已經積累起了龐大的粉絲群體,開始做起了自己的品牌。比如全網粉絲已超 5000 萬的@老爸評測,早年通過比較專業的數據形式評測進行圈粉。

2021 年,老爸評測發了一篇《問題嬰兒霜導致大頭寶寶》的評測內容,迅速火出了圈,打響了知名度,獲得了很多粉絲的信賴。

老爸評測的內容以專業嚴謹著稱,經常會采購幾十萬的測評設備,對市場上的各類産品進行數據性的評測。比如防曬衣測評這集,就將市面上大大小小 12 種熱門防曬衣進行了設備評測,抖音點贊達到 99 萬。

隨著粉絲的不斷增長,老爸評測慢慢搭建起了內容矩陣和商業渠道。

內容矩陣方面。抖音賬號擁有 2304 萬粉絲,B 站有 412 萬粉絲,小紅書有 785.7 萬粉絲。除此以外,微博、快手、公衆號、視頻號等等內容平台均有入駐。

變現渠道方面,除了視頻和直播帶貨外。老爸評測還搭建了自有電商體系,不僅是抖音櫥窗、還搭建了自有 APP,通過與高利潤的白牌産品合作,獲得了較高收益。

從左到右爲:抖音櫥窗、微信小程序、淘寶店鋪

2)小紅書一個月漲粉 46 萬,評測挑戰火了

其實測評賽道的流量一直以非常火熱,直到現在也經常出現黑馬,快速靠著評測內容走紅。比如去年 10 月小紅書漲粉 46.65 萬的@愛測評的雯子。

雯子走紅的方式,是將“測評+挑戰”結合起來:博主創作“測評許願筆記”,粉絲在筆記下許願想測評的東西,博主去完成點贊最高許願留言。

博主第一條爆火的許願視頻,測評的是一間 20 元/晚的膠囊酒店。酒店的環境非常差,測評博主經受了一夜的煎熬。

但是這樣的實況測評非常得粉絲的喜歡,測評挑戰的筆記最高的點贊達到 34 萬,一年以來 10 萬點贊以上的,已有超過 8 篇,留言數也有多條破萬。相比之下,此前筆記平均點贊只有一兩千,留言更是寥寥無幾。

雯子能夠快速走紅,運營社認爲主要是以下三點原因:

①內容共創。博主創作的內容終究是有限,雯子通過留言點贊的方式,創作評測內容。

一方面通過點贊數據,可以對話題受歡迎程度進行一個篩選;另一方面,讓粉絲有參與內容創作,也能讓內容有更多的創意空間。

②粉絲互動。博主設置的高贊留言進行評測的形式,會激發粉絲的點贊熱情。

有粉絲留言說,爲了讓自己的留言被評測,她發動了周邊所有親戚、朋友來點贊,自己還專門注冊了三個小號來點贊。

筆記獲得這麽多的留言和點贊後,也會進入平台的推薦池子,進一步被更多人看見。

在小紅書中,CES 評分是推薦算法的一種評分方式,其中點贊數和收藏數各占1分,評論數和轉發數各占 4 分,關注數占 8 分。CES 評分高的筆記將更容易進入小紅書的推薦池,獲得更多的流量和曝光機會。(即 CES 評分=點贊數×1 分+收藏數×1 分+評論數×4 分+轉發數×4 分+關注數×8 分)

③真實評測。博主的評測有極高的挑戰趣味性,很多高贊評論都存在一些“惡搞”的傾向。但是寵粉的博主,會真實地評測,這種一諾千金的挑戰精神,非常能收獲粉絲好感。

3)品類測評博主,小生意也能賺錢

不同于上面兩個泛測評博主,品類測評更適合普通人去參與,門檻低,可複制。他們往往只測評單一品類,比如除螨儀測評,美妝測評,掃地機測評。

此類博主通過聚焦小品類,與測評大博主們進行差異化競爭。他們的風格就是,將單一品類摸透,可以在這個品類做到專業評測,和給到粉絲建議。

前文提到的朵朵正是被此種新型評測直播種草成功,運營社認爲,品類測評博主能夠高效種草有幾個原因:

①真實使用評測。很多消費者其實不太懂很專業的測評數據,所以品類測評博主在直播間真實展示使用效果,就非常吸引消費者駐足觀看了。

②流量精准垂直。能夠被推薦到相關品類評測直播間的用戶,往往是在抖音觀看或者搜索過相關品類視頻。這些“關鍵詞”用戶更加精准,能夠更高效地轉化。

③多産品全面展示。品類測評博主不帶貨單一産品,往往不同品牌的各種競品都會挂鏈接。這就會讓消費者認爲,博主並不是收了某個品牌的坑位費,而是將所有産品的優缺點展示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自由選擇所需,更能得到信任。

03

誰在“制造”測評博主?

據中消協 2023 年 3 月發布的《“第三方測評”對消費者權益影響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近八成消費者會在購物前觀看“第三方測評”。

網絡測評在各類社交平台上頗受歡迎,也吸引了衆多博主“入局”。但是測評行業的水卻非常深。

中新經緯就做過一次調查,發現現在很多測評賬號都是 MCN 孵化的,目標就是爲了賺錢。

一個粉絲量 4.3 萬的測評賬號,21 秒至 60 秒內容報價 1800 元,而另一個 495 萬粉絲的賬號,21 秒至 60 秒內容報價則高達 3.39 萬元。千萬粉絲級別的網紅單條報價 50 萬元左右,明星報價單條報價差不多 70 萬元左右。

商單視頻有兩類。一種是直接測評,介紹商品加上一些實際使用體驗,最後得出結論“可下單”。還有一種形式是以“打假”的名義,看似是幫消費者排雷,實際上是誇某産品,引導消費者下單。

關于測評內容變現的的爭議一直不少。像是很早之前,因爲認爲錘子手機的測評不公正不客觀,羅永浩炮轟王自如:“既然被廠商包養,就別談什麽獨立自主。”

還有,老爸評測起訴小紅花測評侵害名譽權,雖然老爸評測打贏了官司。但判決書中同時寫道:小紅花測評所陳述的老爸評測多款産品虛假宣傳問題,法院認爲“確有依據,不構成商業诋毀”。

即使是測評屆的頂流,也難免翻車,這就讓測評內容的真實性常常爲人“诟病”。

而中消協的報告也顯示,93.1% 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測評標准類問題;35.7% 的“第三方測評”存在涉嫌虛假測評類問題等。

所以,消費者想要購物時不交智商稅,不能全靠測評博主,還是需要消費者擦亮眼睛,貨比三家,避免被誤導。

而對想要做測評博主的人來說,測評博主有流量,有銷量,是一個很不錯的內容形式,頭部大博主占據了核心流量,但是還是能有博主通過挖掘細分品類分的"蛋糕"。

但是,有兩點也需要注意:

一是堅持專業性。測評類賽道看起來似乎誰都可以做。但其實還是有較高的門檻,需要博主對某一品類有足夠深的了解。最好是紮根某個行業,對其有充分了解後,再做測評。畢竟測評內容,專業性還是第一性的。

二是堅持客觀性。粉絲的信任才是一個博主真正的價值,博主要時刻謹記在商業變現的同時,別說誤導消費者的話,現在平台規則越來越嚴格,小心翻車。

04

結語

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于先看測評視頻再進行購物,這背後是消費日趨理性化的表現。

在這樣的趨勢下,測評博主還有很大的市場,即使是去挖掘細分品類市場,也能有機會成爲某個品類受歡迎的測評博主。

當然,測評內容現在,依然存在一些並不中立客觀的“僞測評”,一個專業、靠譜的測評博主依舊會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更多運營幹貨

「品牌對話」 | 諾特蘭德 | 鴨鴨 | NOWWA 挪瓦咖啡 | 霸王茶姬 | 立白 | 全棉時代 | 花加 | 熊貓不走 | 唐久便利店 | 笑果文化 | 天虹 | 薩福 | 樊登讀書 | 首爾麗格 | 水獺噸噸 | 全聚德 | Lemonbox | 蕉下 | 巡物社

「品牌觀察」 | pidan | 名創優品 | 鍋圈食彙 | 貂藝 | 庫迪咖啡 | tea'stone | 達美樂 | 書亦燒仙草 | 蔚來 | 海底撈 | 茶顔悅色 | 瑞幸 | 亞朵酒店

「平台運營」微信 | 視頻號 | 企業微信 | 抖音 | 快手 | 小紅書 | 淘寶 | 支付寶 | B站 | 拼多多

「運營方法論」産品營銷 | 內容方法論 | 投放營銷 | 用戶運營 | 店鋪經營 | 直播電商 | 私域運營 | 出海運營 | AIGC

0 阅读:3

運營人的五六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