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成:大校副司令回村當書記,拿20萬存款建學校,曾參加越戰

史座 2024-04-30 22:57:18

泥巴路變成水泥路;戶戶通自來水;垂釣、觀光爲一體的休閑中心;全市一流的村小學;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摩托車普遍入戶;夜晚村道兩旁路燈全開;不鏽鋼垃圾桶豎立在兩旁……

乍一看,這應該是東南沿海富裕村子的真實面貌。其實它卻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馬鬃嶺鎮原貧困村劉炎村現在的景象,甚至在2021年11月,劉炎村還入選湖南省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公示名單。

而劉炎村之所以會從一個人均收入僅僅幾百幾千元的貧窮小山村,發展到人均收入高達好幾萬的省級富裕示範村,離不開解放軍廣東省軍區深圳警備區副司令員李元成大校的功勞。

說起李元成,可能很多人覺得陌生,畢竟他的軍事級別不高,也沒有做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轟動大事,但是李元成的人生傳奇和人生價值卻值得全國人民爲之欽佩。

1949年12月,李元成出生于桃源縣馬鬃嶺鎮劉炎村,高中畢業的他曾在生産隊當過隊長、會計,21歲時應征入伍,來到海南的雷州半島服役。在部隊裏,李元成憑借過硬的軍事素質和較高的文化素養,成長比較快,短短6年時間就從副班長、班長、晉升到連長。

就在他剛當上連長的第三年,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李元成所在的部隊屬于華南地區部隊的一部分也參與了戰鬥,而且還是先鋒部隊。部隊首長調李元成擔任作訓科參謀,協助部隊首長指揮對越作戰。

尤其是在朔江進攻戰中,李元成所在的部隊,開著10多輛坦克搭乘著步兵,以雷霆之勢攻克了被越軍稱之爲“天險”的朔江。快撤退的時候,李元成又和師長一起抓了4名越軍女兵俘虜,爲此還立下了三等功。

鑒于李元成在戰鬥中的突出表現,他的軍職也在步步高升,一路從師作訓科參謀,晉升爲師作訓科科長、集團軍戰勤處處長、師參謀長、廣東省軍區深圳警備區副司令員等職務。

35年的軍旅生涯,到了2005年走到了盡頭,李元成以55歲的年紀從深圳警備區退休。作爲中高級軍官,李元成以大校軍銜的身份,在地方上應當轉業爲市廳級幹部,或者進入國有企業,無論是哪種選擇,都可以享有高品質的生活。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李元成竟然拒絕了轉業當官的機會,也委婉謝絕了深圳朋友高薪聘請的機會,放棄了在深圳優渥的生活,卻選擇回到老家劉炎村那個窮山村,當起了劉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特區城市的大司令,回鄉當小村官,這外界看來確實不可思議,但卻是李元成多年的心思。一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李元成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老家鄉村的貧窮面貌。

正如李元成所說: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農民、農業的苦體會太深。農村太需要人才了,我想回來幫助鄉親走出一條建設新農村的路子,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確實,那時候李元成所在的劉炎村非常窮。

劉炎村屬于馬鬃嶺鎮地勢最高的地方,也是最窮的一個村。村裏沒有學校,孩子上學需要早早起床走4公裏的山路;道路屬于泥巴路,一旦遇到下雨天,連車都走不了,以至于當地有“嫁女不嫁劉炎村”的說法。

爲了改變村裏落後、貧窮、山路不通的面貌,李元成甘願不要城市榮華富貴的生活,也要回村建設家鄉,把新農村建設當做“第二戰場”。李元成爲村裏主要幹成了三件大事:

一是村裏的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李元成深知教育、人才是改變家鄉的最根本因素。可是建學校又談何容易,沒有充足的資金根本建不下來。無奈之下,李元成就厚著臉皮,多次跑到長沙、常德去爭取資金,最終只爭取到50萬元,然後自己也捐出了20萬的積蓄,還是不夠。

爲了建校的事,李元成利用自己在深圳的關系、托朋友,又籌集了200萬的捐助,才勉強建成了頗具現代化的劉炎村學校,使得村裏的孩子再也不用起早冒險跑山路去上學了,連周邊村子的學生都來到劉炎村上學。二是村裏的道路:要想富,先修路。

劉炎村地勢高、山路泥濘、交通不便,既影響村裏的出行、也影響村裏柑橘的銷售,于是李元成在回鄉後率先扛起鋤頭帶領大夥修路。堂堂的副司令,幹起修路的活,這事成爲當地的一段佳話,一位副省長被李元成感動了,親自批示撥款30萬元用于修建劉炎村到桃源縣的公路。

經過李元成的爭取,深圳的部分企業也捐款支持李元成建設家鄉的想法,如今劉炎村已經形成了上接國道、省道,下通各村民小組的道路網,逐漸地村裏與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了。

三是村裏的産業:農作物的轉型。在道路修好後,李元成以柑桔大市場和水稻合作社作爲村裏致富的路子。他先是籌建柑桔大市場,利用當地盛産柑桔的優勢,把劉炎村打造成了柑桔貨源地,村民在家實現了豐厚的收入。

鑒于村裏閑置農田多,他就在村裏成立了糧食生産合作社,把村裏的閑置農田全部收集起來,實現機械化作業,田戶可獲得每畝300元的租金,這對于那些有田卻沒能力種的人來說也多了一份收入。李元成的治村模式成功實現了劉炎村農民向産業工人、農業向産業化的根本轉變。

劉炎村在李元成的帶領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功摘除了髒、亂、差的貧困村帽子,而是變成了講文明、有産業、幹淨整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農村。這就是解放軍退休副司令的偉大的人生,退役不退學習、退役不退工作、退役不退勞動人民本色,以軍人的作風搞建設,一心只爲了家鄉人的安穩發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