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管理的本質,就是一句話

周亦見 2024-05-12 20:37:52

這一篇,我們繼續精讀《資治通鑒》。

這段材料,說的是韓國的申不害變法。

200年曆史的韓國,就變了這麽1次法,結果還失敗了。

十分可惜。

失敗的結果,就是被吞並。

仔細讀完這段材料,你就會發現,申不害失敗的原因就是太崇尚“術”了。

其實,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真正有用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術”,而應看到更深層的“道”。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01

《資治通鑒》故事

觀察戰國曆史,不難發現,韓國雖然是七雄之一,但實力實在是差勁。

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會兒被魏國踹一腳,一會兒又被秦國打一拳。

那叫一個苦!

估計那時候的韓國老百姓心裏都嘀咕,哎,怎麽就這麽倒黴生在了韓國。

整天提心吊膽的,走到哪兒都遭人白眼,說不定啥時候小命就沒了。

但是,它也有高光時刻。

在短短不到200年的曆史裏,韓國竟然有15年的太平日子,諸侯國都沒找他們麻煩。

這“神迹”是誰創造的呢?

一個曾被韓國老百姓看不起的鄭國“賤民”——申不害。

下面,我們講講這位傳奇人物。

申不害的名聲,是靠一次“認慫”的外交漲起來的。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看韓國不順眼,于是一揮手,大軍就壓境了,把韓國的宅陽圍了個水泄不通。

韓國上下都慌了神,剛上台4年的韓昭侯也傻了眼。

他心裏明白,打是肯定打不過的。

不過,要是直接割地求和,這也太沒面子了。

說到面子,韓昭侯就苦笑,這幾年他早就把面子丟得差不多了,連宋國這種小角色都不把他放眼裏,更別說其他大國了。

他數了數,這幾年的敗仗,實在是數不勝數。

但韓昭侯這人,還是挺有上進心的,這次魏國打過來,他不想輕易就範,至少不想再割地了。

于是,他就把大臣們都叫來,想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結果那些大臣們,一個個都像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這時候,申不害站了出來,提了一個建議——示弱。

申不害心裏明白,魏惠王這次出兵,無非就是想找找面子。只要給足了他面子,不僅不用割地,還能讓他高高興興地撤軍。

韓昭侯一聽,這主意不錯!

于是,他就親自拿著玉器去見魏王,表示臣服。

魏王一看,韓昭侯很識相,不用動手就達到了目的,于是就撤了兵,還跟韓國約定成了盟友。

此事過後,韓昭侯對申不害那是刮目相看,這個從鄭國來的“賤民”,一下子就成了他的心腹謀臣。

從那以後,申不害在韓國政壇上就開始嶄露頭角了。

韓昭侯也是求才若渴,直接讓他做了丞相。

申不害做的如何呢?

《資治通鑒》記載:“昭侯用爲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

對當時的韓國來說,這個結果相當不錯了。

但是,申不害去世後,韓國的“強盛”就結束了。

爲什麽?

02

解析

從後來的結果看,申不害變法失敗了。

其實很簡單。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

戰國時代,各國的兼並已經達到了白熱化。

各個諸侯國,都忙著改革來增強自己。

當時的韓國,位于中原的心髒地帶,被一堆強敵圍著,地方還特小,可以說是戰國七雄裏最糟糕的一個。

爲了活下去,韓國迫切需要變法。

雖然大家都聽法家的,但各有各的玩法。

韓非子後來有總結:商鞅重法、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

說到“術”,其實就是君主怎麽運用權力的小技巧。

申不害覺得,君主最大的對頭可能不是外面的敵人,而是家裏的大臣們。

所以,他特別推崇“術治”,就是想辦法加強對官員的考核和監督,來穩固君主的權力。

說白了,就是搞點特殊手段來管理,跟傳統的道德觀念說拜拜。

儒家那些人,一直強調君臣之間要有禮有節,君主對大臣要以禮相待,大臣要爲君主盡忠。

這才是治理國家的正道,也是曆史上各個朝代都得遵循的原則。

但這個“術治”呢,就是有點偏門,雖然很多皇帝都喜歡玩點手段,但沒人敢這麽明目張膽。

因爲“術治”搞下去,君主和大臣們都得耍心眼,國家肯定遭殃,最終大家都會倒黴。

韓昭侯和申不害這倆人,看起來挺厲害,把弱小的韓國帶得一度很風光。

但說實話,他們也給韓國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你想想,君主一個人,怎麽可能玩得過整個官僚集團呢?

當官的都不是吃素的,智商都挺高。

表面上看,君主好像很英明,把大臣們都玩弄在手掌之中。但實際上,往往是大臣們在背後悄悄地玩君主。

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後來明朝的嘉靖。

剛開始確實是玩弄了群臣,但最終呢?

嚴嵩、徐階在摸清他的脾氣後,輕松將其把控。

所以,申不害的“術治”策略,雖然在短時間內加強了君權,但弊端太大。

君臣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微妙。

原本應該是同心協力的隊伍,在“術治”的影響下,逐漸演變成了互相猜疑、各懷鬼胎。

隨著時間的流逝,韓國的內耗日益嚴重。

君臣之間的勾心鬥角、離心離德,已經不再是宮廷秘聞,而是成爲了民間街頭巷尾的談資。

這樣的韓國,哪裏還有能力去爭霸圖強?

申不害失敗了,歸根到底,是他沒搞清楚“道”和“術”的關系。

03

“道”和“術”的關系

究竟什麽是“道”?什麽是“術”?

即便是兩千多年後,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

其實很簡單。

老子曾經說過:“道可道,非常道。”

這個“道”,可以理解爲宇宙中的一種力量和規律,它變化多端,深不可測。

你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種深層次的智慧,或者是對問題的深入和廣泛的認知。

這種智慧,並不是靠簡單地閱讀幾本書,或參加幾堂課就能獲取的,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察、深入思考和總結才能逐漸領悟。

而“術”則與“道”有所不同。

相對于“道”的深奧,“術”就顯得更爲實際和具體。

例如,修車的技術、編程的技巧、銷售的方法等,這些都屬于“術”的範疇。

只要大家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基本上都能掌握其中的七八成。

重要的是,“術”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成果,比如學會一項新技能或完成一個項目等。

再通俗的講,“道”就是我們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爲我們前進的道路提供指引;而“術”,則是我們爲了實現這些目標所需要掌握的具體技能和方法。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名銷售人員,你的“道”可能就是成爲銷售行業的精英,爲顧客提供卓越的産品和服務。

而你的“術”則包括學習各種銷售策略、了解市場動態、與客戶保持良好關系等。

所以,只有明確了自己的“道”,並不斷修煉和提升“術”,人生才能不斷的精進。

或許有人會說:“我只要掌握足夠的技能不就行了,爲什麽還要去追求那麽複雜的‘道’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

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只有技能而沒有目標的指引,那你可能只會是一個普通的工匠。

而只有目標卻缺乏實現它的技能,那你也只是一個空想家。

真正的佼佼者,都是既有明確目標又具備實現目標所需技能的人。

我有個朋友在學習八字,他最初學習時覺得很有趣,預測得也相當准確。

但隨著學習的深入,他遇到了難以突破的瓶頸。

後來我建議他:“你不僅在技能上要提升,更要在對‘道’的理解和領悟上下功夫。”

他聽進去了,開始深入研究陰陽五行、天幹地支,並且注重提升個人修養。

不久之後,他的預測水平就得到了顯著提高,不僅准確率更高了,而且還能給出更深層次的解讀和建議。

所以你看,“道”與“術”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

只有掌握了“道”的深層智慧,我們才能更好地運用“術”去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同時,“術”的精湛,也會讓我們更深刻地領悟到“道”的精髓所在。

04

結語

這篇文章分析的有點多,最後稍微給大家總結一下。

申不害變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爲只注重“術”,忽略了“道”。

“道”和“術”的區分也很簡單。

通常來說,“術”是容易被我們觀察到的,它是表面的技巧和方法,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

比如學習一門技藝、掌握一項技能,這些都是“術”的體現。

而“道”則相對隱秘,它更像是內在的積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一種方式。

其實,“道”與“術”並非截然分開,它們在很多情況下是交融在一起的。

當我們把“術”修煉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時,其實已經觸摸到了“道”的邊緣。

這是因爲,在精進技藝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反複練習和實踐,更需要用心去感悟和理解其中的奧秘。

這種感悟和理解,就是“道”的萌芽。

比如說,賣油翁能通過銅錢眼將油倒入葫蘆裏,他的技藝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謙虛地說:“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這種豁達和自謙,正是“道”的體現。

他知道,只有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心,才能在技藝上更上一層樓。

反過來,如果我們只滿足于表面的方法,而忽視了內在的積澱,那麽我們的技藝,也就難以達到頂尖的水平。

這就像是一個瓶子,如果它只有半滿的水,那麽無論我們如何搖晃它,都無法使其裝滿。

因此,追求技藝精進時,我們不僅要注重“術”的提升,更要關注“道”的修養。

感謝閱讀,如果您覺得文章寫的不錯,歡迎關注。

下篇《資治通鑒》精讀,我們繼續。

更多幹貨,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周亦見圈子”,送你一本價值500元的《資治通鑒解密》

0 阅读:8