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混得好的人,都是洞悉人性的高手!

周亦見 2024-05-15 22:08:02

這一篇,繼續講《資治通鑒》。

混得好的人,基本都懂人性。

懂人性、利用人性成事,即便是兩千多年過去了,這也是不變的道理。

比如說,下面商鞅的史料。

《資治通鑒》卷二 周紀二

周顯王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340年)

【原文】

秦孝公使衛鞅將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將而禦之。

軍既相距,衛鞅遺公子卬書曰:“吾始與公子歡,今俱爲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之民。”

公子卬以爲然,乃相與會。

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襲虜公子卬,因攻魏師,大破之。

魏惠王恐,使使獻河西之地于秦以和。

因去安邑,徙都大梁。

乃歎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1)史料故事

在秦國進行了變法後,商鞅迫切需要一場勝仗來證明自己。

打誰呢?

看來看去,看到了魏國。

理由也很充分。

商鞅對秦孝公說到:

“秦國和魏國之間的關系,就好像一個人身患重病在腹心之處,最後的結果不是魏國吞並秦國,就是秦國消滅魏國。爲什麽會這樣呢?”

“魏國位于山嶺關隘的西面,都城在安邑,和秦國只是一河之隔,但它卻獨自占有著崤山以東的便利。當它強大時,就向西侵犯秦國,而一旦形勢不利就向東擴張領地。”

“現在,由于您的英明聖德,秦國昌盛發達。另外,魏國去年被齊國重創,各諸侯國都背叛了它,這正是我們攻打魏國的大好時機。如果魏國無法抵擋秦國的攻勢,它必定會向東遷徙。”

“在那之後,秦國就可以占據黃河與山川的險要地勢,從東面控制各個諸侯國,這是成就帝王基業的基礎!”

這個建議,很有說服力。

從地理位置上看,秦國要想東出,必須先打魏國。

秦孝公同意了,派商鞅出兵,帶了3萬新兵。

魏國得知消息,立即派出大軍迎戰。

這邊多少人呢?

10萬。

3萬秦國新兵 VS 10萬魏卒,結果不難預料。

所以商鞅很愁,這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自己不能輸。

但戰場上正面PK,秦國肯定賺不到便宜。

想來想去,商鞅決定玩點陰的。

魏國統帥是公子卬,商鞅的老朋友,當年他們一起在公輸座下效力。

時光飛逝,十多年後再次見面,沒想到竟在戰場。

人生真是讓人感慨。

不如罷兵言和,我們倆坐下來,一起喝杯酒吧?

公子卬覺得建議不錯,便同意了。

結果尴尬了。

魏惠王震怒,十分悔恨:“當時就該聽公輸座的,殺了商鞅!”

(2)解析

很多人搞不懂,公子卬怎麽就傻傻地答應了呢?

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

得益于魏文侯時期創立的西河學派,當時的魏國,士人衆多,才學出衆。

這個學派,不僅影響了魏文侯本人,還培養出了李悝、翟璜等名流。

而商鞅、公子卬等人,也都是這一學派的傳承者。

但是,從魏武侯時期開始,魏國的用人策略發生了變化,重用的士人,逐漸從下層轉向了上層貴族。

平民出身的士人,例如吳起,即便再優秀,也得不到國君的信任。

而上層出身的西河學子,例如田文、公叔痤,則先後爲相。

這種轉變,也決定了平民商鞅和貴族公子卬的上升路徑。

所以,看不到希望的商鞅離開魏國,去了更重視平民人才的秦國。

而公子卬則留在了魏國,繼續他的貴族生涯。

多年後,當兩人再次在戰場上相遇時,他們的身份已經截然不同。

商鞅成了秦國的重要謀士,而公子卬則是魏國的主將。

開戰前,商鞅給公子卬送去了一封信。

信中,商鞅回憶了兩人過去的交情,提出了議和的建議。

公子卬看到信後,欣然接受。

可沒想到,商鞅態度180°大轉彎,直接將他扣留。

失去了主帥的魏軍頓時陷入了混亂,秦軍則趁機猛攻,最終大敗魏軍。

這一戰,不僅改變了戰國的政治格局,也暴露了人性的弱點。

商鞅爲什麽能騙到公子卬呢?

因爲公子卬單純?

沒這麽簡單。

商鞅是懂人性的。

大家都知道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其實,他還是個精通兵法的戰略家。

他主張“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這句話聽起來很深奧,但實際上,他的意思是在戰鬥之前要先用計謀。

這個“先計而後戰”的策略,其實就是一種智取,一種不通過直接武力沖突,而讓敵人從內部崩潰的方法。

而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要利用甚至放大敵人的欲望,直到這些欲望變得無法控制,最終導致敵人的毀滅。

所以,開戰前商鞅提出了和談的計謀,而這恰恰迎合了公子卬的內心期望。

這並不是說公子卬天真,輕易就相信了商鞅,而是他的欲望在當時被無限放大,蒙蔽了他的雙眼,使他沒能看清真相。

因爲當時的魏國,迫切需要這樣的“和談”。

爲什麽?

魏國剛剛在馬陵經曆了一場大敗,太子魏申被俘虜,名將龐涓戰死,十萬精銳的魏武卒全軍覆沒。

魏國此時,再也經不起任何一次戰敗了。

所以,他們的策略變成了盡量避免戰鬥,求和成了首選。

商鞅看穿了魏國的弱點和他們求和的迫切願望,因此他順水推舟,提出了和談。

這一招,准確地打在了魏國的“七寸”上。

可以說,這一計謀徹底改變了魏國的命運。

魏國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整個河西地區都被秦國完全奪回。

再稍微引申一下,現在很多騙術,其實是一樣的思路。

爲什麽很多人被騙,而且還是高智商的人群?

前一段看到新聞,一個教授網戀,被騙了40萬。

離譜的是,這個教授還是偵查系的。

還有一位經濟學的女教授,癡迷投資,被騙了800多萬。

不是因爲他們單純,而是騙子利用了人性。

他們會從你的需求入手,或用損失來隱形的恐嚇,或用利益來引誘。

很多人看不清,身邊又沒有明白人問,這不就上當了。

最後,老周再強調一點,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你去利用人性,而是讓大家知道這回事,防止被騙。

更多幹貨,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周亦見圈子”,送你一本價值500元的《資治通鑒解密》

1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