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從不內耗的人,永遠清楚自己想要什麽,該舍棄什麽

周亦見 2024-04-22 17:43:23

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不錯,一個人的心境如果亂了,那麽即便他身處山水之間,也難以真正平靜。

心賊難破,難就難在人的內心很複雜,它既能給你力量,也會讓你糾結。

我們都渴望變得強大,但真正的強大,並非僅僅體現在物質的豐富上,它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堅定。

而這種堅定,往往從停止精神的“內耗”開始。

人的精力有限

曾經看過這樣一幅漫畫:一個原本心情愉快的人,走在陽光明媚的大街上,可他一直都在擔憂,隨著越走越遠,突然發現天上滿是陰霾。

這個人,正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想想看,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總是充滿了各種擔憂?

怕做不成,怕被人嘲笑,怕失敗後的尴尬。

這些擔憂像無形的枷鎖,束縛著我們的手腳,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精神包袱,難以輕松前行。

其實,這些擔憂,往往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障礙。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那麽,與其把精力浪費在無謂的擔憂上,不如放手去做。

行動,是治愈精神內耗的最好良藥。

當你真正開始行動,你會發現,那些之前困擾你的問題,都會在行動中找到答案。

而且,做得越多,你越會發現自己能夠扛住更大的壓力,克服更多的困難。

說實話,做一件事,最難克服的往往不是實際遇到的困難,而是我們自己在腦海中構建的困難。

我們總是想太多,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結果就是自己嚇唬自己,把原本簡單的事情想得複雜無比。

其實,只要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你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難。

別太在意他人看法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我們無法,也不需要讓所有人都滿意。

正如作家余華所說:“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

這句話,讓我深有感觸。

是啊,生活是我們自己的,爲什麽要讓別人的觀點,來左右我們的人生方向呢?

就像一位畫家,試圖創作出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畫,但他最終會發現,這是不可能的。

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和偏好。

有人送你鮮花,那是對你的認可和鼓勵。

你可以用這些鮮花裝點自己的房間,讓它們成爲你前行的動力,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而有人朝你扔石頭,試圖阻礙你的前行。

但換個角度想,那些石頭,其實可以成爲你前行的助力。

把它們留下來,鋪成你前進的台階,讓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如何停止內耗?

如何減少內耗?

或許,我們可以從柳宗元的《蝜蝂傳》中找到啓示。

蝜蝂是一種喜歡背負重物的小蟲,它會不斷地往背上添加東西,直到無法承受而倒下。

這其實,很像我們內心的負擔,我們不斷地給自己增加壓力,直到難以承受。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放下這些負擔,輕松前行。

具體來說,可以嘗試以下幾點建議:

專注當下,不要過度思考。

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未到來,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

因此,我們應該專注于眼前的事物,做好手頭的每一項工作,享受每一刻的生活。

堅持鍛煉,保持身體健康。

聽說過一句話,感覺很有道理:“精神力要受體力的保護。”

一個虛弱的身體,不僅無法爲精神提供足夠的支撐,反而可能成爲精力的沉重負擔。

所以,空了就去鍛煉吧。

運動不僅能幫你排除身體的毒素,也能讓你的情緒重新變得積極。

寫在最後。

有句話說得好:“晚上想了很多路,早上起來還是走原路。”

生活中有一種痛苦,就是在堅持與放棄之間徘徊。

所以,別內耗了,珍惜你的時間,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用曾國藩的話來說,就是:“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往不戀。”

希望,我們都能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大家一起共勉!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