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養生的重點--養筋

功夫油子 2024-03-18 14:29:30

站樁的真正內涵在于對筋的錘煉。正如祖師爺芗老先生所言,力量源于筋骨肉,而骨骼與筋緊密相連。筋的伸展決定了力量的強大,骨骼的堅固與筋的靈活是相輔相成的。人體的五髒六腑,特別是脾胃和肺部,對于食物的運化起著關鍵作用,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氣血與筋的協調。

衆所周知,氣血對于人體至關重要,但筋的作用卻往往被忽視。尤其對于那些習武之人,如果不了解筋的重要性,很多武術技巧便難以領悟,進而影響到練習的效果。我們需要摒棄一個常見的誤解,即筋僅僅局限于某些明顯的部位,如腳筋、手筋等。實際上,筋無處不在,遍布于我們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中醫雖強調氣血的重要性,但很少提及筋的作用。然而,在道家和武林秘傳中,筋的地位卻極爲重要。人體有十二大經絡,同樣也有十二大筋絡。氣血的流動離不開經絡,而經絡的暢通又依賴于筋的柔韌與強健。筋養氣,氣養血,血再滋養筋,三者相互依存,共同維系著人體的生命活動。

筋的強健與人的壽命息息相關,所謂“筋長一寸壽長十年”。無論是武術還是養生之道,都離不開對筋的錘煉。人們往往驚歎于內家高手在技擊時所展現出的驚人爆發力,這種力量正是來源于筋的強健。無論是郭雲深的崩拳、尚雲祥的一步三丈遠,還是孫祿堂的龍形飛躍,其背後的原理都是筋的力量。

練習筋的方法並非簡單的拉伸,而是需要注重氣血的滋養。只有當氣血充足且旺盛時,筋才能得到充分的滋養,從而變得強健有力。這就像土壤中的植物,只有得到充足的肥料才能茁壯成長。因此,要想練好筋,關鍵在于調和氣血,使氣血能夠順暢地滋養全身。每個人的體內都有許多隱藏的筋絡,它們或許在平凡的日子裏處于沉睡狀態,特別是那些身體較弱的人,他們的筋絡可能更爲柔軟,仿佛面條一般。

要使這些筋絡蘇醒,讓氣血暢通無阻,不同的武術門派有著不同的方法。比如,少林派利用氣功和藥酒來助力;八極拳則通過逐一打通穴位,使筋絡逐漸完整。而當我們談論內家拳的站樁時,那是一種追求先天之氣的修煉。

剛出生的嬰兒爲何氣血如此旺盛?老子曾言:“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對于這一點,有智慧的人或許已經豁然開朗。我們內家拳的練習者,通過修煉,打碎陰陽的界限,回歸到最原始、最本真的狀態,氣血自然充沛。太極拳的練習,看似毫不費力,心中空明,一套拳法反複演練,實則是在追尋那先天之氣,慢慢地,內在的力量就會顯現。

不論是修道還是站樁,最重要的是那顆心。只有抱元守一,守住內心的平靜,才能談及其他。有些人修煉多年卻不見成效,或許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內家拳與氣功是相輔相成的,關鍵在于如何修煉。當我們理解了站樁的原理,也就明白了拳與樁的緊密聯系。站樁是前輩們的智慧結晶,它的作用在于讓我們在先天狀態下直接調動氣血,打通全身的筋絡。只要站樁的方法正確,你就會感到渾身舒適,氣血旺盛,仿佛有一股暖流湧遍全身,皮膚緊繃,手腳變得有力,身體也變得更爲結實。

站樁需要內心的甯靜才能發揮其功效,因爲只有在甯靜的狀態下,氣血才能得以流動。當你真正投入到站樁中,無論是幾分鍾還是十幾分鍾甚至更久,你都會感受到它的效果。

站樁是一種有氧運動,它告訴我們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真正的動是內在的動,是在靜中尋求動的平衡。

3 阅读:343

功夫油子

簡介:拳油子一枚,要通過傳統健身方式讓百萬人站樁練拳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