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沒講的“田忌賽馬”後續,勝的愚蠢,他幾年後自食惡果!

周亦見 2024-05-14 20:00:08

這一篇,繼續精講《資治通鑒》。

讀書的時候,看到“田忌賽馬”非常敬佩,覺得這計謀實在是牛。

但步入社會,特別是工作後才發現,這其實是個蠢招。

贏了一時,卻輸了未來。

爲何?

看完田忌賽馬的後續,你就明白了。

01

《資治通鑒》故事

成侯鄒忌惡田忌,使人操十金,蔔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爲將三戰三勝,欲行大事,可乎?”蔔者出,因使人執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臨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齊國宰相鄒忌,他非常嫉妒田忌所取得的卓越戰功。

于是,他派人拿著十金去了市集,找算命先生來蔔卦。

見了算命先生,那人也不遮掩,直接報了“家門”。

“我代表田忌將軍的人來問卦,田將軍三次出征都大獲全勝,現在是時候考慮更進一步的大事了嗎?”

然後毫無意外,話問完沒多久,這人就被抓了。

鄒忌立即將此事報告給齊威王,齊威王震怒,要求田忌給個解釋。

田忌難以自證清白,也怕死,擔心一進宮就被咔嚓,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率領親兵攻打國都臨淄,企圖捉拿鄒忌。

結果,牆門都沒摸到,田忌都敗了。

無奈,田忌逃往了楚國。

02

解析

一代名將,最後卻落得出奔他國的下場。

實在是可悲!

不過,事情真的只有鄒忌陷害這麽簡單嗎?

當時齊國的朝堂上,兩個人物風頭最盛。

一位是身居相位的鄒忌,另一位,則是出身世家的大將軍田忌。

一山不容二虎,兩人矛盾很大,關系一點也不融洽。

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一次鄒忌向齊王獻計的事上。

鄒忌建議齊王,派田忌伐魏。

鄒忌的想法很簡單,如果田忌贏了,那是鄒忌的謀略之功;如果輸了,田忌的地位則不會提高。

這一計策,可謂是一箭雙雕。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超出了鄒忌的預料。

田忌不僅打贏了戰爭,還贏得了民心。

這讓鄒忌感到了巨大的威脅,于是他開始了策劃。

鄒忌派人持金問卦,散布謠言說田忌有意謀反。

這一招相當狠辣。

無論田忌是否有謀反之心,這樣的謠言一旦傳開,他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果然,齊王聽信了謠言,開始對田忌産生猜忌。

田忌的反應呢?

他無奈了。

因爲想來想去,他也沒法證明持金問卦的不是他的兵。

于是,田忌心理不平衡了。

我忙著在外打仗,你卻天天在背後陰我?!

憤怒之下,田忌出手了,直接帶親兵攻打臨淄,要求齊王交出鄒忌對質。

但這樣的舉動,反而更加坐實了他“謀反”的罪名。

最終,出師不利,田忌無奈出奔楚國。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田忌被陷害事件。

先說個背景知識。

《戰國策》第八卷記載了一段故事。

當時,孫膑一直都在田忌身邊,在被陷害前,孫膑曾問他:

“將軍是否願意成就一番偉業?”

田忌很疑惑。

孫膑爲他指點迷津:“將軍,你可以在不卸甲的情況下返回齊國,安排那些稍顯疲憊的老兵鎮守任地的關鍵通道。”

“那通道狹窄到兩車並駕齊驅幾乎會相撞。若派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把守,他們必能以少勝多,以一敵十,以十擋百,甚至以百抗千。”

“接下來,我們依傍泰山,左跨濟水,右越高唐,把軍隊的重要物資運送到高宛。隨後,派出輕便的戰車和骁勇的騎兵直逼雍門。”

“此計若成,齊王將受將軍你掌控,而鄒忌必定會選擇逃離。否則,將軍你恐怕再難回到齊國了。”

遺憾的是,田忌並未采納這一建議。

其實,當時的田忌,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齊王對其很是忌憚。

當然,之前也有鋪墊。

他在賽馬比賽中公然贏了齊王,讓齊王顔面掃地。

另外,從田忌的出身和軍功來看,他作爲世家大族出身的大將軍,本就有著極高的威望和影響力。

加上他的軍功卓著,使得他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穩固。

當然,這也讓他成爲了衆矢之的。

所以,田忌被陷害並非偶然,而是君臣之間權力鬥爭的必然結果。

持金蔔卦是假的,陷害也是假的,只有權力鬥爭才是真的。

證明就是齊王對鄒忌的態度。

後來,齊威王離世,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也就是齊宣王。

齊宣王登基不久後,便依照古時的禮制,將田忌召回國內。

古代有個傳統,子不言父過。

齊宣王如果不是知道田忌是冤枉的,也不太可能去推翻他父親的決定,把田忌請回來。

說到這,還有件事挺有意思,田忌雖然回國了,齊國的君主也換了,但朝廷中的重臣還是沒變,鄒忌依然穩坐相位。

所以,在齊宣王看來,鄒忌在處理田忌的事情上,並沒有犯下什麽大錯。

現在你明白了,打壓田忌,是齊威王和鄒忌的共同利益。

很有可能,鄒忌是受了齊威王的指示。

更多幹貨,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周亦見圈子”,送你一本價值500元的《資治通鑒解密》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