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凡是經常把外面情緒帶回家的,生活多半過得一團糟

周亦見 2024-04-22 17:49:18

前幾天,跟一個同事聊天。

他跟我抱怨,兒子在學習上實在是不省心,什麽也不願意學,有一天沒忍住,又打了孩子。

事後,孩子好幾天都沒跟他說話,看他時,眼神也在躲閃。

同事跟我說,他十分後悔。

但情緒上來了,自己實在控制不住,必須要馬上發泄。

01

情緒不穩定,會犯很多錯

我們時常會發現,身邊總有一些人,情緒如同過山車一般,忽高忽低,讓人捉摸不定。

他們或許在一時興起時慷慨激昂,又或許在一瞬間便陷入沮喪。

這樣的人,他們的生活往往也如同一團亂麻,難以理清。

因爲情緒的不穩定,導致他們無法冷靜思考問題,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最終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這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

楊绛先生有句話:“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才是日常。”

確實如此,人活著,就要面對各種的瑣事。

最好的方式,就是坦然接受這個現實,並且試著去調整自己。

然而,有些人卻總是被情緒所牽絆,無法釋懷。

他們抱怨著生活的不公,憤怒地指責著他人,卻忽略了情緒穩定的重要性。

其實,真正傷害我們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態度。

當我們選擇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時,便會發現,原本困擾我們的問題,其實並不是那麽難以解決。

很認同梭羅在《瓦爾登湖》裏的一段話:

“世上有一條永恒不變的法則:當你不在乎,你就得到。當你變好,你才會遇到更好。只有當你變得更強大,你才不害怕孤單。當你不害怕孤單,你才能夠甯缺毋濫。”

確實是這樣。

凡事太在乎,就會害怕失去,就容易胡思亂想,就會讓你患得患失,惶恐不安,最後被情緒控制,失去了自我。

那麽,如何才能做到情緒穩定呢?

02

不著急,慢慢來

蘇芩有一句話,對我很有啓發:“凡事別著急,一切都慢慢來,因爲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現在的社會發展太快了,這種高速,也影響了我們的心態。

我們總是急于求成,卻忽略了慢慢來的美好。

其實,慢慢來,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

當我們學會放慢腳步,去珍惜每一刻的擁有,去欣賞每一處的風景時,我們的內心也會變得更加平靜。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把握自己的情緒。

費斯汀格理論告訴我們,人生中,只有10%的事情,是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所決定的,而剩下的90%,則是由我們對這些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的。

這意味著,我們的情緒並不是由外界事物所主宰,而是可以通過我們的主觀意識來調控。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們便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不讓情緒成爲我們生活的絆腳石。

荀子也有句話:“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一個真正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人,是不會輕易抱怨他人的。

因爲他們知道,抱怨和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03

情緒穩定,是成年人頂級的修養

曾看過一個故事,對季羨林一下子就有了好感。

季羨林和臧克家正一家飯館吃飯,鄰桌有對母子。

就在兩人討論得正歡時,那位母親突然起身去了衛生間,留下孩子獨自在座位上。

孩子好奇地環顧四周,突然,他試圖站起來,卻不小心滑了一跤,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季羨林眼疾手快,立刻起身去扶那個孩子。

但就在這一刹那,孩子的母親從衛生間出來,恰巧看到了這一幕。

她立刻沖上前,語氣不善地說:“你怎麽能欺負一個孩子?如果我的兒子有什麽三長兩短,我絕對不會放過你!”

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季羨林並沒有動怒,也沒有解釋,只是靜靜地扶起孩子,確保他沒事。

周圍的人,開始爲季羨林打抱不平,紛紛指責那位母親太過敏感,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人。

過了一會兒,女人意識到自己可能誤會了,臉色微微有些不自在,然後默默地帶著孩子離開了。

臧克家看著這一幕,不禁好奇地問季羨林:“你怎麽不解釋一下呢?”

季羨林微微一笑,說:“和一個情緒激動的人爭吵,只會引發更多的沖突。我選擇沉默,就是爲了避免這種無意義的爭論。”

你看,真正的聰明人,無論面對怎樣的誤解和困境,都能保持冷靜,控制自己的情緒。

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

發怒是最簡單的發泄方式,難的,是如何恰當地表達我們的憤怒。

願我們都能成爲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